冒頓明明可以殺了劉邦滅了漢朝,為什麼放棄了?
查看全部 47 個回答
回答1
2023/12/09

ADVERTISEMENT

沒別的原因,就是單純的吃不掉而已。

白登之戰的前后過程,大致是這樣的。

公元前201年,匈奴軍圍攻韓王信。漢廷得到消息后,派出援軍。

其實這本來是件很尋常的事。

匈奴騷擾邊境,漢軍派出增援,匈奴軍襲擾一番后退走。這件事就算過去了。

但不想,由于劉邦不信任韓王信,一直想找茬把他拿下。再加上韓王信曾經多次與匈奴有內幕勾結,而這些事情被爆出來了。韓王信擔心劉邦事后找自己算賬。(韓王信和大將軍韓信不是同一個人)

于是他索性就投降了匈奴,并引匈奴軍入關,攻打漢軍駐守的太原。

匈奴大攻圍馬邑,韓王信降匈奴。匈奴得信,因引兵南逾句注,攻太原,至晉陽下。——《史記·匈奴列傳》

其后,由于漢軍沒料到韓王信會造反,準備不足。故而一時之間,太原淪陷。

ADVERTISEMENT

大半個山西被韓王信的叛軍和匈奴軍控制。

山西是關中的「東大門」,山西丟了,整個關中都別想安寧。

所以消息傳到長安后,劉邦立即就親率大軍征討韓王信。

劉邦直轄的軍隊,加上此前派去增援韓王信的軍隊(周勃、樊噲等),總計32萬。

ADVERTISEMENT

漢軍反攻后,先在銅鞮(山西沁縣)與韓王信的軍隊展開激戰。大破之。

韓王信見打不過漢軍,只好逃跑,找匈奴單于冒頓借兵。

冒頓聽說漢軍威猛,就分別派左、右賢王各帶一萬多騎兵與韓王信的殘兵一起南下,在太原一帶布防,準備挫挫漢軍銳氣。

不過在太原城下,韓王信又敗了。他搬來的匈奴兵也死傷慘重。

以前至武泉,擊胡騎,破之武泉北。轉攻韓信軍銅鞮,破之。還,降太原六城。擊韓信胡騎晉陽下,破之,下晉陽。後擊韓信軍于硰石,破之,追北八十里——《史記·絳侯周勃世家》

之后,漢軍乘勝追擊,先在離石(呂梁市離石區)追上韓王信與匈奴的聯軍殘兵,揪著一通削。接著又在太原北面的樓煩,以騎兵對戰騎兵,再次擊潰匈奴軍。

匈奴復聚兵樓煩西北,漢令車騎擊破匈奴——《史記·韓信盧綰列傳》

ADVERTISEMENT

自此,漢軍是四戰四捷。收復了大量失地。

親征之初,劉邦沒跟匈奴人交過手,他心里沒底,對匈奴人還有一丟丟敬畏。但經過四戰四捷后,他感覺匈奴兵也不過爾爾,他就飄了。

旁邊的人勸他不要冒進,他不聽也就算了。居然還把人抓了,揚言得勝回來后再處決。

再加上冒頓又耍心機,故意示弱,將其精銳士兵和肥壯牛馬隱藏起來,只顯露出老弱士兵和瘦弱的牲畜,設下埋伏,故意吸引漢軍來攻。

于是,劉邦錯估了匈奴軍隊的戰斗力,只帶了五萬人孤軍北上。

而孤軍北上的結果,就是被四十萬匈奴軍團團包圍在了大同的白登山上。

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盡到,冒頓縱精兵四十萬騎圍高帝于白登——《史記·匈奴列傳》

聽說被圍是劉邦本尊,冒頓很高興。這條大魚可不能讓他跑了。于是冒頓親自指揮,向白登山連攻了幾天幾夜。

可惜愿望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雖然匈奴軍兵力八倍于劉邦,但由于裝備不行。始終無法突破漢軍防線。

當時的匈奴人并未掌握金屬鑄造工藝,很多士兵的箭頭還是骨制的,刺透力不強。

相比之下,漢軍兵力雖然少,但劉邦帶去的五萬人,相當于是禁衛軍,裝備極好。

如果是打運動戰,漢軍可能還吃點虧。但要是打陣地戰,漢軍就不吃虧了。反倒是匈奴軍的劣勢很明顯。

這就好比當年我軍在朝鮮,打運動戰,往往占優。但打攻堅戰時,就因為裝備問題,經常陷入被動局面。

所以白登山上的幾天大戰下來,冒頓并沒有占到便宜。

別看他把劉邦團團圍困著。可實際上,他當時還真拿劉邦沒轍。

其實,相比于匈奴軍。嚴寒天氣對漢軍的威脅更大。這才是劉邦最怕的。

劉邦出征時,剛好是冬天。

大同地區的冬天,零下15度很正常。零下25度都不稀奇。

這麼冷的氣候,漢軍駐扎于山上,又缺乏防寒保暖手段。被凍死凍傷者,必然不少。

按照《史記》的說法,漢軍被圍期間,戰士凍掉手指的人,有十分之二三。差不多就是一萬多人。這比在戰場上受傷的人還要多。

會冬大寒雨雪,卒之墮指者十二三。——《史記·匈奴列傳》

眼見天氣還有繼續降溫的勢頭,再加上團團被圍,與外界失去聯系。連劉邦也不知道大部隊什麼時候能趕到。

于是陳平就找到劉邦,獻出了賄賂計。劉邦表示可以試試。

接下來,就是我們熟悉的戲碼了。陳平拿著金銀財寶和一副美人畫像找到匈奴閼氏。閼氏拿了好處,隨即給陳平打包票,表示一定能說服冒頓。然后第二天,匈奴騎兵就解圍一角,放劉邦跑路了。

關于冒頓為什麼要放走劉邦,很多人往往認為是閼氏吹耳邊風的緣故。

然而真正的原因,其實《史記》里面已經說的很清楚了。

冒頓與韓王信之將王黃、趙利期,而黃、利兵又不來,疑其與漢有謀,亦取閼氏之言,乃解圍之一角。——《史記·匈奴列傳》漢救兵亦到,胡騎遂解去。漢亦罷兵歸。——《史記·韓信盧綰列傳》

周勃率漢軍主力殺到了平成外圍,有反包圍匈奴軍的勢頭。

再加上與冒頓有約定的王黃和趙利(韓王信的部將)兩部沒有趕來。冒頓懷疑他們是假降,暗中漢軍有預謀,要坑自己。

于是冒頓也就賣了閼氏面子,解除了包圍圈的一角,放劉邦走了。

冒頓是個「鳴鏑弒父」。為了上位,舍得殺掉愛馬、愛妻、生父的梟雄。

女人,他在乎嗎?他怎麼可能僅僅因為閼氏的幾句話(今得漢地,而單于終非能居之也。且漢王亦有神)就放劉邦走?

說冒頓被女人影響了,導致錯失好局。這就是太小看冒頓了,侮辱他智商。

所以,冒頓放走劉邦,單純就是他吃不下劉邦而已。絕不是所謂的「明明可以殺了劉邦滅了漢朝,卻因聽信女人之言,錯失了好局」。

白登之圍解除后,戰爭并未結束。

因為匈奴軍并未撤出中原。劉邦也只是與大部隊會合了而已,并沒有脫離戰場。

三十萬漢軍仍然有被四十萬匈奴軍二次包圍的可能性。

所以劉邦一邊指揮部隊向東南方向撤,一邊令夏侯嬰阻擊匈奴軍。

復以太仆從擊胡騎句注北,大破之。以太仆擊胡騎平城南,三陷陳,功為多。——《史記·樊酈滕灌列傳》

這一戰,夏侯嬰打贏了。漢軍先在是勾注山以北跟匈奴打了一仗,大勝。接著又在平城南邊攻擊匈奴,又多次攻破敵陣。最終完成了掩護劉邦撤退的任務。

冒頓見撈不好什麼好處,也就退兵了。

這一戰以平手結束。

漢軍主力撤回到長安后,雖說劉邦的戰略目的達到了(消滅韓王信之叛軍,斬斷匈奴伸向山西的爪子,收復淪陷的山西),但劉邦事后卻也是心有余悸。

在白登山上,他親眼見到了匈奴騎兵的軍容之整齊。

其西方盡白馬,東方盡青駹馬,北方盡烏驪馬,南方盡骍馬——《史記·匈奴列傳》

白登山西方邊的匈奴軍,騎得全是白馬。東邊的,全是青馬。北邊的,全是黑馬。南邊的全是赤色馬。

而漢廷這邊,天子出行,找不出一種顏色的四匹馬。很多王公大臣,坐的還是牛車。

自天子不能具醇駟,而將相或乘牛車。——《漢書·食貨志上》

匈奴人的馬,富裕到可以按顏色編組。

漢軍則寒磣至極,只能靠兩條腿打仗。

劉邦意識到,自己不可能殲滅匈奴,也沒本錢與匈奴人死磕。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在《史記》周勃的本傳中,司馬遷特意提到了一句「還攻樓煩三城」。

還攻樓煩三城,因擊胡騎平城下,所將卒當馳道為多。勃遷為太尉。——《史記·絳候周勃世家》

這個「還」字非常有深意。

因為漢軍先前已經收復樓煩了,結果周勃主力向北開拔后,樓煩守軍居然又復叛了。這導致周勃不得不又返回去再攻樓煩三城。結果叛軍拼死抵抗,周勃居然還攻不下來。

後來聽說劉邦有完犢子的可能性,周勃放棄圍攻樓煩三城,向北馳援,接應劉邦。

所以,劉邦在事后選擇與匈奴和親。我覺得有主要兩個原因。

一是漢初,國家財政窘迫,劉邦確實沒有與匈奴大戰的本錢。

二是各地異姓王不老實,韓王信的主力都已經敗了,結果小股武裝居然還負隅頑抗,配合匈奴軍抄漢軍主力后路,著實可怕。

一個韓王信都差點間接要了劉邦的命,若是異姓王同時動起手來怎麼辦?

漢初異姓王,劉邦當時只解決了三個。

齊王韓信、燕王臧荼、韓王信。

還有五個沒解決。

梁王彭越、趙王張敖、淮南王英布,長沙王吳芮、燕王盧綰。(臧荼被平定后,劉邦又任命老哥們盧綰為新任燕王)

這些異姓王不解決,劉邦哪里敢與匈奴人大開特打?他當然就只能是先解決內憂,加快對異姓諸侯王的誅滅。再尋機解決外患了。

總的來說。和親也好,認慫也好,這并不影響漢軍與匈奴軍第一次交手是以打平收場的結果。我們不能因為冒頓放了劉邦一馬,劉邦戰后選擇與匈奴和親,就說漢軍此戰敗了,是冒頓故意放水。這是不客觀的。

畢竟戰線不會騙人。匈奴軍被漢軍主力打出長城后,就再也沒有深入過中原腹地,這就是明證。如果匈奴軍真的能全方位的吊打漢軍。他們直接入關踏平漢朝就好了。何必要像做賊似的,每次都玩搶了就走的把戲。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12/09
你眼中的白登之圍:匈奴把劉邦團團包圍,劉邦困守,陳平使用賄賂+枕頭風大法退兵……實際上的白登之圍:劉邦和冒頓都有點兒懵,見過大場面的劉邦這輩子沒見過這麼多馬,幾十萬扯地連天,這個數肯定是夸張的,而且冒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12/09
對于東征西戰、稱霸草原的冒頓來說,不選擇殺的理由只有一個:他真的沒有能力消滅漢軍、殺掉劉邦…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3/12/09
提問上來就給我看樂了。還?明明就可以殺了劉邦,冒頓拿你殺啊?知道匈奴、突厥、契丹、女真這些民族的共同特點是什麼嘛??不擅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12/09
你以為劉邦時代的漢朝是朱祁鎮那種廢物,劉邦是輕敵冒進,自己被困在白登山,但后面幾十萬大部隊還在哼哧哼哧的涌過來呢。就算劉邦真折在白登山,呂后也會立即扶持劉盈繼位,然后全國總動員并招呼劉邦的一干老兄弟跟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6
2023/12/09
你覺得:劉邦:嚶嚶嚶 快拿女人和金子來,求大單于饒我狗命現實中:冒頓:你下來劉邦:你上來冒頓:你下來劉邦:你上來……劉邦:我勤王大軍到了,爺賣你個面子,再不滾全給老子留這(媽的軍隊都死這了國內不得造反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3/12/09
因為殺不了。歷史上劉邦對冒頓的戰爭是勝利的。你把史記里對話和故事性的東西拋開。你會看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如果漢匈第一次會戰寫成劉邦率領兩萬漢軍精銳親自與四十萬匈奴主力部隊決戰,殺敵無數,最后雖然未殺死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3/12/09
你永遠可以相信太史公抓住一切貶低劉邦的實力,沒有都可以給你無中生有。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3/12/09
不考清華北大是因為不想考嗎不當億萬富翁是因為不想當嗎不娶絕世美女是因為不想娶嗎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3/12/09
李陵五千漢軍在草原上擺個車陣匈奴都啃不下,最后要靠餓飯才解決戰斗。高祖上萬大軍在山上,匈奴拿頭打。要是采取圍困策略,早被后面陸續趕來平城周勃、云中樊噲等漢軍大隊給圍殲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3/12/09
他干不掉劉邦的偏師,發現漢軍戰斗力這麼強,怕干不過后面來的漢軍大部隊。劉邦自己能守住但是發現匈奴這麼多,擔心后面漢軍大部隊弄不過匈奴。雙方都心理沒底,所以就和談了類似的,開片前志愿軍:美械很牛嗎,又不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3/12/09
因為他包圍了劉邦的同時也被周勃樊噲一南一北包圍了。然后他吃不掉劉邦,自己有可能被劉邦部下弄死在中原。周勃當時都已經突擊到白登山下了。當時就相當于兩人都用槍指著對方腦袋,這兩人不是創業小年輕,都是有成熟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3/12/09
這種問題自己去找找史書記載就能找到答案。誰告訴你冒頓能殺掉劉邦,四十多萬圍攻最多兩三萬人,七天七夜拿不下。冒頓嚇得不輕啊,當時天冷漢軍手指頭都凍掉了,四十萬人就是拿不下。并且周勃帶領20幾萬步兵已經到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3/12/09
冒頓圍了劉邦先頭部隊,劉邦后續大部隊圍了冒頓。當時的局面,打起來,冒頓不一定能殺了劉邦,但劉邦的大部隊能殺了冒頓。放棄是對的……能干到領導人,首先要素就素不能頭鐵。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3/12/09
劉邦堵在馬鋪山,汾河谷地——大同盆地進入漠南草原的最后的關口位置。你們猜究竟是誰在包圍圈里???冒頓是及時撤軍走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3/12/09
史書上記載是劉邦派陳平賄賂了冒頓的閼氏,然后冒頓就聽了自己女人的話,撤軍了。但是你仔細研究一下冒頓的起家歷程,殺父奪位,為了訓練鳴鏑,可以犧牲自己的老婆。后面東胡跟他要女人,為了穩住東胡,他也二話不說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3/12/09
因為他在不走自己就要寄在那里了。白登之后,漢軍可是又繼續追著匈奴打得他們屁滾尿流。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3/12/09
也先:什麼?冒頓殲滅了對面多少人馬?劉邦配合他叫門了?我都滅不了明,他憑什麼滅漢?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3/12/09
歷史潮流中也是要考慮個人影響的比如劉邦和冒頓這種人很多人忽略了劉邦的特長,他其實是秦漢兩代最擅長防守的將領也是唯一一個有能力硬扛項羽的兵峰不后退的那個哪怕是韓信這種實力,跟項羽開打也是先后退才能穩住…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3/12/09
因為打不過。劉邦剛打完項羽,韓信被軟禁了。說他是當時的天下第一,沒問題吧。劉邦帶領的人精銳,裝備精良,戰斗力碾壓匈奴。冒肚帶領的是四十萬,沒有盔甲,武器比原始人強一點的兵器。不是千年后的金,遼,蒙古!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3/12/09
能上談判桌的,都是勢均力敵的,如果一方碾壓另一方,早就掀桌子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