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後來是怎麼報「靖康之恥「的仇恨的?
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傳》中的兩個男主郭靖、楊康就是取自靖康之恥。可見靖康之恥對華夏民族的心理陰影有多深。
靖康之恥到底有多「恥」呢? 可能大部分人都不是很熟悉。
公元1126年是靖康元年,從整個宋朝、乃至我國的古代史上看,都可以是說極其恥辱的一年。
這一年,金兵攻取了宋朝的首都汴梁,宋朝皇室及皇帝,還有妃子,貴卿,朝臣等,都沒有躲過靖康之恥。他們的結局非常凄慘。金人并沒有直接殺死他們,而是將他們趕出汴梁,押往北國。金太祖曾命令宋朝兩位皇帝和他們的兩位皇后穿上金人百姓的衣服,去行牽羊禮,這可謂是奇恥大辱,宋朝的皇帝茍且偷生了下來,但嬪妃的命運就大不同了。曾經高貴的嬪妃、皇后,地位日趨而下,甚至是出現了曾經的皇后還不如金國宮女的現象,這在之前的王朝中幾乎是不會出現的。
那麼,後來的南宋是如何血洗「靖康之恥」的呢? 金人是如何從700萬人驟減至10萬的?
北宋滅亡,高宗趙構建立南宋,經歷了四代皇帝后到了宋理宗,此時距靖康之恥已近百年。在宋理宗趙昀繼位的第十年,金國日漸衰落。
紹定四年,4萬蒙古鐵騎借道宋境,在三峰山大戰中擊潰了15萬金軍,金國元氣大傷。
此時,朝廷中聯蒙伐金的呼聲越來越高。經過一系列權衡后,宋理宗決定出兵。紹定五年,宋蒙聯合出兵圍攻開封,金哀宗西狩。獲得邊報后的宋軍加緊攻擊,先后逼降多個金國州郡,收服降兵超過7萬人,最終攻克了金哀宗最后的防線蔡州城,金國終于亡了。金國被一分為二,宋蒙各一半,而生活在北宋故土的金人人口從700萬銳減到了10萬。
南宋為了復仇,將金國女子造冊列隊,和當年大金將帥對待北宋皇室、汴京臣民的方式如出一轍。南宋末年,有無名氏繪制的《嘗后圖》,就對此有體現,圖作描述了南宋的軍人對金施加的報復,有人還把南宋軍人強奸金后的情景描繪下來,圖作中的女主人公是金國末代皇后,而男主角們則是南宋官兵。這真可謂是歷史有輪回,強權作惡必有報。
雖然,南宋在抵御蒙古近半個世紀后也退出了歷史舞台,但在謝幕之前,舉國軍民終于可于家祭之時,將王師北定中原的消息告于」乃翁」。 后世有不少人認為蒙宋不應該聯合滅金,道理很簡單,就是唇亡齒寒。但相信在當時的朝堂上,那些人經過激烈的爭論,最終選擇蒙宋聯盟,也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和多方權衡后的最優選擇了,因為彼時彼刻的他們,比后世的任何人都更了解當時的情況。
同時,也相信當時的朝堂,一定能看到蒙古的鐵騎洪流橫掃東亞大陸成為了勢不可擋的歷史趨勢,所以還不如與其聯合,先滅了金國這個白眼狼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