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明朝不要敦煌?
查看全部 19 個回答
回答1
2023/09/23

ADVERTISEMENT

這兒有個揣著明白裝糊涂的。

洛林兄說河西缺人,這位拿出一堆的材料證明鞏昌人口很多:

鞏昌跟敦煌離著都快出了五服了,這兒有人礙著那邊哪兒疼?

西漢開河西郡縣的時候,敦煌郡六縣三萬八千余口人,東漢時兩萬九,西晉時「戶六千三百」,考慮到西漢這將近四萬口人也才不過一萬一千多戶,那西晉這六千多戶,人口恐怕也就兩萬上下。

ADVERTISEMENT

隋朝七千七百七十九戶,唐朝沙州4265戶、16250口,瓜州1164戶、4322口,合計5429戶、20572口。從賬面數據來看,敦煌郡人口出場即巔峰。

那說到了元朝這兒還有多少人呢?

元朝沙州路人口多少書上沒記載,但是記載了作為甘肅省城的甘州路人口是1550戶、23987口,介于沙州和甘州之間的肅州人口是1262戶、8679口,沙州在肅州的西邊,能有多少人呢?而且還有個隱藏線索,甘州、肅州二路并沒有下轄縣,全路就這麼一個大城,垂直化管理,但是沙州路還有個「屬州」叫瓜州,那是不是意味著沙州的人口多呢?非也,瓜州「元至元……二十八年徙居民于肅州,但名存而已」,是個空殼子。

而且,即便是這樣,那也是元初穩定狀態下的情況了。

ADVERTISEMENT

元末大亂,各地都不能幸免,《明實錄》記載洪武五年明軍進軍河西的時候,甘州守將上都驢「迎降」,作為交給明軍的禮物,甘州的人戶是「所部吏民八百三十余戶」——這個數字較之于元朝統計數字又丟了將近一半。

元末的甘肅行省河西部分雖然沒遇到紅巾軍,但卻有「西番賊」,至正七年,西番賊一度攻占哈剌火州,以至于至正十四年、十五年的時候順帝不得不抽調人手奔甘肅「討捕西番賊」。「西番」在元明時期指吐蕃和柴達木一帶的裕固,有人反駁說陜西行省也臨近吐蕃,西番賊會不會主要襲擾的是陜西呢?不然,因為元朝調去討西番的主要負責人是甘肅行省的官員,應該不是陜西的。

而且更致命的是,蒙古統一戰爭對當地生態的破壞,以及整體環境在14世紀的惡化,沙州(敦煌)在元朝已經成為了游牧場所,水利設施等基礎建設已經歸零,甚至清代剛拿下此地的時候也只能設置衛所,真正再次回歸州縣體系已經是雍正時期的事了。

ADVERTISEMENT

元朝出鎮河西的一支宗王為豳王,豳王始祖是察合台一系,但後來投奔了元朝,并作為隔絕元朝和察藩之間的存在而世守河西西部,其中肅王駐牧于瓜州,西寧王駐牧于沙州。同樣面積的土地,游牧生態下所能供養的人口要遠遠低于耕種所能供養的人口,所以沙州在元末明初能有多少人,我個人傾向于不宜往多了猜。

事實上,在明朝建立的頭二十年里,基于河西走廊極度缺乏人口這個核心問題,明朝只能循序漸進,招撫河西、西番的陜西行都司設于洪武七年,但是駐地卻在黃河以東的河州,洪武十二年明朝再度進入河西,陜西行都司設置于莊浪,因為此時明軍只能進駐至涼州(武威),再往西后勤就跟不上了,莊浪介于蘭州和涼州之間,能居中調度。洪武十五年,陜西行都司繼續向西拓展,開設永昌衛,二十三年開設山丹衛、甘州左右二衛,正式進入甘州張掖。

洪武二十五年,陜西行都司移駐甘州城,二十七年年底開設肅州衛,進占酒泉,并在洪武二十九年肅州以北的居延海推進,設置威虜衛、鎮夷所、白城子所、威遠所。也就是說,明朝花了二十多年的時間才鋪建好了從蘭州到嘉峪關的穩固統治,如果明朝能繼續保持下去這股勁頭,那就可以進取敦煌。事實上明朝也確實做了此番嘗試。洪武三十年在敦煌置罕東衛,永樂三年在敦煌和嘉峪關之間設沙州衛,可能也是對繼續拓展河西的一種嘗試,但此時明朝的主要國防方向是正北和東南,西線無戰事的甘肅不需要考慮過多,以至于不僅未能繼續保持洪武時期西拓的勁頭,反而還廢除了居延地區的衛所設置,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明朝此時對西北的拓展已經進入了一個瓶頸期,即常態化下的擴展極限,如果沒有一個新的合理的突破點和爆發點,那麼止步肅州衛是板上釘釘的事。

綜上,不是明朝不要敦煌,實則是和河套一樣,基礎太差,強行開拓消耗太大容易崩,循序漸進又會因為形勢的變化而調整,不知道什麼時候或者到哪步就停止了。打死朱元璋他都想不通,為什麼大寧會沒有,為什麼東勝會沒有,但同樣的,想破腦袋他恐怕也想不明白,大明要個升華府干嘛。

年輕大小伙子有心無力,步入社會后有力無心,摸爬滾打數年之后成為了社畜,既無心又無力,有那功夫不如睡一覺。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09/23
一切政治賬歸根結底都是經濟賬。想要控制河西走廊,首先得維持一個較為穩定的漠北,然而對于連河套能丟的大明來說,想要恢復明軍在漠北的威名至少需要從重整軍隊開始,這就涉及到了我大明最缺的東西,錢。大明的錢可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09/23
兩方面原因守不住沒有守的價值眾所周知河西四郡有武威、張掖、酒泉、敦煌,但到了唐代就成為了河西五州,分別是涼州、甘州、肅州、沙州還有新增的瓜州,而新出現的瓜州逐漸頂替了敦煌的歷史地位。歸義軍末期瓜州力量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3/09/23
敦煌不在明軍對抗殘元的前線,而且本地也沒有什麼漢人居民,沙州在洪武年沒有經歷同時代涼甘肅三州那樣的大規模移民,對朝堂來說屬于雞肋之地,吐魯番侵擾多了就自然選擇棄地止損了。明朝甘肅當然有很嚴重的人口缺失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09/23
整個甘肅才十來萬人,你要打通西域怎麼也得幾十萬大軍,人家幾百萬人口供養十萬人都費勁,你軍都比民多,怎麼供養的起?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6
2023/09/23
北方缺人啊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3/09/23
你有辦法撒豆成人,在河西走廊上憑空多出百萬居民,明天明朝就去恢復西域都護府。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3/09/23
其實跟人口關系不大,單純就是不夠重視或朝廷覺得沒經營價值。比如唐代劍南道的人口也很多,初期在哀牢山以東也設置了不少州縣,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3/09/23
第一,入不敷出。第二,首都不在西安了,不需要他做緩沖地帶,漢唐時如果沒有河西走廊一帶,西邊少數民族,北方游牧民族逛長安和逛后花園一樣。哪怕打不下來,時不時包圍一下難度還是不高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3/09/23
沒辦法,堅壁清野的策略罷了,叛賊又沒根據地,來去自如!明軍人少且分散各個堡壘時,這幫叛賊就群擁而上,亂拳打死老師傅!明軍集合大部出征時,叛軍連城都不要,化整為零,四散而逃,你根本沒機會找地方主力決戰!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3/09/23
明朝后期丟失敦煌和河西走廊,在于終明一代,都無法擁有西域——劉煥的書房新疆不是明朝的領土,新疆是清朝的領土,而且不是藩屬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3/09/23
沒人、沒漢人、沒種地的漢人。【征西將軍馮勝左副將軍陳德右副將軍傅有德率師至甘肅故元將上都驢降初勝等師至蘭州友德先率驍騎五千直趨西涼遇元失剌罕之兵戰敗至永昌又敗元太尉朵兒只巴于忽剌罕口大獲其錙重牛馬進至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3/09/23
一個簡單而現實的理由就是沒錢,你看看清朝,征服西域的時候軍費可是幾百上千萬兩的銀子往里砸,明朝一年的財政收入才多少啊……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3/09/23
明朝時陸上絲綢之路早已中斷,沒有動力維持對蒙古草原和中央亞洲的占領。與之對應的是明朝對東南亞的強勢經營(海路繁華)。壬辰倭亂時期,大批東南亞土著,什麼泰國人,緬甸人,印尼人,琉球人被明朝征招到韓半島宰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3/09/23
北京到現在的內蒙的呼和浩特百度地圖測距直線400公里,到遼寧沈陽直線600公里。北京到甘肅酒泉直線1500公里。明廷北邊和東北搞不定,哪有精力顧及西北!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3/09/23
明朝永樂三年(1405年)改為沙州衛,后增設罕東左衛。嘉靖七年(1528年)因葉爾羌汗國攻擊,關閉嘉峪關,從此瓜州、沙州成為葉爾羌汗國領土。,嘉靖主動棄守了守不住啊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3/09/23
早期人口不足,后勤壓力極大。中期堡宗坑了一波,好久才慢慢恢復元氣。晚期小冰河到來,外加國力大幅衰退。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3/09/23
現在還有人不要東北西北呢,蛐蛐一個敦煌對他們來說不如既不留地也不留人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3/09/23
為什麼宋朝不要燕云十八州?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