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雖然搞文治不行,在擴疆拓土這方面,是妥妥前三的帝王。
在這種罕見的功績面前,一定是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獎罰機制的。
所以李廣不能封侯,多數原因在于他自己,而不再漢武帝,更不在衛青。
李廣的個人能力,簡單來說就是能力比上遠不足,比下略有余。
用李廣的事跡和李廣不能封侯最終身死的經歷比喻自己一身才華無以為報,
更像是在說自己是個扶不起的阿斗,而不是說領導沒有識人之慧。
三腳架:漢朝名將結局討論1-李廣
歷史上比李廣能力足而更加無奈的人太多了,比如和李廣的程不識,比如賈誼。
其中尤以賈誼最為突出,賈誼并非沒遇到明主,而是漢文帝時期皇權過于微弱,賈誼的措施直到漢景帝和漢武帝時期才有了實施的空間。
最關鍵的,賈誼死的太早了,同志們,身體太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