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說不準,也是看原生家庭,看成長環境,看個人心性,看彼此之間的情誼。
如果兄友弟恭,姐賢弟敬,加之成長環境良好,父母一碗水可以端平,基本都不會斷了聯系的,畢竟血濃于水也不只是說說而已 。
但有些特殊情況,那就不好說了,比如一個家庭中,兄弟之間利益糾紛嚴重,一方行為比較過分,長此以往下去,估計走著走著就散了,老死不相往來的都有 。
別的不說,就拿我一個朋友來說吧,朋友的對象原生家庭中父母不合,父親比較混蛋,從小到大的學費生活費一直是由母親出的。
所以朋友對象對父親沒有什麼感情,對母親倒是非常感激。
朋友對象的弟弟情況要好一點,時不時還能從父親哪兒要來一點錢,但其弟弟也不是什麼好學生,高中時期就曾有幾次逃學去外地打工的情況,後來勉強考了一個專科。
在專科在讀期間,也是從各種不正規的平台借錢,逾期不還,最后還是其母親幫忙填平的借款和利息,但也把自己征信弄花了。
正因為其征信不能用,在朋友的對象結婚前后,其母親就和弟弟商量著要用她的征信先幫弟弟買一套房子,但說辭就比較委婉,表達的是給母親自己買。
由于朋友的對象性格比較好,其母也比較強勢,再加上從小到大母親倒也沒虧待過自己,對母親也是比較感激,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害怕不同意這個事情,這段戀情可能就會遇到較大的阻撓和波折。
權衡利弊之下,就勉強同意了母親的要求,用自己的征信幫忙買了一套房子,首付自己也墊了幾萬,其他的由其母親和弟弟出,但其實絕大部分都是有其母親出的,後來房貸由其弟弟還。
本來這樣下去也沒什麼,就是征信被用,但問題就出在其弟身上,每個月還款日總是不按時打錢,每次都是三番五次才能要來錢。
有時候沒錢了也不支一聲,反正一句話,沒錢。
對這樣的弟弟,我只能說,父母在世時,能不來往就不要來往,若非還有幾十萬貸款在哪兒連著,真的就是老死不相往來的那種。
人與人之間,親情只是羈絆,但絕不是要別人為你負重前行的借口,誰也不欠你的,憑什麼你一句沒錢就可以把身為一個男人的責任推卸掉。
這樣的男人不配男這個字,也不配人這個字,如果身邊有這樣的人,能離多遠就離多遠,因為這樣的人,多辦就是那種借你錢不還,啃你覺得天經地義的那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