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清是股份制公司
漢、明是創業型公司
宋、晉是篡位型公司
股份制公司是一批股東聯合起來開公司,權力、責任、利益劃分明確,扯皮少,唐朝是關隴世家一幫股東合伙搞的,大家原本在關隴這里已經合作了上百年了,互相聯姻互相合作,知根知底,都是世代之交,你奶奶是我大姨,你妹妹是我老婆,他大舅是我外公,多少代人的聯姻關系。所以你看唐朝建國初期,外來的開國功臣殺的差不多,關隴自己的幾乎沒動。
清朝是東北世家合伙開公司,秦隋也算這個類型的。
創業型公司是某個老闆自己投錢干,拉一票人,邊做邊招人,越做越大,大家原本不認識沒關系,創業過程中逐漸形成合作關系,這里就會有山頭,有派系,大家沒有世家那種幾代甚至十幾代人的聯姻盤根錯節的關系,所以信任度要低的多,建國后為了權力斗爭也激烈的多,組織架構也不像世家那樣穩定,變化多。
篡位型公司…老闆靠陰謀篡位上台,下面的人分三種,一種是合伙篡位的,一種是蒙在鼓里的,一種是裝不知道的,這種公司天生不穩定,篡位老闆沒什麼威信,下面的人有想法的也想篡位,沒想法的混吃等死。
三種公司決定了老闆對待功勛的三種態度
股份制的,很少清理功勛,但是外來戶基本上要清理干凈。隱患就是世家做大,尾大不掉。
創業型的,山頭林立,派系紛爭,老闆壓得住還好,壓不住就是李自成的下場,一般都是老闆借各派系斗爭削弱各家實力,加強中央集權,所以殺誰不殺誰?一看誰跳的高,二看斗爭結果,畢竟老闆不是神,他自己也可能輸。
篡位型的…他們哪來的威望去殺功勛?自己的位置本來就是靠著拉幫結派陰謀詭計搞出來的,為了上位各種許諾各種讓利,導致中央權力弱。
晉搞分封,結果八王之亂,宋搞過度優待士大夫,結果羸弱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