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上梁山,是因為沖動。
林沖上梁山,是因為貪念。
而武松上梁山,是因為他就是蕓蕓眾生中的一員。
武松是逼上梁山的所有人中,作者刻畫最用功的,也是筆墨最多的一個。而武松本人的形象,就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普通民眾。他獨占的十個章節里面,沒有像晁蓋史進這樣的地方大戶自找麻煩,也沒想象朱武王英等占山為王,不像魯達林沖這樣身在官府,更不像宋江這樣名滿天下。
他出場就是個普通人,想過點正常人的生活,僅此而已。換句話說,他本來就是個屌絲。
他身上有絕大多數底層中國人典型的優點:最樸素的善良。在自己過得不錯的時候,他會本能地憐憫有難的人。在別人對自己好的時候,他會盡自己可能去報答。
打虎之后,他揚了名,得了利,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被老虎害苦了的眾獵戶,于是把賞金給大家分了。在柴進的莊上,宋江對他好,他于是就認下這個哥哥。施恩對他好,他于是就給施恩當打手。張督監對他好,他便幫張督監抓賊。他沒有遠大志向,寫不出「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黃巢不丈夫」的詩句。但他的心里肯定裝著一句話:人敬我一尺,我敬他一丈。
他身上也有絕大多數底層中國人的典型缺點:愛吹牛、圓滑、市儈。打了虎之后,不管走到哪兒,他總把這件事掛在嘴上。被柴進冷落,他不敢找柴進的麻煩,只和下人撒氣。跟著施恩和張督監的時候,他假裝看不到他們干的那些勾當。最典型的,景陽岡山下還惱怒店小二看不起他的酒量。
他的光輝事跡掩蓋了他的本性,他其實和所有屌絲一樣,能屈能伸。落魄的時候,被人白眼也要賴在柴進莊上。發跡了之后,當場就開始大度撒錢。他其實很適合混社會,如果社會給他這個機會的話。
所有人都知道剛出場的武松做不出亂殺丫鬟的事。他最早的逃亡,是把人打昏了,嚇跑的。甚至沒能像魯智深一樣,冷靜地端詳一下對方到底是不是真的死了。
武松早年打昏了人,自己跑了,武大給他善后。再回鄉時,因為打虎成了英雄,做了都頭。被官府器重,被百姓敬仰。生活還從沒有在他身上施加過壓力,而他也還帶著那個孩子的天真。和武大郎分別時的叮囑就很幼稚:有人欺負你,你先忍著,等我回來給你出氣。問題是,成年人之間的傾軋和算計,還會給你留這個機會嗎?
武大郎死了,武松才被迫長大,他開始感受到生活的壓力了。武大之死,基本是一個板上釘釘的案子。人證非常多,滿大街都知道潘金蓮和西門慶的關系,何況還有鄆哥這個導火事件的目擊者。最關鍵的就是,何九叔擔當了法醫的角色,留下如山鐵證在。
官府不給查案,武松自己查。這個事件眼熟嗎,看看新聞,多少殺人、拐賣案件是家人長達數年甚至數十年的個人調查。這時候,武松還沒想到利用都頭的身份去報復嫌疑人。
武松自己查清楚了,官府還是不給辦。武松心里肯定會詫異,且不說自己給官府賣命這麼久,沒有功勞還有苦勞。現在都不需要官府查案,動動嘴皮子結案的事情,怎麼也不行?
這是生活給武松上的第一堂課。
武松第一次殺人,殺的是自己的嫂子。此時他雖然殺過人,但遠遠算不上個殺手。他還去官府自投羅網。哪怕遇上了生活中如此的不公,他還想著回歸正常生活,按照底層人民認定的合理流程去安排自己的行動。
武松從這堂課里學了不少。西門慶殺人,可以用錢擺平。自己殺人,也可以憑著和官員的私人關系逃過死罪。錢和關系哪個重要,他或許還不清楚,但肯定都比規則重要。
他還沒放棄人生。十字坡遇上孫二娘,明知道對方想害自己的命,但還是饒過對方,沒有再添殺孽。
遇上施恩的時候,他已經學以致用了。施恩干的事情合法嗎,肯定不那麼合法。蔣門神干的事情合法嗎,也不然。黑吃黑,灰色地帶的東西。武松何必忌諱。況且他應該已經知道,按照規則辦事得不到公正。但傍上施恩這個官二代,總是有用的吧。
這是生活對武松的第一次改造。
按理說,武松報了仇,也承擔了后果,又和官二代混成兄弟,總能繼續自己的生活了吧。施恩自去做點法律邊緣的事情,武松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假裝看不到。這個事情不少見吧,歷史上哪個行業沒點灰色的地帶。主持正義和填飽肚子 之間,武松選了填飽肚子 。
張督監把玉蘭許給武松的時候,或許他真以為美好的生活就要來了吧。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他給官府做牛做馬的時候,官府并不給他主持公道。現在他想通了,給權貴當狗,指誰咬誰。不好意思,沒用,玉蘭只是個誘餌。
這是生活給他上的第二堂課。
這個世界并不是你對別人好,別人就對你好。你幫人捉賊,別人卻只想你去死。武松肯定悟出了這個道理。哪怕攀附權貴,只要攀附的不是高俅那個最大的權貴,別人還是隨時捏死你。張督監不會不知道武松背后的人是施恩,是老管營。但兩個人打架,最終是殺對方的狗出氣。武松就是那條被殺的狗。
站著掙錢走不通,跪著呢?跪著居然也沒有活路。
社會才是那只真正的老虎,刺配孟州的時候,武松看到老虎在朝他呲牙。飛云浦的橋上,武松突然發現,自己依賴的哨棒也沒了。給普通人,飛云浦就是結局。不過張督監和蔣門神忽略了一點,這種絕境,武松不是第一次遇到。而且,他又不止一次絕境反殺了。
離開陽谷縣的武松,開始對規則不屑一顧,飛云浦回來的武松,對世界僅有的善意也消失了。這就是他亂殺女眷的原因。
何止殺了女眷,蜈蚣嶺上,道童也隨手一刀。武松肯定不想再等到絕境才反殺,只要看到別人的一點惡意,就先下手好了。十字坡的孫二娘,應該慶幸他遇上的不是現在的武松吧。
如果在一個更好的社會,魯智深還是有可能上梁山。本可以用法律解決的事情,他的沖動會導致事情激化,讓自己反受其害。
如果在一個更好的社會,林沖也仍有可能上梁山,他對當官的執念,會被別人利用,從他身上搜刮盡便宜。他會放大別人的惡念,讓別人在施小惡的時候得不到懲罰,從而賊心越大。他總不反抗,除非到了必須走極端的地步。
如果在一個更好的社會,武松是真能做一個普通民眾過完一生的。遇到不公的時候,為了生活他能忍。他不像眼里不容沙子魯智深,他可以在道德邊界游走。親友受到威脅的時候,不管對方什麼背景,他會出手,讓對方知道這是個帶刺的骨頭。在另一個時空里,他說不定能跟個好老闆,當個好員工,做個好丈夫和好父親。
武松這樣的人,和古往今來的絕大多數中國人一樣。他們用自己的本能適應社會。社會也能夠最大限度地改造他們。
當你看到武松是非不分,那不只是他,那是整個社會是非不分,而他終于融入了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