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要辯證地看,不能一而概之。
對于因患癌癥而死亡的病人,社會上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癌癥病人三分之一是嚇死的,三分之一是治死的 三分之一是正常死亡。
這句話所以能流傳開來還是有一定根據的,其實際上是醫院內部根據臨床經驗總結出來的,然后在社會上流傳。既然是從醫院流傳出來,就說明并不是瞎說。
目前癌癥的主要治療方法包括化療、放療、手術治療和生物治療。治療過程中對人體摧殘最嚴重的是化療和放療。
化療和放療最大的問題是在把體內的癌細胞進行殺死的同時,也會把體內的正常細胞殺死。化療和放療過程是非常痛苦的,患者不僅要承受癌癥的痛苦,而且還要忍受化療和放療產生的副作用。由于化療和放療的治療方式不同,其治療過程中出現的副作用也有不同。
化療的副作用主要是:
1、白細胞減少。化療后白細胞會突然減少,造成病人抵抗能力低下,容易出現感染的現象。如肺炎、口腔炎和腸炎等。
2、出血。很多病人在化療之后會出現牙齦出血,口腔出血等出血現象。主要原因是血小板減少,凝血功能出現障礙。
3、營養不良。化療是病人身體傷害很大,容易造成紅細胞減少引起貧血和營養不良,胃腸功能減弱,出現頭暈眼花、乏力、食欲不振等癥狀。
4、噁心嘔吐。化療藥物對身體刺激性非常大特別是胃腸道,從而引起嚴重的噁心嘔吐等癥狀。
5、對肝臟和腎臟的損傷。肝臟是人體的解毒代謝器官,大部分藥物要通過肝臟進行分解。由于化療藥物毒性強,在肝臟吸收過程中也自然造成肝臟受到損傷。
6、對心腦的損傷。
放療的副作用主要是:
1、皮膚損傷。主要表現為:皮膚瘙癢、紅腫、脫皮,糜爛、潰瘍等;好發部位為皮膚薄嫩及多皺褶處,如:頸部、腋下、腹股溝等。
2、胃腸功能紊亂。主要表現厭食、噁心及嘔吐等消化道癥狀。
3、發熱。一個是放療后腫瘤組織的壞死及吸收會引起體溫升高。另一個是放療后免疫功能減退易合并病毒或細菌感染而導致發熱。若放療聯合化療和免疫增強治療,也會引起發熱。因此出現放療后發熱時應該查找病因,對癥治療。非感染因素導致的發熱一般體溫低于38℃,不必使用退熱藥物,多飲水、休息,物理降溫即可。感染因素導致的發熱體溫常常超過38.5℃,需使用退燒藥。4、脫發。由于放射的高能射線穿透力較強,可以完全穿透人的頭顱。只要照射區域的頭髮在達到一定劑量時就會引起脫發。
5、疲勞乏力。疲勞乏力是放療最常見的副作用,能嚴重影響病人的生活品質,因此放療病人一定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休息。
6、白細胞和血小板下降。有些患者放療后會出現骨髓抑制,從而引起白細胞和血小板降低。
上述化療和放療所產生的副作用對人的身體損傷相當大,病人也非常痛苦。特別是聯合應用時更甚,甚至可能摧毀病人的免疫系統,最后導致死亡。所以容易造成癌癥病人不治還好,沒有這麼多痛苦和危險,越治死得越快的印象。
癌癥病人在治與不治的選擇上,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具體還是要根據病情來決定的,不能想當然。雖說癌癥是不治之癥,但現實中被徹底治愈的還是大有人在。對于每個癌癥病人最終治療效果如何全看天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