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這個問題前,我先說個事,宋太祖趙匡胤當初把北宋都城選在了開封,
對于這個決定以前我是不太理解的,畢竟開封一帶都是平原,加上燕云十六州不在北宋手里,壓根無法依托北方山脈防守契丹人騎兵的沖擊。
為這事我以前讀書的時候問過我歷史老師,我的老師作為一個兢兢業業傳道授業的人,他也答不上來,加上考試也不考這個,所以我只能把疑問壓心底,
直到我了解趙匡胤人生履歷才明白,北宋為了防備契丹,需要在北邊部署大兵團。但這些兵團交給誰指揮是個問題。
按道理應該是交給自己的心腹來管,但問題是趙匡胤作為后周柴榮的心腹,就是掌握了兵權才成功上位的。
在這種情況下,他怎麼敢把兵權就給別人,畢竟和尚摸的,我憑啥摸不得,這種情況下難免不會有人學他,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皇帝自己管唄,
而且到了宋朝,中原王朝的敵人已經從北邊的突厥變為了東北的契丹和女真人,在這種情況下,政治中心北移已成了定局,基于此才選了開封。
你把趙匡胤的考慮安在朱棣身上也差不多,蒙古人雖然已經被趕回長城以北;但同樣沒有消停下來,這種情況下,依然需要大兵團駐守。
但這些大兵團給誰指揮就是個問題,給親信或者自己的兒子指揮的話,朱棣自己就是作為外地藩王掌握兵權上位成功的。
這種情況下,他必須考慮別人會不會學他的問題。所以思來想去,還是直接把都城定在北京比較合適。
第一,北京作為朱棣的起家地,政治基礎比較牢靠。
第二,皇帝在北京一方面方便掌握大兵團,另一方面北京離蒙古地區近,哪怕打仗了,皇帝可以第一時間也可以掌握敵情。
所以明粉才會說大明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因為朱棣定都北京這招,相當于把皇帝推到前線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