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滅六國,為什麼反秦都要以楚國為旗幟或口號天下就聽從響應?
查看全部 47 個回答
回答1
2023/11/20

ADVERTISEMENT

先說結論:楚漢之際,無論是在社會力量上還是在政治策略上楚國都牢牢占據了主動,因而一直保持著反秦的領袖地位。

因為題主的問題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我們暫時將此題目理解為:為何在反秦戰爭中各國愿意接受楚國的領導?

首先是在社會層面上,楚國在客觀上保留了最強的反秦有生力量。戰國時期楚國一直陷入貴族體制的泥沼之中,集權程度很差,除最后項燕對王翦的抵抗動員了20萬人之外,基本上沒有能夠動員大量軍隊,在客觀上這也保護了楚國的有生力量,在秦末之際幅員遼闊的楚國在客觀上擁有最豐富的反秦力量,而諸如陳涉、項羽、劉邦等反秦主力也確實與楚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同時,除了客觀上的有生力量外,楚國的反秦意愿也是最強的。陳涉首舉義旗之后,楚國出現了【縣殺其令丞,郡殺其守尉】【皆刑其長吏】的現象,在這其他五國并不多見。

ADVERTISEMENT

其原因很可能在于秦國向六國強制推行秦法,與秦法與楚俗有差異最大,楚國保留了大量自然、浪漫的因素,諸如道家思想、楚辭、楚國禮器等等,這與崇尚軍國主義的秦國法家思想具有明顯不同,因而當秦國銳意推行秦法之后再楚國引起了激烈的反抗。

基于以上主客觀兩點,楚國奠定了其反秦領袖的社會基礎,但是為了維持這一地位還需通過政治的謀略。

反秦戰爭大體上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以陳涉為領導核心,第二階段是以楚懷王和項梁為核心,第三階段是以項羽為核心,在波云詭譎的政治變幻中,楚國通過一系列政治措施維護了自身的領袖地位。

第一階段反秦事業的核心主要為陳涉的張楚集團,自立為王的武臣、韓廣本身就是出于張楚集團,因而自然繼承與陳涉之間的君臣關系,楚國的領袖地位基本依靠陳涉在起義的領袖地位而得到天然的穩固。

ADVERTISEMENT

但是陳涉之死則造成了一次嚴重的政治危機,秦嘉改立楚貴族景駒實際上是在陳王無繼承人的情況下造成了楚國內部的分裂,在這一情況下,原本在張楚集團中處于邊緣地位的項氏叔侄掌握了實權,【項梁謂軍吏曰:「陳王先首事,戰不利,未聞所在。今秦嘉倍陳王而立景駒,逆無道。」】實際上就宣告著在陳王已死的情況下,項梁作為陳王的繼承者重新掌控了楚軍,但是這種純粹依靠實力的統治缺乏合法性,因而項梁決定接受范增之建議,擁立楚懷王以穩固政權,這就使反秦戰爭進入了第二階段。

本身懷王并不具有實權,只是象征性的存在,對六國貴族和六國遺民起到號召性作用,從而鞏固楚軍政權。但是項梁之死卻改變了整個楚軍的格局,項梁死后楚軍沒有陷入陳涉死后的混亂,楚懷王【從盱台之彭城,并項羽、呂臣軍自將之】,一舉奪取了兵權,成為反秦聯盟的實際領袖。

ADVERTISEMENT

同時從項梁到懷王的變化,也意味著反秦的領導階層從新興軍功集團轉變為六國貴族,由此帶來的對于亡秦后天下秩序藍圖的改變為項羽的崛起埋下了伏筆。

因此第二階段,楚軍的在反秦聯盟的領導地位主要來源于楚懷王的政治合法性。

六國貴族與新興軍功集團的不同在懷王之約里表現的最為明顯,當時六國紛紛復立,然而對于滅秦之后的天下局勢卻沒有一個明確的規劃,懷王之約實際上保留了七國秩序,只不過以入秦的關中王替代了嬴氏秦國,因此對于新興軍功集團而言,在六國基本復立的情況下,關中王是他們封王的唯一可能,這在客觀上損害了軍功集團的利益,這為項羽的崛起埋下了伏筆。

項羽斬殺懷王親信宋義,在巨鹿大破四十萬秦軍,這不僅僅是一個軍事事件,更是一個政治事件,【項羽召見諸侯將,入轅門】【項羽由是始為諸侯上將軍,諸侯皆屬焉】,這意味著在軍功集團利益受到威脅的大背景下,項羽利用自己的軍事、政治才能,成功的將軍事上的勝利轉化為政治的勝利,贏得了新興軍功集團的支持,成為了楚軍乃至整個反秦聯盟實質上的領袖。

而最能體現項羽軍功集團屬性的事件莫過于【乃立章邯為雍王】一事,在一事件發生在巨鹿之戰之后滅秦之前,懷王之約并未得到落實,項羽也并未針對懷王之約與楚懷王進行交流,但是項羽已經在此時立章邯為雍王,在事實上已經破壞了懷王之約,成為之后項羽大分封的伏筆,這一舉動不僅是為了安撫章邯打擊劉邦,更是告知各路軍閥:諸位皆可封王。項羽利用這一舉措,成功的穩定了楚軍局勢和自己的政治地位,不動聲色的奪取了反秦聯盟的領袖地位。

因此第三階段,項羽通過軍事上的勝利和封王的承諾獲取了六國的軍功勢力的支持,成為了反秦聯盟的實際領袖。

總而言之,在社會方面,楚國擁有最多的反秦力量,同時反秦意愿也最強烈,這為其地位奠定了社會基礎。在政治方面楚軍經歷了三個階段,其領袖地位先後來自于陳涉的首義之功、楚懷王的政治合法性、項羽獲取的軍功勢力的支持,通過以上政治謀略的實施,雖然政治形勢多有變化,但是楚軍一直都是反秦領袖。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11/20
從后世視角代入,秦王政滅六國太一氣呵成了,這樣一帆風順,讓人覺得理所應當,換誰都行。然而,我的看法是這種觀點想當然,秦王政當時最大的挑戰,不僅是軍事上追求一個統一的華夏版圖,也是政治上追求一種前所未有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11/20
太長不看版:秦末「農民起義」并不是一場孤立的歷史事件,而是秦國自戰國末期以來持續叛亂潮的結尾。在戰國末期至秦王朝時期,秦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3/11/20
這個事情先從北大的校長說起。北大校長把鴻鵠之志念錯了。然后引起一片嘩然。然后北大校長道歉了。鴻鵠之志來自于陳勝。也就是中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11/20
首先,沒有「反秦都立楚國的旗號」這回事情。我們先來看看立楚國旗號的都是些什麼人。第一個,陳涉。他是楚人,而且起義之始以項燕為號召,所以他以楚為旗號是順理成章的。第二個,襄彊,他是陳涉部將葛嬰所立,葛嬰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6
2023/11/20
不全是巧合楚國確實是個例外,他例外在很像一個聯邦制國家當時各國的貴族都有自己的封地和軍隊,但是像楚國這樣徹底的,就楚國一個如果說楚國的戰力有一百分,那麼掌控在貴族手里的能占及格分以上這也是分封制的優勢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3/11/20
歷史有時候是很曲折的。秦滅六國的時候,燕國僻處邊遠,對中原的影響力不大。而且燕國被刷過幾次經驗包,聽了也沒有什麼號召力。所以打燕國的旗號沒什麼意思。趙魏韓三家,韓魏早就是秦國的二鬼子了,秦國的很多高官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3/11/20
我荊蠻也,不與中國之號謚。來說說被中原歧視的「非主流」國家楚國吧。一、楚國的「第一次」在南方的江漢地帶,有一支土生土長名為「楚」的部族,他們在深山老林里刀耕火種,與中原地區往來甚少,這天,族長鬻熊的妻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3/11/20
原因一是陳涉的影響力。當時還沒脫離貴族社會的影響,陳涉首次將這格局打破,他打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不是一個政治正確的口號,但給予好亂者極大的激勵,陳涉給予了天下豪杰一個亂的機會。再者因為陳涉是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3/11/20
在涿鹿一戰,黃帝、炎帝與少昊等族聯手,打敗了當時最強大的蚩尤部落,他們被迫南退到楚國一帶,成為了中原人口中所稱的南蠻。楚人與當時中原不一樣,以鳳為圖騰,以左為尊。楚人的宰相名為令尹,也與中原人官職不同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3/11/20
因為泥巴種喜歡一天到晚皇帝的金鋤頭~宋朝以前中國是貴族社會。王爵需要至少同等的諸侯王賜封或者召開貴族大會推舉。自己稱王的那叫非法稱王~首先是項梁,項羽,劉邦,呂臣父子等人召開貴族大會,推選出楚懷王。然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3/11/20
其實是個誤會...哪國的旗號都有陳勝吳廣連始皇公子的旗號都沒放過不是?所以才有了「扶蘇+項燕」這麼奇妙的組合至于為啥叫張楚大澤鄉就是以前楚國地盤~貌似項燕就是戰死在那附近的、為了人心當然要打楚國旗號其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3/11/20
只是因為最耀眼的陳勝、項羽、劉邦是楚人罷了,給你的錯覺。楚是秦統治基礎最薄弱的地區,楚國反秦勢力也確實最大。不過其實各國旗號都拉起來了。最后對秦主力的致命一擊是項羽帶頭,攻破秦關中大本營則是劉邦,故而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3/11/20
1.除去逃去北方的燕趙的殘余勢力燕代,楚國是最后一個傾盡舉國之兵,在名將項燕的帶領下,大破李信的帶領的秦國二十萬精銳,要不是李信撤退的及時,恐怕哪一戰要全軍覆沒。這是秦國自從商鞅變法圖強以來為數不多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3/11/20
這個問題其實問的還是很有講究的,田余慶先生曾撰文寫過有關問題,即《說張楚》。題主的意思其實問的就是為什麼親代末期的反秦起義首先爆發于楚國舊地且天下必要以楚國首先起義而迅速響應,最終滅亡秦國?而且在所有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3/11/20
沒有為什麼,純屬巧合。反秦運動最早發起的是陳勝(陳涉),他為什麼要打楚國的旗號呢?史記陳涉世家里記載:陳勝曰:「天下苦秦久矣。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扶蘇以數諫故,上使外將兵。今或聞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3/11/20
戰國七雄之中,變法最徹底的是秦國,最不徹底的是楚國。秦國實行軍功爵授田名田制度,是以功勞大小分配政治權力和經濟利益的,秦國的待遇是終身制,爵位降級繼承,除非死于征伐之中,才能保級繼承。而楚國實行封君制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3/11/20
三晉里面,韓國和魏國長期被秦國襲擾,兩國不論王室還是貧民,其實內心里都是深度恐懼秦國的。從長平之戰開始,兩國的騷操作。韓國面對秦國的攻擊,只敢禍水東引。邯鄲之圍,魏國只敢在旁邊看著,不是信陵君的話,魏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3/11/20
有一句話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就是說楚國是最不會被秦國滅掉的國家,但是到了戰國末期,禮壞樂崩已經不可避免,在華夏文明里沐浴了很久的楚國反而不適應沒有周禮的天下,因為一次欺騙,楚國國君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3/11/20
準確說,是楚人響應楚人,可不是全國人響應楚國旗號。秦商鞅變法后,重創與之接壤的三國:韓魏楚。魏失河東,韓失西部,楚雖然也失去了江漢平原,但獲得了江南地區,雖然沒有得到完全開發,也相當彌補所失。而秦摧毀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3/11/20
因為大秦72望族里面,幾乎沒有一個望族是楚國人的。六國也不傻,除了楚國,你不管以任何一個為旗幟,就算打贏了,你還是得妥協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