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功獎勵制度,清軍超明軍一百條街。
后金摸索出來了制度:戰利品全部交公,按功勞再分配。
這樣的軍功制度,導致后金刀刃/精銳部隊對收拾戰利品沒啥興趣;
打贏了小戰斗,也絕不浪費精力和時間去收集盔甲、金銀、布帛、馬匹等戰利品,而是繼續尋找戰機,試圖擴大戰果;
這些成果是后續部隊乃至仆從雜役收集的;
事后論功行賞,雖然A部隊沒有撿到一副盔甲一匹戰馬,但是持續戰斗、連續打潰兩股大敵軍、一路追殺潰軍20里到敵城下、沿途都是尸體,功勞最大,他們會從戰利品里拿走最大頭的獎勵;
B部隊更是像樣的戰斗都沒打,但是他們一直墜著/騷擾/遲緩/迷惑敵方援兵,讓對方驚慌失措,就地扎營防守耽擱時間,不能及時趕到指定地點匯合守軍,讓后金攻擊大部隊順利圍殲目標,所以他們是次功,拿第二高的獎勵;
這樣讓后金部隊會集中全部精力在戰斗上、在勝利上,絕不分心,而且事后獎懲公平,會讓他們非常的滿意;
可是明朝軍隊是不行,本質是軍閥化、山頭化、派系化太嚴重,需要第一時間抓住能抓住的戰利品;
也就是搶功:
還有一個因素是明朝以文制武,獎懲執行集團是皇帝和文官,他們不熟悉軍事,所以刻板要求以戰利品論功勞。
就類似某老闆不懂籃球,就認為誰得分多誰牛逼,以得分發獎金;負責組織的、負責搶籃板的這些籃球必不可少的組織配合都沒有獎金;那會發生什麼?就是大家都變球霸唄,拿了球就扔;什麼組織?什麼配合?什麼組織,都扯淡;
比如說我是A將軍的家丁,也就是他的私兵,我只聽A將軍的,我的富貴榮辱都依附于他,相當于一種軍隊里的農奴;
同理我友軍可能是B將軍的家丁,我和他們沒啥話講,也就是說:
明軍精銳忠于的是個人,而不是朝廷,打生打死不是為了整體國家的勝利,而是為了自己小集團的榮辱升降;
產生這個問題的核心根源在于明軍欠餉;誰發餉就忠于誰——這是古今中外的鐵律;足餉的軍隊不會軍閥化,因為都是朝廷發的,軍頭要搞事,手下不聽:我聽你的,朝廷不給我錢了;相反欠餉的軍隊才軍閥化,因為這些餉銀都是將軍自己搞錢弄來的;聽朝廷的?朝廷特麼的給你幾個鳥錢?給你西北風喝;
那麼家丁化的明軍軍隊就會出現戰功的爭奪:
我拿了人頭,我就不會讓給B,必須第一時間割了人頭、剝了鎧甲、奪了馬匹,否則萬一我殺過去了,B撿漏收了說是他殺的,我怎麼辦?
A、B都有自己的將軍,上頭也會搶功,那就扯皮了;你要是說找目擊者?上面說了,各自都有山頭,幫親不幫理的,雙方都是有一群目擊證人說就是我家***殺的,第三方中立誰也不想得罪,說我沒看見,那麼怎麼辦?
最后肯定誰拿的給誰功勞;
所以明軍必須第一時間就死死攥住戰利品。
殺一個敵人,一群明軍嗷嗷叫著:「我殺的!都別搶!」蜂擁撲來搶頭、搶甲、搶馬;
這會極大影響他們的攻擊速度、組織配合;
他們的戰場視線和戰爭目標都是極其短視的,就盯著蠅頭小利;
不過這不是他們愚蠢,而是明軍軍功制度導致短期利益才是最大化利益;
盯著長期利益(不停追擊、騷擾/阻擊/撕扯/遲緩援軍而打贏大仗)?毛錢沒有、毛功沒有、功勞都是友軍的、還會受罰!哪比得上搶幾個人頭好使啊。
孫傳庭打李自成,就因為這種軍功獎懲,有一次活生生的把大勝轉成大敗:他們打得李自成落花流水,已經拔腿跑了;但是戰場戰利品太多了:農民軍的頭、盔甲、搶來的金銀珠寶到處都是;于是本來是應該持續追擊的箭頭明軍,立刻不追了,一群人和后面趕來的友軍開始哄搶戰利品;跑出去一段路的李自成一看不追我?搶東西?立刻組織潰兵,反殺回去,大破明軍。
=====還有吳三桂剛帶兵的時候,射一個后金騎兵落馬;這人大喜之下,翻身下馬就去割頭扒盔甲;可是人家沒死透,咔嚓一刀,剁了吳三桂鼻子一刀;他一個將領都這麼急不可耐,可想而知其他士兵會怎麼樣?稍微有點戰果,就會陷入搶奪戰利品的泥潭之中,忘了擴大戰果或者贏取勝利了。=====對比之下,清軍入關后,阿濟格千里追殺李自成,發生了什麼?李自成不停大敗,不停逃跑;他拿出對付明軍的經驗,把絲帛等高價值金銀等價物綁在沿途的樹上;這是指望清軍追兵去爬樹撿財物,拖延速度;但是人家清軍不理、不撿、不要,繼續追!這些財物讓后續雜役部隊去撿!
相對于明軍,后金是:
【不許戰斗部隊收戰利品】、
【一切為了勝利】、
【打贏之后按功勞分配】、
【多勞多得,而不是先搶到即得】,
那麼他們的作戰目的性、戰場反應和攻擊流暢都遠超敵人。
就是鋼鐵洪流一鼓作氣碾碎敵人再說,不追殺得敵人窮途末路誓不罷休。
后金:整體戰爭勝利是第一位的,有了勝利金銀珠寶少不了你的。
明軍:確保我山頭得到軍功/獎勵是第一位的,整體戰爭勝負關我屁事。
========================
并且后金乃至都伸手進了各基層作戰單位的配合與支援,提高整體部隊的粘性和互助性。
基層作戰單位大概就是全甲旗丁和幾個跟隨步兵組成的,由旗丁指揮的作戰小隊;
每次戰爭之后,只要死了這種基層軍官,必然嚴查到底怎麼回事,旗主乃至皇太極都會親自過問;
他們的政策和要求類似如下:
比如星際爭霸里,1個口水兵帶5小狗,是蟲族基層作戰單元;
如果某口水兵被人族機槍兵團團圍住,給擊殺了,領主馬上就會問發生了什麼?
①直屬的小狗全部受罰,死都有可能——你不救你軍官?
②相鄰作戰的口水兵小隊也會被訊問;
若相鄰單位也被人族機槍兵纏住無法救援,那好,沒你事了;
若相鄰單位有余力,只顧著擴大自己戰果,但是沒有死命去救,好,那麼這個口水兵也得跟著受罰——誰叫你不救援同袍的?
所以啊,這樣的要求導致后金軍基層粘性極強:
假如有個后金軍官勇猛,帶著自己小隊突入過深,被明軍團團圍住要吃人頭的時候,周圍的后金其他基層作戰單位會立刻蜂擁過來解圍;
在這樣的戰術層面團結互助下,以至于即便是冷兵器肉搏戰,明軍在戰術方面也很難吃掉一個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