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職或者機構里反復出現的都是一些固定的字。
這些字看著花里胡哨,其實本義都是很直白的,只是你沒有深入研究過字源罷了。
例如三代夏商周時期的三公九卿。
公,字源上面是八,表示分,下面是物,合起來指分配,也指掌管分配的人。
掌管分配的是什麼人呢?
自然是德高望重的人,所以公侯伯子男五等爵的第一等就是公。
所以公是對人的敬稱,而且把對方地位抬得比自己還高。
卿,字源是二人對坐分食,表示親密且平等。
卿也是對人的敬稱,只不過與公不同,它是相對平等的敬稱。
公卿同是天子對大臣的尊稱,但公的地位顯然高于卿。
三公分別為太師、太傅、太保。
太,大字多一點,表示最大。
所以太師就是最大的師,以此類推。
師的作用為引導,傅的作用為輔佐,保的作用是保護。
師高于傅,傅高于保。
周禮對周天子的規定非常嚴格,他對公卿和諸侯必須加以尊稱,這也是儒家提倡的一種權力制衡機制。
太師總攬朝政,也就是后來宰相的權力。
宰,字源是屋子里的奴隸,引申為幫助主人管理事務的人。
所以商代也有“大冢宰”。
冢,字源跟家字差不多,點在上為家,點在下為冢,死后的家就是墳,引申為全部。
所以大冢宰又叫太宰,跟太師的級別類似,所以晉代為避諱司馬師,把太師就改為了太宰。
相,字源是眼睛盯著樹,指觀察,引申為掌管監督的人。
宰相放在一塊,實際上指的就是幫天子掌管具體事務的權力,相當于董事長下面CEO的權力。
但是要注意,宰相是一種俗稱,但從來沒有過一個官職名叫“宰相”。
不過很多二把手都被人尊稱為宰相,所以你可以把它理解為與皇權并立的一種權力。
中國幾千年的政治衍化,無非兩條主線,一條是皇權與相權,另一條是中央與地方。
具有宰相權力的官職歷代有所不同,周天子的太宰、諸侯的相、戰國時的相邦和相國、秦代及西漢的丞相。
東漢比較特殊,擁有宰相權力的叫大司徒。
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尚書令、中書令、侍中均有宰相權力,實際是對相權的一次分割削弱。
后來因為唐太宗當過尚書令,他登基之后就不再設尚書令,取而代之的是尚書省的兩個副官尚書左仆射和尚書右仆射。
但三省掌管畢竟有限,如果皇帝需要其他人物也參與決策,就會給一個加官,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意思就是雖然不是中書、門下省長官,但同樣擁有他們參與決策的權力。
宋代進一步消解相權,宰相被分割得更碎,這個回頭再細說。
明代朱元璋打算徹底消滅相權,活都自己干。
朱棣設立了內閣大學士,相當于皇帝的私人秘書,只有正五品。
但是后來的皇帝就沒那麼勤奮了,于是到逐漸的權柄又落到內閣大學士手里,于是他們又成了實質上的宰相。
清代初年皇帝主要靠兒子執政,結果有了康熙朝的九子奪嫡。
雍正痛定思痛,不再任人唯親,設立軍機處,軍機大臣基本就相當于內閣大學士,后來慢慢成了宰相。
清末改軍機處為內閣,設內閣總理大臣總攬朝政,不過沒多久辛亥革命爆發,帝制結束。
我們看這里面又出現了幾個新的字,例如丞相的丞字。
丞,字源為一雙手把一個人從坑里就上來,是拯救中拯字的原字,引申為輔助。
所以丞相看起來就比相國要差一點,不是一把手,而是一把手的輔助。
從太師到太宰,再到相國、相邦,再到丞相,發現什麼特點了嗎?
相權哪怕是取名字也經歷了皇權的持續打壓,用字越來越弱。
到東漢該叫大司徒,這玩意原來只是九卿,連三公都不是,后來連“大”都去掉了,就叫司徒,暗地里降了好幾級。
三省六部之后就不說了,相權逐漸被拆得七零八落。
帶丞字的官你基本可以把他理解為二把手,例如郡丞、縣丞就是郡縣的二把手。
只不過這個二把手不受一把手郡守、縣令節制,由朝廷獨立任命,這也是中央控制地方的手段。
后面出現了尚書令、中書令。
令,字源為人在屋檐下端坐,引申為指揮,也就是發號施令的令。
什麼人能發號施令呢?
當然是一把手,所以令通常都是部門一把手。
例如尚書令就是尚書省的一把手,縣令就是縣的一把手等等。
但是門下省就不叫令,而叫侍中。
為什麼不叫“門下令”呢?
因為所謂門下,指的是皇宮門庭之下,這地方誰是老大?
當然是皇帝,所以你不能叫“令”,只能叫侍中。
侍,字源為寺中之人,制隨時候命之人。
侍中就是在皇宮中隨時等待皇帝命令之人,相當于皇帝的貼身秘書。
帶“侍”的原本都是皇帝的貼身人員,例如常侍、中常侍、侍郎等,當然后來侍郎改變了意思,成了尚書省的官職。
那這個“寺”又是什麼意思呢?
寺,字源為手里抓住東西,是持的原字,引申為朝廷官署。
例如唐代大理寺,字面原意就是主持“理”的地方,相當于大法院。
大理寺是九寺之一,長官就叫大理寺卿,在周代這個官職叫司寇(刑部也歸他)。
司,字源是一個人邊說邊指揮,引申為管理。
司寇就是管理盜寇,基本相當于公檢法系統了。
帶司的官職還有司空、司徒、司馬,這三位也屬九卿,分別掌管工程、民政、軍政,相當于后來三省六部制的工部、戶部、兵部。
后來司馬這個名字保留下來,不過地位有所降低,成了一支軍隊的二把手,類似參謀長。
順便說一句,你看這個“司”字是不是跟“后”互為鏡像?
這兩個字很可能同源,夏代習慣于將官職稱為“后”,“后羿”類似于“司馬”長官軍政,“后稷”類似司徒(九卿中沒有司農,管理農事歸司徒),掌管民政。
甚至夏代天子都稱“夏后氏”。
九卿剩下幾個是少師、少傅、少保、冢宰,分別是太師、太傅、太保、大冢宰的副官。
這其中太師、少師和大冢宰、冢宰有些重疊,可能是官職變動之后保留下來的榮譽頭銜,
后來三公九卿中大部分官職都變成了榮譽頭銜,叫做加官,例如吏部尚書加太子太保,官職本身已經沒有實際權力了。
最后一個九卿是宗伯,掌管禮樂等文化宗廟活動。
宗,字源是屋檐下的祭祀桌台。
帶宗字的基本都跟禮樂文化有關。
秦始皇統一天下之后,把三公九卿全部換了一遍。
三公改為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丞相前面講過,太尉掌軍政,御史大夫掌監察。
雖然丞相名義上為百官之長,但三者同時匯報給皇帝,相互并無從屬,實際上已經是對相權的削弱了。
尉,字源為手持火把將衣服熨平,熨的原字是尉,引申為平復。
所以帶尉的官職一般都有點暴力,例如廷尉掌刑罰,衛尉掌宮廷守衛,他們都是秦九卿。
御史大夫,掌監察百官,相當于副丞相。
史,字源是手拿弓鉆,鉆甲骨以占卜,使、吏、事的原字都是史。
帶史的官職一般是幕僚一類的文官,御史就是皇帝的幕僚。
將軍、丞相等開府都會設長史,即幕僚長。
秦九卿還有治粟內史,掌國家財政稅收,漢景帝改為太農令,漢武帝改為大司農。
因為秦代不分內朝外朝,所有人都歸皇帝直管,所以國家的財政也就成了皇帝的“內”,所以叫內史。
后來漢代有刺史,意思就是排下去刺探情報的皇帝幕僚。
注意,刺史是個中央官,他只是出差去地方,是中央控制地方的觸手。
東漢末年州牧取代了刺史,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牧,字源是拿著棍子趕牛,也就是放牧。
周代天子將九州分別委派給諸侯管理,稱之為牧。
所以牧的性質實際是諸侯,東漢末年一州之軍政大權只在州牧一人,實質上已經是割據政權了。
當然了,像太史、太史令就是掌管記錄歷史的幕僚,最著名的就是司馬遷了。
另外兩個秦九卿是,奉常,掌宗廟祭祀禮儀,宗正,掌皇帝宗族事務,他們相當于周九卿的宗伯。
常,字源是華麗的禮服,是裳的原字,引申為禮樂。
一般帶常字的官職都跟禮樂文化有關,例如西漢把奉常改為太常,很多朝代設有太常寺。
下一個典客,處理國內各少數民族事務和對外關系,這玩意是秦代獨有。
漢景帝把典客改為大行令,漢武帝又改為大鴻臚。
鴻指大雁,臚指肚子,盧是爐的本子,月其實是肉,肉爐子即肚子。
合起來就是大雁的肚子,大雁高空鳴叫,聲音洪亮遼遠,所以鴻臚引申為“傳聲筒”,用于外交最合適。
下一個郎中令,掌管皇帝的侍從警衛,漢武帝改為光祿勛。
郎,字源是宮廷走廊,引申為宮廷守衛。
所以很多帶郎的官職都是皇帝進侍,議郎、中郎、侍郎、郎中等,后來也演變為其他部門低級別官員,例如尚書郎就是入職尚書省剛滿一年的稱呼。
皇帝還有其他近侍,如大夫、謁者、期門、羽林等,他們都歸光祿勛管。
大夫、謁者是文官,后來被作為加官,以方便皇帝親信進出皇宮。
最后兩個少府和太仆,都是專門服務皇家的官職,前者掌管專供皇室需要的山海地澤收入和官府手工業,后者掌宮廷車馬,西漢東漢均沿用。
至此,高級官員差不多介紹完了,遇到不認識的可以自己網上套,套多了也就熟悉了。
補充0:
還有件有意思的事,不知道有沒有人發現?
原來的宰相們都叫“相”,三省六部制改成了“省”。
這兩個字都是用眼睛盯著看,只不過前者平視,后者仰視。
不知道是不是皇權故意為之,意思是讓相權仰視。
例如尚書省,秦時宮里有“六尚”,與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以及尚書。
尚,上面是分,下面是宮廷,指在宮廷中掌管分發之人。
六尚屬少府,負責大內事務,所謂尚書就是幫皇帝分發文件的小官。
雖然官不大,但事情很重要。
到漢武帝時,為了削弱相權,皇帝通過尚書收集奏折、下達命令,從而繞開了丞相。
于是尚書需要頻繁進宮面圣,為了方便,漢武帝把尚書的頭改為“中尚書令”,簡稱“中書令”,同時加“謁者”,也叫“中書謁者令”。
這玩意最開始其實是宦官擔任,因為皇帝身邊最初都是宦官嘛。
但是中書令在宮里,跟宮外需要有一個接口人,所以又在宮外設立了“尚書令”,兩個人正好對接。
后來中書令權力越來越大,官僚集團自然不允許宦官弄權,于是把中書令變成士人擔任。
因為掌握者皇帝的信息通道,尚書令和中書令后來逐漸成了權力中樞,漢光武帝時已經發展為一個龐大機構,于是設立了尚書台,這就是尚書省的前身。
長官尚書令,副官就是尚書仆射(讀ye四聲)。
仆,字源是捧著貢品的奴隸,這可不是一般奴隸,而是天子奴隸,所以也是地位很高的仆從,如太仆。
射,字源就是彎弓射箭。
仆射就是伺候天子射箭的仆從,本來是很尊貴的官職。
但畢竟“令”是說了算的那個人,所以仆射就變成了副手。
此外尚書台設“六曹”。
曹,字源是裝東西的口袋,類似的事務打包給一個部門就成了一曹。
能開府的官員府中都設曹,所謂開府,就相當于自己可以另起一套行政班子,這套班子實際上只對官員負責,而不對朝廷負責。
所謂“開府儀同三司”,三司即三公,又能開府,禮儀又同三公,這已經位極人臣了。
中書省、門下省與尚書省同理,基本就是這個演化過程。
至于六部,兵刑工吏戶禮,就好理解了,字面意思都懂。
唐代三省六部制建立之后,主要的只能就在這里了,剩下的職責就放在九寺。
太常寺、光祿寺、衛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大理寺、鴻臚寺、司農寺、太府寺,看著都眼熟吧?
這些就是前面各種九卿加了個“寺”,所以也叫寺卿,例如太常寺卿。
九寺跟六部分工協作。
此外還有五監,國子監、少府監、將作監、軍器監、都水監。
監,字源是一個人對著水盆照鏡子,本意就是鏡子,后引申為督察。
例如國子監就是管“國子”的,國子即學子。
剩下幾個監管的都是各類工程技術,與九寺、六部分工協作。
反正收藏了你也不會看,點個贊意思一下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