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比較復雜,先說第一個:「喜馬拉雅山是否難以跨越」。
根據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張力教授的考證(見其論文《歷史上的印藏交通》),見諸歷史記載的印藏交通是同西藏地區的統一國家吐蕃的強盛同時開始的。公元七世紀初,吐蕃王松贊干布首次統一了青藏高原諸羌部落。639年,班尼巴(今尼泊爾境內)至固帝(今西藏聶拉木)的山口通道開放,泥波羅(尼泊爾)赤貞公主入藏通婚,松贊干布派人前往芒域(今聶拉木與吉隆之間地區)迎接也是在這一時期。根據尼泊爾史書和藏族史料記載,可推測出開放山口通道與尼藏聯姻有關。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吐蕃始通中國,派遣使節入唐朝貢,后文成公主入嫁吐蕃。
依照《舊唐書》的記載,貞觀十五年,統一了北印度的戒日王遣使覲見唐太宗,「太宗以其地遠,禮之甚厚,復遣衛尉丞李義表報使」
除官方使者外,中印之間的民間交流也多通過此道進行。根據《大唐求法高僧傳》記載,唐國中國西行高僧多走此道,如玄照、玄太、道方等。成書于公元七世紀中葉的釋道宣《釋迦方志》中列舉了三條中印交通通道,吐蕃-尼泊爾通道在其中最為重要,其余兩條為南北天山道和南海道。
關于此通道,史料可見的唯一一次軍事行動是在公元648年,王玄策、蔣師仁率領的使團途徑泥波羅前往摩伽陀(位于中印度),但到天竺時值戒日王死,該國大臣阿羅那順篡位行虐,搶奪使團,「玄策挺身奔吐蕃西鄙,檄召鄰國兵」
根據張力的考證,這條跨越喜馬拉雅山的古通道大致的位置是在現在的科達里山口,也就是現在的中尼公路所經過的聶拉木縣樟木口岸。目前樟木口岸是西藏最大的陸路通商口岸,也是中國通往南亞次大陸最大的開放口岸,可見其地理位置之關鍵。拉薩到聶拉木全程318國道,約700公里,路面平整,行車順暢。但樟木到聶拉木段約30公里基本在峽谷中,甚是險峻,易發生山體滑坡,夏季隨處可見流水瀑布。這已經是現代化建筑技術的結果,1300多年前的唐王朝該路段的險峻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即使在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小規模的軍事行動,也不能證明印度西藏之間的交通狀況允許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的進行,提問者有些一廂情愿了。
暫時說到這里,吐蕃與唐王朝之間的關系以后有空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