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韓信不過一介無名小卒,夸夸其談,蕭何為什麼如此賞識他?
查看全部 48 個回答
回答1
2023/09/26

ADVERTISEMENT

無名,不代表無能。

無名,有時只是未逢其時,沒有施展的機會。

《狂飆》播放前,一身本事的張頌文啥也不是。

蘇中七戰七捷以前,粟裕也沒什麼名聲。

項羽看了覺得夸夸其談,蕭何、劉邦那樣真正慧眼識才的人聽了那是金玉良言。

你聽聽韓信跟邦哥嘮的嗑,小韓是不是有點東西?

韓信問劉邦,老大,能和您爭奪天下的是不是只有項羽?您覺得您和項羽比,怎麼樣?有沒有他猛?

劉邦半天沒說話,最后說,我好像差點事兒。

韓信說,我也知道老大您沒項羽猛。但是我跟著項羽混過,這哥們兒吧,是挺猛,有萬夫不當之勇,但是不善用人;他吧,小事上做得特好,待人和氣、體恤下屬,但是誰要是立了大功了,他卻舍不得給人升職加薪;而且他吧,不懂得籠絡人心,坑殺秦國降兵二十萬,秦國人都恨死他了。

ADVERTISEMENT

總結起來,這人匹夫之勇、婦人之仁、剛愎自用。

老大您就一樣了,大王入咸陽,秋毫無犯,和秦國百姓約法三章,深得民心,一定能奪得天下。

韓信年輕時,籍籍無名,一事無成,靠蹭飯活著,受胯下之辱,沒人把他當回事。

後來,跟著項梁混,不得重用;跟著項羽混,多次獻策,沒人理他。

而后,韓信投奔劉邦,當了個接客的小官,結果與同僚十三人連坐當斬。

唉,越混越慘。

臨死前,郁悶極了,嘆氣說,劉老大不想奪天下嗎?怎麼斬殺我這樣的牛人呢?

正好讓夏侯嬰聽見了,這小伙口氣挺大啊?別砍他了,過來聊聊!

小天一聊,夏侯嬰直接就被侃暈了,我去,小伙還真是挺牛啊。

趕忙跟劉邦報告,劉邦一撇嘴,切,這也沒啥啊,吹小牛嘛,讓他種軍糧去吧!

糧官韓信又找蕭何聊天,又把蕭何給侃暈了,蕭何覺得這哥們絕不是吹小牛的,有真本事。

ADVERTISEMENT

漢軍去南鄭時,好多將領都在路上跑了,韓信琢磨著,這蕭何肯定和劉老大說了好多次了,看來老大還是瞧不上我啊,拉倒吧,我也跑吧。

蕭何一聽嚇壞了,來不及向劉邦報告,直接單人獨騎追韓信去了。

結果,有人跑去報告劉邦,老大,不好了!丞相也跑了!

劉邦又氣又急,如同丟了一條膀臂。

過了兩天,蕭何回來了。

劉邦氣呼呼地問,我去,你咋也跑了?

蕭何說,您聽誰胡說八道?我哪能跑啊?我追韓信去了。

劉邦說,別扯犢子,跑了幾十個將領了,也沒見你追過,你追什麼韓信啊?扯淡!

蕭何說,老大,其他將領跑就跑了。這韓信可了不得啊,這是天下無雙的牛人啊。老大,您是不是想奪天下?想奪天下,沒有韓信可玩不轉!

劉邦一聽,那行,我封他做將領。

蕭何說,當將領,韓信瞧不上。

ADVERTISEMENT

劉邦說,那行,讓他當統率全軍的大將。

劉邦要拜大將的風聲一傳出去,漢軍的將領們都樂壞了,大伙都想,我馬上要當大將了

人人都覺得自己NB,非我莫屬。

沒辦法,我們總是擅于看到自己比別人強的地方。

結果,拜韓信為大將。

大伙都驚呆了,韓信?韓信誰啊?他懂個茄子啊?

韓信當然不只是懂個茄子。

韓信首先讓劉邦知道,他不只是懂個茄子。

劉邦問韓信,丞相總說你牛,你能教我點啥?

韓信問劉邦,老大,能和您爭奪天下的是不是只有項羽?您覺得您和項羽比,怎麼樣?有沒有他猛?

劉邦半天沒說話,最后說,我好像差點事兒。

韓信說,我也知道老大您沒項羽猛。但是我跟著項羽混過,這哥們兒吧,是挺猛,有萬夫不當之勇,但是不善用人;他吧,小事上做得特好,待人和氣、體恤下屬,但是誰要是立了大功了,他卻舍不得給人升職加薪;而且他吧,不懂得籠絡人心,坑殺秦國降兵二十萬,秦國人都恨死他了。

總結起來,這人匹夫之勇、婦人之仁、剛愎自用。

老大您就一樣了,大王入咸陽,秋毫無犯,和秦國百姓約法三章,深得民心,一定能奪得天下。

劉邦聽完樂壞了,恨不得抱著韓信親兩口,相見恨晚,恁看看,你咋才來呢?

取得劉邦信任后,韓信開始大展身手,告訴天下他不只是懂個茄子。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定三秦,服魏韓,破楚于京索之間,虜魏王,擒夏說,喋血閼與,天下莫與爭鋒。

韓信和張耳率兵數萬攻趙,趙國成安君領兵二十萬迎戰。

李左車向成安君獻計:韓信最近連戰連捷,勢頭正猛。但是他勞師遠征,糧草必定接濟困難。

井陘這里的道路狹窄,兵馬排列不開,他們的隊伍必定拉得很長,糧草一定在隊伍后邊。您安排三萬奇兵絕其糧草、然后在正面戰場上,深溝高壘,跟他耗著,不出十天,再來個兩頭夾擊,就韓信,小樣的,絕對認慫!

成安君一撇嘴,啥玩意兒,你大學學得嘛專業?懂不懂啊?兵書上說,十則圍之,倍則戰。韓信號稱雄兵數萬,我看呢,也就幾千人,千里奔襲,早累趴下了。這我再不揍他,傳出去,我這臉往哪兒擱?以后怎麼在街面上混?

韓信讓細作一打聽,樂壞了,就愛成安君這樣的!

半夜選輕騎兩千人,每人拿一面漢軍紅旗,從小道過去,埋伏在趙軍城旁,告訴他們,等我們詐敗,趙軍傾城追我軍時,你們就快速進城,拔下趙軍旗子,換上漢軍大旗。

然后,傳令眾將,今天大破趙軍后,大伙一醉方休。

大伙兒都驚呆了,一天就大破二十萬趙軍?

我們大將軍今兒吃錯藥了吧?

韓信讓部下高舉主帥大旗,擂動戰鼓,與趙軍開戰。

大戰良久,丟棄旗鼓,領軍敗走。

趙軍果然傾巢出動,追趕漢軍,韓信率兵死戰。

兩千輕騎按照約定,奪城換旗。

趙軍久戰不下,撤兵回城,一看城頭漢軍紅旗翻滾,將卒皆驚,趙軍人心惶惶,四散奔逃。

漢軍趁亂兩處夾擊,大破趙軍。

韓信傳令不可殺廣武君李左車,生擒者賞千金。

抓到李左車后,韓信親自給李左車松綁,以師待之。

韓信向李左車求計,我準備北攻燕國,東伐齊國,您看怎麼辦才好?

李左車說,哎呀,敗軍之將,不可言勇,我都是將軍手下敗將了,哪有臉胡說八道啊?

韓信說,您這麼說就不對了。百里奚在虞國時,虞國亡國;百里奚在秦國,秦國稱霸天下。當然不是因為他在虞國時傻,到了秦國就變牛了。這不在于君主聽不聽他的嗎?要是成安君聽您的,今天我早就成了您的階下囚了。

李左車說,那將軍,我就瞎說幾句,您就一聽,供您參考吧。

您連戰連捷,三軍士氣正盛,但是軍兵們太疲憊了,一旦陷入持久戰消耗戰,就麻煩了。不如您借著當下的威名,派人游說燕國,燕國必定嚇得投降;燕國要是投降了,齊國肯定跟風投降。

要借勢,借助自己的勢。

結果,一切和李左車所預想的一樣。

後來齊國與項羽楚軍聯合,劉邦再次令韓信伐齊,攻下齊國七十余座城池。

項羽派大將龍且領兵二十萬救齊。

部下向龍且獻計:可以讓齊王派人告知被韓信占領的齊國城池的軍民,就說齊王還在,又有楚國援兵,那些城池的人,必定反漢。七十余座城池皆反,漢軍必退,不戰而勝,多好啊!

龍且連連搖頭,我知道韓信這個人,老同事了,他懂個茄子啊?收拾他,小菜一碟。而且,咱們不戰而救齊國,咋顯出咱們的重要性來啊?咱要是大戰一場,大敗韓信,齊國最少不得分一半國土給咱們啊?

兩軍在濰水兩側陳兵。

韓信讓士兵半夜跑到濰水上游,用沙袋截住河流。

白天領兵攻擊楚軍,詐敗。龍且一看,說,怎麼樣,我就知道韓信,跟從前一樣慫!追!

楚軍過了不到一半,韓信就讓人撤掉上游沙袋,河水暴漲,韓信揮軍猛攻,大敗楚軍,殺主將龍且。

項羽大驚,派武涉游說韓信,現在楚漢相爭,勝敗取決于足下啊,您站在劉邦那邊,劉邦勝;您站到項羽這邊,項羽勝。您看,您當時不是跟著項老大混過嗎?都是老同事了,和楚聯合,三分天下多好呢?

韓信說,你可拉倒吧,我在項羽那里就是個打醬油的,誰拿我當盤菜啊?劉老大拜我為大將軍,統率三軍,對我言聽計從,我才混到今天的位置,我死也不會背叛劉老大的。

而后,又有齊人蒯通力勸韓信,勇略震主者身危,功蓋天下者不賞。

足下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足下危險了!

韓信猶豫不定。

蒯通又說,天予弗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

韓信想了半天,還是不忍心背叛劉邦。

天下平定,劉邦找個機會把齊王韓信降為淮陰侯,韓信又不甘心自己和絳侯周勃、潁陰侯灌嬰同列,覺得劉老大委屈了自己。

委屈的韓信不想繼續委屈自己,于是和部下陳豨合謀造反了。

結果呂后和蕭何設計殺了韓信。

臨死前,韓信嘆道,悔不用蒯通之計啊!

項梁不用韓信,兵敗身亡。

項羽不用韓信,兵敗身亡。

成安君不聽李左車之言,兵敗身亡。

龍且不用部下之計,兵敗身亡。

韓信不用蒯通之計,又不堅守自己的初心,兵敗身亡。

正確的道路一直在,也從不缺少指路的人,為何總有人走錯路?

或許是因為大家都覺得別人只是懂個茄子吧。

幾千年后,我們似乎還是覺得別人只懂個茄子。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09/26
史記的行文很容易讓人理解為蕭何僅憑與韓信的交談,就預見了他後來在實戰中的一系列天才舉動。這合乎史家的「佳話」審美,但不合邏輯。韓信一定說了別的。從韓信和劉邦聊的內容來看,他先是花了三分之二的篇幅聊項羽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09/26
韓信投靠項梁,后歸項羽,始終得不到重用,無他,彼此戰爭思路不同。項梁一系的軍事思路源自項燕,項燕跟李信、王翦打仗,靠的就是莽,莽完對方不應,就撤走了。項燕的軍事思路就是「強兵」,重視士兵的戰斗力。底層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3/09/26
不論是《史記》的《淮陰侯列傳》,還是《漢書》的《韓彭英盧吳傳》,里面都提供了足夠多的信息,讓我們認識韓信。從里面的信息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09/26
韓信夸夸其談,蕭何并沒有賞識他是夏侯嬰賞識了夸夸其談的韓信犯了軍法的韓信排隊砍頭,輪到他的時候對著監斬官夏侯嬰大喊:漢王想得天下,為什麼要殺壯士這是明顯的夸夸其談,不過夏侯嬰把他放了并且在和他交談后推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6
2023/09/26
大凡一個事情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要務實必然要先務虛。講的再具體點,當領導的,遇到的問題往往不是專業問題,你當個廠長難道要精通打螺絲嘛?你當到軍長,會糾結為什麼我打靶打不了十環嗎?而是如何在復雜的環境下認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3/09/26
很多人只是沒搞清楚歷史上韓信真正的能力是什麼。說到「軍事」這個詞,可以這麼說,絕大部分普通網民都因為《三國演義》等因素,把軍事和「戰場指揮」或者「出謀劃策」混為一談。可實際上并不是如此。冷兵器戰爭時期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3/09/26
今人讀古史,容易把文字記載,誤認作客觀史實,然后據當下的時風想當然。比如看韓信在楚軍里認識誰誰,就判斷他位階很高。實際上在當時壓根沒有那麼嚴密的科層,這只是今時今日的現實。項羽自己是貴族,手底下也有不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3/09/26
項梁衛隊——項羽郎中(謀士)——投漢后當連敖(后勤倉庫管理)——治粟都尉(行軍后勤官——劉邦參謀——領兵大將——齊王其實我一直在想一個問題~歷史上不論韓信還是衛青,都是老老實實熬資歷一路上來~~從來沒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3/09/26
蕭何跟韓信比較熟的時候,韓信的職場履歷已經不薄了。首先,你不要覺得夸夸其談、紙上談兵很差勁。在那個時代,全中國能有幾個讀書人?能讀書,能對人談書中的道理,那都是人才。史書中說韓信出生就是平民,但韓信真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3/09/26
用夸夸其談顯然不合適,韓信經過歷史的檢驗,是有真才實學的。更何況他的真才實學不是普通的大才,而是國士無雙的不世出的天才。一、普通人眼中的韓信當然,對于普通人來說,韓信的大才并不明顯。因為絕大多數人根本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3/09/26
秦末楚漢的歷史算是歷史常識的重災區,對于韓信、劉邦、項羽的認識算是典型了。韓信不是無名小卒,項羽以及其身邊的一些重要將領龍且、鐘離昧都認識他。蕭何賞識韓信是因為韓信在蕭何手下擔任治粟都尉管理軍隊后勤表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3/09/26
第一次創業時,我們有一家競品公司。這家公司比我們成立早,規模也比我們大,而且做事毫無底線。看到我們上升勢頭猛,就開始搞盤外招,把我們一個核心大區的區總挖過去了。這下我們可真是難受了。大區的業務量急劇下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3/09/26
如果韓信「夸夸其談」,蕭何不會賞識他。那韓信到底對蕭何說了什麼,才值得「蕭何月下追韓信」呢?這番言論,史書沒有明確記載,但看書之人卻應該理解,韓信對蕭何所說,就是韓信被拜將后,對劉邦所說內容。韓信所說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3/09/26
你把古人想簡單了。不是聽韓信一席話,韓信不是演講。雙方是交流。蕭何為拋出一些非常尖銳的問題,讓韓信來回答。當然不是「你最大的缺點是什麼」這一類的。而是對時局,對現實,甚至對以往戰爭勝敗以及正在進行的戰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3/09/26
韓信初歸漢軍時,擔任的是接待賓客的小官,應該連向劉邦和蕭何「夸夸其談「的機會都沒有。後來犯法當斬,同行十三人都被砍了,輪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3/09/26
去看看疫情期間紅十字會在武漢的操作就知道了。物資捐了一堆,紅十字會發不出去了。最后是京東出手,調用武漢的快遞分發中心才解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3/09/26
因為蕭丞相掌握的有鑒別絕世天才的超級秘籍,各地重點軍事堡壘人才人口戶籍圖。 在這個過程中蕭何一遇到人就拿起圖來看看對方的水平有多高直到發現韓信不僅不是夸夸其談還說出來了當時漢軍面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3/09/26
看怎麼談…舉個例子我是個做游戲的…你如果跟我談行業大勢、政策相關、經濟走向等宏觀層面的東西…我會在心里把你標為xx,趕緊讓你走開。如果是網上遇到你,那我會毫不猶豫拉黑……你如果跟我談行業風向,可以具體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3/09/26
其實韓信有一點比較容易讓人忽略,他除了是個武將在外領兵外,他還是謀士。韓信自己就吐槽過項羽老不用自己的謀略,再結合位不過執戟的言論,可見他在楚營時擔任的職務或者說彼時他自己給自己的定位是謀士一類。當然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3/09/26
你說韓信夸夸其談……韓信反手就是送你34個成語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