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因為自秦以來的大一統王朝,建都實際只有兩個選擇,唐前是長安,元后是北京,宋不是大一統王朝。
如此多王朝做出了如此一致的選擇,就證明定都不是巧合而是唯一的選擇。
這個原因實際涉及了中國這片土地上幾千年的發展,單說一個朝代已經無法概括了,具體原因是地理和京畿地區人口承載力。
建都必須優先考慮安防問題,山脈就是最好的城墻,可以隔絕輜重和重型器械的運輸,四通八達的交通也意味著安防風險的增加。所以長安所處的關中地區成為了全中國最適合建都的區域,因為四面環山,有水有平原,只要建幾個關隘便可一夫當關。但問題在于關中地區太小,在隋唐時期就已經不能承載首都人口了,這才有大運河的修建,以運輸京城人口所需的物資。
隨著中國人口的增長,華北平原替代了關中平原,因為燕山山脈和太行山在華北平原形成了一個夾角,在修建山海關后,可以高枕無憂,在現代火炮出現之前,山海關從沒被正面攻破過。
華北平原的缺陷是無法防御來自南方的進攻,但問題不大,因為元后中國已形成了一個穩定的集權政府。
總有人說南京,南京地名帶個京字并不意味著它就是建都首選,建都南京的政權絕大多數都是割據政權,沒辦法才建都南京的。
整個長江說不上什麼天險,真正的天險只有山脈。想守長江,必須守江淮、湖北、四川,也就是南宋的三大防區,也是三國時蜀漢、東吳的防區,這些防區加起來都橫跨中國了,容錯率太低,成本極高,性價比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