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晉里面,韓國和魏國長期被秦國襲擾,兩國不論王室還是貧民,其實內心里都是深度恐懼秦國的。
從長平之戰開始,兩國的騷操作。
韓國面對秦國的攻擊,只敢禍水東引。
邯鄲之圍,魏國只敢在旁邊看著,不是信陵君的話,魏國還是不敢上。
實際上從軍心上講,類似于抗戰時,國軍認為打輸很正常的那種心態。
而唯一敢跟秦國硬鋼,軍心尚村的趙國,一戰斷了脊梁。
軍心是靠著不斷打勝仗累計起來的,趙魏韓在長平之戰后,一個瘸了,兩個未戰先敗。
他們最后已經認為輸給秦國是必然的了。
秦始皇的統一戰爭,實際上只跟楚國發生過大決戰。
而楚國在決戰輸了以后,認為的是秦軍耍賴,而不是自己不能打。
也就是,楚國人的軍心還沒丟。
拿現在毛衣戰打個比方:投降派字節跳動還沒打就認輸,強硬派華為死磕。
打個比方,他倆都被打死了,但是你在下想起來的時候時候,是倡導華為精神還是火星精神?
等到了巨鹿之戰,就是,只有趙國在死磕,楚國敢打,其他聯軍明明比秦軍多,只敢在旁邊看著。
是不是跟邯鄲之圍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