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覺得武松殺人是為了保證行動成功或者為了脫身滅口。
也不要覺得武松殺人是為了報仇。
這都是有些人給武松找一個看起來正當的理由而已。
實際上武松當時的心態就是殺順手、殺紅眼了。
血洗鴛鴦樓,除了二張一蔣是有計劃的,殺其他人就是臨時起意。
首先,武松在殺了玉蘭等人后,又殺了一些女人,此處作者用了「尋」字,說明武松是主動搜尋幸存者,而非滅口偶遇之人。所以,滅口這個理由不成立。
武松握著樸刀,向玉蘭心窩里搠著。兩個小的亦被武松搠死,一樸刀一個,結果了。走出中堂,把拴拴了前門。又入來尋著兩三個婦女,也都搠死了在房里。武松道:「我方才心滿意足。」
其次,武松在殺了二張一蔣后,并沒有直接走人,而是喝幾口酒,墻上寫殺人者打虎武松,可見武松并未對脫身很著急。
況且,武松在殺了上樓二人之后突然覺得殺一百個也是一死,索性多殺幾個,可見一開始武松只是想拼個魚死網破,沒想過全身而退。
見桌子上有酒有肉。武松拿起酒鐘子,一飲而盡,連吃了三四鐘,便去死尸身上割下一片衣襟來,蘸著血,去白粉壁上寫下八字道:「殺人者,打虎武松也!」……武松道:「一不做,二不休。殺了一百個,也只是這一死。」
說到這里還有一個細節,武松臨時下決心多殺幾個人的時候,玉蘭還沒有被殺,也就是說殺玉蘭不在武松的最初計劃內。要知道玉蘭可是陷害武松的直接參與者,武松尚且沒有一開始就想殺她,那麼其他人更不是武松非殺不可的仇人。所以,報仇也不是武松的動機。
武松道:「一不做,二不休。殺了一百個,也只是這一死。
」提了刀下樓來。夫人問道:「樓上怎地大驚小怪?」武松搶到房前。夫人見條大漢入來,兀自問道:「是誰?」武松的刀早飛起。劈面門剁著,倒在房前聲喚。武松按住,將去割時,刀切頭不入。武松心疑,就月光下看那刀時,已自都砍缺了。武松道:「可知割不下頭來。」便抽身去后門外去拿取樸刀,丟了缺刀,復翻身再入樓下來。只見燈明,前番那個唱曲兒的養娘玉蘭,引著兩個小的,把燈照見夫人被殺死在地下,方才叫得一聲:「苦也!」武松握著樸刀,向玉蘭心窩里搠著。兩個小的亦被武松搠死,一樸刀一個,結果了。走出中堂,把拴拴了前門。又入來尋著兩三個婦女,也都搠死了在房里。武松道:「我方才心滿意足。」
最后,武松對于血洗鴛鴦樓用了一個詞叫心滿意足而非「解我心頭之恨」,可見武松殺人的心態是取樂而非復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