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講個故事。
我第一次陪我爸給先人上墳的時候,我爸帶我圍著村莊走了一圈。我家幾代的墳墓零零散散地散落在村莊各處,我爸一一指出。
這是你大姥,你姥,你姥太,你老祖...
其中有一個光禿禿的墳,不起眼地立在田野的一角,并不是我的直系祖先。
我爸對我說,這是同一門房的老祖,身前沒有后代,把自己的房子和地給了我的祖先。作為報答,在他死后,我家幾代都在給他上墳燒錢,時間跨度已達百年。
我爸指著這個墳說:「我們承了人家的恩,就要給人家上墳燒錢。這是做人的道理。」
頓了頓他又說,「我帶你來是想讓你認一認,等我老得走不動了,就是你接我的班。只要咱們家還有人,就一直要給人家燒錢。」
「這墳都百余年了,如果沒有我們家的人一直守著,早讓人扒了。
我爸帶我離開的時候,我扭頭又看了看。
幾縷香煙還沒消散,燒紙錢燒的墳頭一片漆黑,假花在土包上隨風張牙舞爪...
以前我總不能明白,為什麼大家上墳要把墳弄得如此臟亂,黑黑的土,艷麗的假花,丑死了。
那時,我一下子就明白了。
那是這座墳還有人掛念管理的標志。
是這抷土還能存在的原因。
是跨越百年的承諾。
說到這個問題上。
其實很多人應該不知道,農村的土葬不一定是葬在自己家的地里,或者說,本來是自家的地,一兩代以后,因為土地流動,而不是自己的地。
至于土地為什麼會流動,擱古代是天災人禍,地主剝削,擱本朝是嫁娶,新生兒出生,老人死去,土地重新劃分。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那一家又沒有后代,墳不要多久肯定蕩然無存。
來年墳頭又是一片青青麥地,大概如此。
知乎er普遍相信的一條,即,我們現代人大多數往上數千年,都是貴族,因為平民是沒有后代的。
窮不過三代不是說三代以后這家就發達了,而是說三代以后這家就斷了。
又窮,又沒地,又沒后代,這個墳能留10年都是本村的人善良。
那麼多窮人就是這樣湮沒在歷史長河中的,不會留下一點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