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鴻門宴》經典對白:
范增:贏秦滅楚,輾轉二十六載,天道有常,無往不復,如今暴秦又被楚所滅,我等定當觀天之道,執天之行,先生既肯用功,又何苦費煞思量,逆天形事?
張良:易曰,時有否泰,用于行藏,一時之制,可反為用,一時之吉,可反為兇,此正所謂天道無常,世事如棋是也……
首先,要搞清楚天下反秦,到底在反對什麼?其次,還要搞清楚,楚國在這里面代表什麼?畢竟從古至今,這種所謂的反對都是從誅心開始的,而要誅心,首先得掌握輿論導向。這兩個問題搞清楚了之后,題主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其中的歷史脈絡就是秦國崛起統一六國的經過。從戰國初期的天下形勢來看,沒有人相信秦國會最終攻滅六國,完成一統大業,不過正所謂世事無常,秦國自從商鞅變法后,實力與日俱增,走上了一條尚武之路,將整個國家打造成一個各部位咬合緊密的戰爭機器。
千古一帝秦始皇!
嬴政登基后,繼承了前人的政治遺產,在他執政的前十年,秦國還處在一種蓄力的狀態,并沒有過于張揚;然而在他執政的第二個十年中,秦國終于露出了猙獰的爪牙,在極短的時間內攻滅了山東六國,將天下囊括在自己手中。
在秦滅六國的過程中,發生了一個小插曲,燕太子丹認為秦國勢強,在正面戰場上已經無法抗爭,于是派遣荊軻行刺始皇帝,不過最終卻功虧一簣。嬴政為此事龍顏大怒,派出大軍攻打燕國,燕王喜帶領著軍民向遼東郡逃去,此時秦國年輕將領李信主動請求追擊,率領千余人狙擊燕軍,帶回來太子丹的首級,立下了赫赫戰功。
李信的千里追擊幾乎橫跨整個燕地,嬴政因此也十分看重李信,之后又在王翦和他之中選擇了后者作為滅楚之戰的主將,可惜的是李信在此戰中犯下了巨大的失誤,敗于楚國名將項燕。
「李信攻平與,蒙恬攻寢,大破荊軍。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與蒙恬會城父。荊人因隨之,三日三夜不頓舍,大破李信軍,入兩壁,殺七都尉,秦軍走。」
始皇聞之,大怒,自馳如頻陽,見謝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將軍計,李信果辱秦軍。今聞荊兵日進而西,將軍雖病,獨忍棄寡人乎!」王翦謝曰:「老臣罷病悖亂,唯大王更擇賢將。」始皇謝曰:「已矣,將軍勿復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萬人不可。」始皇曰:「為聽將軍計耳。」于是王翦將兵六十萬人,始皇自送至灞上。
從上述史料中不難看出,此役之中秦軍的慘敗幾乎是前所未有,在秦軍之前進行過的所有戰役中,即使不能取勝,也盡量保留有生力量,退回秦地蟄伏,尋找下一次報仇的機會,所以尚未見過有多位高級軍官被擊殺的記錄。 這也意味著楚軍不僅追上了秦軍大部隊,還肆意踐踏秦軍的中軍,從側面說明這并不是一場有組織的有序撤退,而是秦軍被楚軍逼入絕境卻無力反抗的無力舉動。
毫無疑問,這場潰敗使得秦國一統的腳步暫時停止下來,即使此時秦國尚且占有關中平原和成都平原兩大超級糧倉,全國范圍內的動員能力也遠遠勝過楚國,卻也需要重新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和物資來進行集結。除此之外,由于秦國不停地對外征討,尚未對新占領的三晉地區和燕地施行有效的管理,朝中的楚國勢力和六國從前的舊貴族也開始蠢蠢欲動。
為了消除此役失敗帶來的負面影響,嬴政親自駕車請賦閑在家的王翦出山,不僅窮盡全國之力拼湊出老將軍提出的六十萬士兵之要求,更是不厭其煩地先后五次滿足了他的求封請求。 最終,王翦成功滅楚,秦國的統一大業也因此浩浩蕩蕩、不可阻擋。不過楚人乃至六國遺民,都深深記住了項燕的拼死抵抗,為日后陳勝吳廣的一呼百應奠定了基礎。
太史公借范增之口喊出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而「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最終也真一語成讖。那麼,秦國當年消滅了山東六國,為什麼秦末的起義軍都喜歡打著楚國的旗號呢?
一、秦滅六國,楚最無罪;
范增當年曾經對項梁說:「秦滅六國,楚最無罪」,雖然站在秦國的立場上看,「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但是滅楚的時候還真不太好找理由:趙、魏、韓三國與秦國接壤,不管是誰先吵吵,誰先動手,反正他們都長期與秦國有摩擦,所以秦國覺得他們都有罪。加上趙、韓、魏三家分晉,也讓秦國滅此三家多了一份借口!
至于齊國當年滅宋、侵燕,惹了眾怒,全天下都覺得齊國有罪。燕國曾經派荊軻刺秦王,所以燕國有罪。
但是楚國呢,老可憐了——他們不光為了表明楚秦交好而去辱罵齊國,後來楚懷王還接受秦昭襄王邀請對秦國進行友好訪問,沒想到剛到秦國就被拘留了,期間想逃都逃不出來,三年之后死在了秦國。 當時楚國人非常傷心:「楚人皆憐之,如悲親戚」,同時「諸侯由是不直秦」
二、南公喊出亡秦必楚天下振奮;
始皇帝去世后,其子胡亥繼位,由于胡亥重用佞臣趙高,早已失去民心。恰逢楚人陳勝吳廣和其他九百余人被分發到漁陽戍邊,因為大雨失期,按律當斬,為了活命,二人率領百姓發動了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大澤鄉起義。義軍從楚地出發,一路摧枯拉朽,攻下了原楚國舊都陳縣,令天下人側目,楚地的貴族也紛紛依勢而動。
昔日楚國被認為是六國間最不該滅亡的國家,并曾經留下一句著名的口號,這一口號極大鼓舞了反秦勢力。據《史記·十二本紀·項羽本紀》中記載:
「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計,往說項梁曰:‘陳勝敗固當。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 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也。今陳勝首事,不立楚後而自立,其勢不長。今君起江東,楚蜂午之將皆爭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將,為能復立楚之後也’。」
為何這句口號會有如此重要的影響呢?「半筆」認為,這句口號為楚國起義勢力和其他起義勢力起到了不同的作用。始皇帝在統一后,不僅將六國原貴族遷到咸陽從事守墓的工作,還制定了車同軌等一系列同化政策,極大地損害了六國原貴族的既得利益,六國之中怨恨秦者不計其數,有反心者更是如過江之鯽,只不過由于秦軍強大的武力威懾,暫時不敢暴露。
因此楚國滅秦這句口號,實際上讓秦國的關注點從六國貴族轉到了楚國貴族上。
而對于楚人來說,不管是貴族還是百姓,對之前的死在秦地的楚懷王和抗秦名將項燕都懷有深厚的感情,這種感情是基于對楚國文化的認可繼而升華為對民族精神的傳承,雖然在秦朝的強權統治下被壓制,但是很容易在精神偶像的鼓舞下獲得釋放,這也是當范增喊出這一口號后,項梁便很痛快地作出決定的重要原因。
三、楚地遠離北方,秦國鞭長莫及;
秦滅六國順序圖,楚國離秦地相當遠!
除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一口號對楚人的精神加成外,楚國的地理特點也是其能成為反秦先鋒的一個重要原因。由于楚國在和越國的戰爭中獲得了勝利,逐漸將核心區域東移,遠離了秦朝的核心區域關中地區。 據《史記·三十世家·越王勾踐世家》中記載:
「于是越遂釋齊而伐楚。楚威王興兵而伐之,大敗越,殺王無彊,盡取故吳地至浙江,北破齊于徐州。而越以此散,諸族子爭立,或為王,或為君,濱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
「半筆」認為,正是地緣隔離,導致了楚國相對來說遠離了秦文化。眾所周知,武力征服只是奪取天下的第一步,只有讓被征服的百姓接納了自身的文化習俗和政治制度,才能對其展開有力的統治。縱觀華夏民族的發展史,在本質上也是各種不同文明的融合史,楚國正是因為遠離秦地,才能盡量避免被其同化。
昔日周朝分封時,楚國得到了丹陽之地,并且圍繞著此處建立了早期的楚國政權。這個時期的楚國還是十分弱小,實力無法和中原諸侯相提并論,不過這也為楚國帶來了發展的空間和時間,當中原地區的列強為了爭奪霸權打成一團時,楚國除了開墾耕地,便是蠶食實力更加弱小的當地勢力。 楚國逐漸崛起后,從周天子到各路諸侯已經意識到了其潛在威脅,周天子甚至曾經御駕親征,可惜沒有取得太好的效果,因此諸侯忌憚楚國,未曾將其扼殺在萌芽之中。
在這種局面下,楚國被視為了遠離華夏文明的蠻夷國家,由于不用納貢,楚人也自得其樂,甚至以蠻夷身份而自豪,走向了和傳統華夏文明有所區別又有所相似的一條發展道路,形成了獨特的荊楚文化,雖然楚國不排斥被北方政權所青睞的各種社會制度和生活習俗,但是經過長期的時間洗禮,和華夏文明逐漸出現了隔閡。
在北方眾多諸侯中,細化來看,秦文化也無法和傳統文化達到完全契合,雙方在整體上看還是相似的,只是在細微末節處會出現明顯的不同之處。在秦國統一天下后,三晉、燕趙因為同屬北方中原政權,相對來說融入于秦文化的難度會略小;而楚國是唯一的南方政權的代表,又發展出了自身獨立的文化,和秦文化融合的難度十分巨大。
這種情況導致了楚人始終牢記自己的先祖言行和故國昔日的輝煌,對強行侵襲而來的秦文化有一種潛意識里的排斥感,使得咸陽的政令和訴求無法有效地傳達到楚人心中,為之后楚人反秦埋下了伏筆。
四、楚人反秦反應強烈迅速;
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陳勝吳廣起義后,楚地確實是最先做出了反應的地區之一,隨后山東六國的舊貴族和被壓迫的百姓云集響應,尤其是在陳縣被攻占后,由于其過去便是楚國反秦的橋頭堡、拱衛壽春的門戶,因此政治意義和戰略意義極其巨大,在冥冥之中似乎印證了那句響徹楚人心頭的口號,那就是「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從此天下反秦之火被熊熊點燃,一發不可收拾。
五、楚人的驕傲—西楚霸王項羽!
雖然陳勝「誅故人,寡恩忘舊,無帝王之度」,但是當年他起事之時的線路是正確的——「項燕為楚將,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今誠以吾眾詐自稱公子扶蘇﹑項燕,為天下唱」,詐稱公子扶蘇與項燕,建國張楚,在當時確實是「從民欲」 ,很有號召力,再加上「天下苦秦久矣」,所以當時的起義形勢一片大好。
真正讓人相信「亡秦必楚」的,則是西楚霸王項羽。在上篇文章中國史君(國史通論)也曾經講到,項梁、項羽雖然就是項燕的子孫,但是他們最初在名義上依然是陳勝帶上道的——「(召平)乃渡江矯陳王命,拜梁為楚王上柱國」,于是才有了江東八千子弟渡江而西。後來項羽在巨鹿之戰中所向披靡,各路諸侯無不膝行仰視,奠定了楚國人在滅秦戰爭中的絕對領導地位——西楚是伯王,其他的不過是仲王、叔王、季王而已。
?雖然最先入關接受秦王子嬰投降的是劉邦,但是劉邦、項羽、陳勝都是楚國人,「亡秦必楚」就被這三戶人家實現了。由此可見,最初說「楚最無罪」以及「亡秦必楚」,基本上就是找個理由、打個旗號、漲點士氣而已,但相對于山東六國來說,楚國也真是憑真本事,不負眾望了。
當時的?起義雖然進行得轟轟烈烈,但是卻無法改變起義軍的戰斗力極弱的尷尬事實。不過戰斗經驗可以在實踐中獲得,當量變引起質變后,整個局勢的天平也將更傾向于起義軍,所以眼下起義軍除了作戰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工作就是維護士氣的高昂,換句話說,士氣高者必然能取得戰爭的先機。楚人憑借對故國的懷念和天下所傳頌口號的激勵,投入反秦斗爭的意愿遠遠超過六國遺民,再加上眾多起義軍中陳勝吳廣、項梁勢力不僅實力強大,且聲名遠播,這些因素交織在一起,導致了許多勢力愿意打起楚國的旗號。
六、天下反秦,反的是中央集權的君主制,天下試圖恢復的是周朝的分封制;
商鞅的確是一代奇才,通過他的變法,將秦國變成了一個戰爭機器。要成為戰爭機器,就必須要具備一個核心條件: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秦孝公時代,商鞅通過極為嚴密細致的變法,將貴族林立、一盤散沙的老秦人,變成了圍繞在國君周圍,指哪打哪的強大國家。在變法過程中,秦國從老秦人的秦國,變成了贏氏一家的秦國。
對這一點體會最深的是秦惠文王贏駟。贏駟在不懂事的時候,抵觸商鞅的新法,導致自己被秦孝公流放在外。那時候,贏駟對商鞅十分憤恨。等到贏駟懂事,乃至于登基之后,他感受到了商鞅變法對于國君的巨大好處。而此時,孝公已死,以老甘龍為首的秦國舊貴族試圖殺掉商鞅,將秦國恢復到變法前的狀態,即與六國一樣的貴族分封制度。
但他們小看了贏駟。 獲得了商鞅變法巨大好處的贏駟,內心早已堅定要將商君之法作為國策貫徹到底。但彼時,贏駟剛剛登基,地位尚且不牢固。為了穩住秦國舊貴族,他殺了商鞅。但商君之法仍然在秦國執行,等到贏駟地位穩固之后,他順便也解決了秦國舊貴族,獨掌秦國乾坤。
商君之法對任何一個君主來說,都有無法阻擋的魔力。他的精髓之處在于,將一國變為一家一姓,將一家一姓變為一個人,而這個人就是國君。這種狀態下的國家,沒有雜音和阻力,其組織動員能力空間絕后。國君的意志就是國家的意志,這樣的國家,自然就戰無不勝。但是,這種制度這對于已經推行了800年的分封來說,不啻為一種異端學說。所以,當時六國稱大秦為「暴秦」。本質上,在大秦,國家和貴族都是國君的附庸;而六國中,國君和貴族通過分封制度維持著共治的局面。
這就能解釋為什麼秦始皇在讀到韓非子著作之時,那麼的欣喜若狂。因為,他就是新時代的「商鞅」。當然,李斯也是同一類人。自秦孝公(公元前381年)到秦始皇統一(公元前221年)的160年的時間內,秦國和六國就像是兩種不同世界的國家,他們的國家制度、組織形式、治理體制都不同。
這大概就是六國要反對秦國的主要原因,大周的分封800年了,早已被視為天道正統。而大秦的中央集權造就的戰爭機器讓天下膽寒又排斥。天下或者六國期待美好的分封時代,那是一種和諧的田園牧歌,而暴秦的那種體制讓貴族沒有權力,讓平民成為機器。
七、楚國代表的是分封制度對于中央集權制度最后的反抗和勝利的希望;
戰國末年,七雄之中,中原的三晉之地,趙魏韓早就被秦國磨損得沒有脾氣。 他們躺在百戰之地的中原,瑟瑟發抖。而在秦王于公元前225年發動第一次滅楚之戰的時候,三晉已經滅亡。而燕國一直龜縮在北方,只剩下一口氣。當時,阻礙秦國一統天下的只有楚國。為什麼沒有齊國?因為齊國被燕國差點滅國之后,就如同一只斗敗的公雞,在東邊垂頭喪氣,再也不復當年齊桓公之勢。
從史書上看來,秦國統一六國的過程很順利,至少沒有遇到極為難搞的對手。這其中,比較難搞的只有楚國。以下秦滅楚的一段歷史,知道的人可能很多:一開始,秦王讓李信將20萬兵力攻打楚國,結果一敗涂地,被楚國追著打了三天三夜。秦王聽到李信兵敗的消息,不顧王者禮儀,連忙跑到鄉下請王翦出山。秦王為表達情況危急,說了「荊兵日進而西」的字眼。
這說明,當時楚國不光反撲了秦國,而且一路西進,快要打到秦國本土了。 如果不是這樣,秦王不至于不顧自己身份,主動去向王翦認錯。要知道,王翦代表是的是秦國關中集團的利益。而秦王要樹立自己的權威,必然要在合理的范圍內,不斷削減關中集團利益的。這一點,不光從秦王任用李信等年輕武將能看出,還能從秦王任用李斯等職業文官官僚集團可以看出,還能從讓蒙氏到長城戍邊,遠離朝堂等行為中看出。
秦王主動向王翦認錯并請他帶兵60萬出山伐楚。這就必然意味著,當時楚國的確開始威脅到秦國本土了。這種情勢,逼著秦王不得不暫時向關中集團妥協。而這一點,王翦也很清楚。所以,在他帶兵出征之后,屢次向秦王請賞,無非是為了打消秦王對自己和關中集團的擔心和憂慮。
在楚國乘勝追擊秦國的時候,那時的天下一定歡欣鼓舞。 已經滅國的三晉也蠢蠢欲動,北方的燕國太子丹也會松一口氣。但人心終究無法反抗規律,秦國的可怕之處在于,他的組織動員能力超強,可以迅速組織兵力,扭轉局勢。于是,楚國,還有天下人,在大秦的鐵蹄之下,發出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不甘怒吼。
楚國以及其代表的大周分封體制,在秦滅六國的過程中,給了秦國重重的一擊。這一擊給了六國以及天下人希望。但希望來得快,去得也快。中央集權下的秦國,以其強大的組織動員能力,將楚國帶給天下人的希望澆滅了。
秦始皇死后,天下又開始蠢蠢欲動。為了回到分封制度下的田園牧歌,天下人要反抗暴秦。他們需要一個榜樣和旗幟。首先他們想到的就是曾經帶給天下希望的楚國。更進一步,他們也想到了那一戰中的大楚戰神項燕。 為了雙管齊下,他們也想到的更加溫和的公子扶蘇。總之,核心就是反抗中央集權,恢復分封體制。旗幟可以是楚國,也可以是秦國的溫和派。
項燕--楚國的最后一位「戰神」!項羽的爺爺!敗于王翦之手,兵敗自殺!
后面,大楚戰神項燕的后代項羽,圓了天下人的夢想。 六國復辟,他自號西楚霸王。但天下勝利麼?并沒有,分封雖得人心,但不符合天道,因為中央集權代表的是更先進的生產力。
于是,天道選擇的了中庸的劉邦,開始在中央集權之內,并行分封。多年后,他的子孫,漢武大帝,終于將生產關系與生產力對應起來了:分封消亡,郡縣崛起。秦始皇沒有做完的事,在漢武大帝手中完成!
看官,閱后留一贊,日后江湖見!抱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