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李世民不拿開國功臣開刀?
查看全部 44 個回答
回答1
2023/09/26

ADVERTISEMENT

因為李世民自己就是開國功臣,然后火并了開國皇帝。。。

所以你該問為什麼李淵下不去手不拿開國功臣李世民開刀?

你拿淮陰侯列傳來比的話,那麼這一屆的大唐,劉邦對應李淵,李世民對應的其實是兵仙韓信啊!

毛教員說什麼來著?自古最能打仗的皇帝,李世民第一,朱元璋第二。李世民的第一身份先是兵仙,之后是玄武門大變身的皇帝。你再看他的打法,不按常理出牌,以少勝多,身先士卒。一戰滅國,天下膺服,這不就是兵仙韓信再世嗎?

劉邦跟韓信的區別是什麼?是韓信功高震主,個人能力超級強,強出大漢陣營所有人才一個境界!其它是人才,獨他韓信是天縱之才!而劉邦自己本身業務能力不夠強,強的是用權術制衡底下這些業務強人。所以才會出現業務干完后,老闆開除業務冠軍的事。

ADVERTISEMENT

你再看李世民跟韓信的共同點是什麼?李世民也是業務能力超強的天選之子,強出大唐陣營所有人一個境界!是李世民功高震爸,不是任何其它人功高震主。所以玄武門之變跟長樂鐘室是一定要發生的,兵仙跟太祖的龍戰于野是劇本安排好的一幕,是宿命,要麼功高之人滅主,其血為玄,要麼為主之人藏弓,其血為黃。你看,連顏色細節都能對上,一個是玄武門,一個是長樂鐘室。

這就好比一個集團里面搞出個分公司,分公司業績超棒,潛力超強,報表超好看,增長曲線完全壓了本部公司一頭,那天下英才自然分分投資這個分公司,甚至希望分公司將其故主取而代之。李世民天策府集團里面全是關東英豪的投資,他們特別希望關東門閥最終能夠壓倒李淵的關西門閥。韓信的齊王府中都是齊國、趙國的舊部人才,他們自然希望韓信這個齊王能把關內的漢王比下去。

ADVERTISEMENT

齊國百姓自然希望臨淄而非咸陽成為天下第一的城市。

所以為什麼大唐跟大漢的劇本結局不一樣呢?因為這一屆的兵仙再世恰好是開國皇帝的親生兒子啊!政治斗爭被親情攪局了啊!

所以李建成只能代表他老爹獻祭一下咯!(李元吉:合著我是白送的饒頭?)

李淵撿回一條老命,李世民不用殺親爹,win—win!你就剩我一個親兒子了,那我也就不用殺你了。。。

只要眼里容得下砂子,看啥都能是好事!

那麼反過來,為什麼韓信不能反殺劉邦呢?因為他畢竟是平民出身,不懂政治斗爭的殘酷啊!蒯通勸說他反水的時候他怎麼說?他說自己要報答劉邦的恩情嘛!韓信是個相信恩義的可愛的人啊!哪像他的轉世李世民,能冷血到連骨肉親情都干擾不了明智的政治研判呢?畢竟貴族出身的李世民跟黔首的韓信是不一樣的。

ADVERTISEMENT

那麼打破砂鍋問到底,李世民反殺開國皇帝后,自己怎麼不開刀自己的功臣呢?因為李世民他能力太強了,聲望太高了,打仗太神了,連李靖這種兵圣再世也自知不敵他兵仙再世啊!李世民:良弓藏是不存在的,因為我自己就是那天下第一弓!我本就是最強的存在!我話講完,有誰反對?(頡利可汗舉了一下手,直接被生擒到長安跳舞。松贊干布嚇得趕緊將手縮了回去。)

李世民和李靖,其實也跟朱元璋跟開國功臣徐達的關系差不多,我能容你,是因為你我都清楚,我才是打仗最強的那一個。

這麼看來,劉邦也真是個奇人,底下個個都是人才,偏被他這個不懂兵法不懂運籌帷幄的沛縣教父一一搞定了。我想,如果這屆兵仙恰好是他劉邦的親兒子的話,他絕對會像當年毫不猶豫推自己親兒子劉盈下車一樣,毫不猶豫地殺掉這個功高震爹的「天策將軍」吧?

果然政治斗爭中只有冷血到底的才能最終勝出嗎?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09/26
李世民坐在龍椅上說:政治能力比我牛逼的吱一聲。朝堂一片安靜!于是李世民又說:軍事能力比我牛逼的也吱一聲。朝堂又是一片安靜,只有李靖,戰戰兢兢的「吱」!李世民看著李靖,你牛逼,你活得有我時間長嗎!李靖默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09/26
實際上最大原因就是:李世民年輕,太年輕了。古代開國殺功臣,唯有晉朝和唐朝是例外。(晉朝不討論,王與馬共天下,最丟人的朝代)究其原因,并不是大家所想的功高蓋主,而是皇帝害怕功臣功高蓋幼主。實際上稍微想想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3/09/26
1、因為李世民18歲就出道了,那時候還是一個充滿理想的青年,此后也基本沒有受到陰森的權術思維的毒害,他所用的都是陽謀,積極健康的管理思維和人生智慧。雖然李淵是一個滿腦子陰森權術思維的人,但是李世民非常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09/26
不是。劉邦默許呂后殺淮陰侯,那是因為韓信當代無敵,軍功蓋世,威望太高了。而且韓信還比劉邦年輕了二十多歲。劉邦眼看六十歲了時日無多了,韓信才三十多。這種人不殺,留著等自己死后,萬一謀反了呢?(何況韓信已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6
2023/09/26
我就開個玩笑吧:好的,李世民準備干掉惹眼的功臣了。他興沖沖的打開畫圈圈的小本本,天字第一號的功臣……臥槽,一面鏡子。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3/09/26
李二爺更牛,人家拿開國皇帝和太子開刀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3/09/26
上面說的話都是已經把李世民夸完了,借這個機會說說貞觀群臣吧,我一直很想吐槽,明明貞觀和漢武一樣是群星閃耀的時代,結果人家漢武朝雙司馬衛霍主父偃東方朔張騫蘇武千古流芳,貞觀朝就剩下一個托塔李天王何等wt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3/09/26
因為不需要。李世民就是那種傳說中的領袖。足夠寬和,足夠自信,最重要的是,他在任何時候有重臣叛變自己一手平之的信心和能力。武德九年,玄武門之變發動,李世民登上儲位,開啟獨屬于他的帝王時代。那年房玄齡四十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3/09/26
大致有三個原因:1,我們來看看一幫皇帝登上皇位時的年齡:劉邦:55歲;楊堅:40歲;李淵:52歲;趙匡胤:33歲;朱元璋:40歲;朱棣:40歲而李世民,只有28歲。所以,李世民不會遇到以上皇帝會擔憂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3/09/26
因為對于李世民來說,他那些功臣,什麼長孫無忌,什麼房玄齡,什麼李靖,尉遲恭,程咬金,就相當于劉邦手下的蕭何,曹參,周勃,陳平,張良這些人這些人屬于他的直系功臣,劉邦殺了哪一個?同時把這些人殺了,劉邦不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3/09/26
因為李世民是特殊的第一點,他才27歲,大多數開國皇帝和功臣相比在年紀上是沒有優勢,甚至很多自身就是年齡最大的人之一,李世民恰恰相反,他幾乎領導核心里最年輕的了。房玄齡比他大19歲,李靖比他大27歲,長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3/09/26
因為李世民就是最大的開國功臣。李唐不是不殺開國功臣,而是沒殺贏開國功臣。李淵李建成一開始不就是打算殺開國功臣嗎?沒想到的是,開國功臣,天策大將軍造反了,而且造反成功了而已。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3/09/26
前面幾位答主基本都說到了:功臣是皇帝用以鞏固權力,治理國家的保障。作為一國的領導者,皇帝的「工作目標」是富國強軍,殺人或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3/09/26
一個很有趣的規律是。開國之君年輕,功臣們往往可以善終。開國之君年老,功臣們往往不得好死。原因也很簡單,俗話說得好,主少國疑。一方面是少年天子往往玩不過這些老油條,也不喜歡這些老油條。所以必然想把他們都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3/09/26
李世民為什麼不拿開國功臣開刀?因為他自己就是大唐第一號開國功臣,他的功勞大到常規級別已經沒什麼可封了。最后只能生生為他創造出來個「天策上將」來封,這玩意就跟「齊天大圣」差不多,區別就在于孫悟空是自封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3/09/26
李世民:對不起,朕是大唐最大的開國功臣,不是朕看不起各位,而是各位的功勞在朕面前都是辣雞沒辦法,李世民是打下了半個李唐的男人,他要是拿開國功臣開刀,先把自己給解決了(開個玩笑)主要還是以下幾個原因:1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3/09/26
1,李唐貞觀初年并不是大家想的太平年間,內里窮死,外面虎狼圍攻,一不小心北胡就南下,五代十國的軍閥割據,外族南下就得提前300年,然而從東漢末年到隋初,一直亂世了四百年,其中有北周修生養息,隋開皇治世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3/09/26
開國皇帝殺不殺功臣,年齡是一個原因。我統計了一下各位皇帝登基的年齡:嬴政39(沒怎麼殺功臣)、劉邦54、李世民28、趙匡胤34(杯酒釋兵權)、朱元璋40。殺功臣最厲害的是劉邦和朱元璋,嬴政和朱元璋年齡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3/09/26
畢竟李世民可以說:我上我也行。你把時間線鋪開,縱觀有皇帝這個職業開始,哪個臣子敢對李世民說你行你上?他還真能上。皇帝;親王之首;武官之首:太尉,天策上將;文官之首:司徒;決策執行單位:尚書令中書省最小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3/09/26
兔死狗烹的典故,并不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而是出自《史記·越王勾踐世家》。搞兔死狗烹的,是越王勾踐,而非漢高祖劉邦。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終于一舉滅吳,隨后將淮上土地與楚國,泗東方百里土地與魯國,歸吳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