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有理的事 硬生生被你嚷成沒理了。
記住了,掰頭的時候一定控制情緒,先激動的人先輸一半。
理由一:現在疫情期間,孩子這麼小不適合出遠門,大過年的生病就不好了。
理由二: 我父母帶孩子辛苦一年了,想過個團圓年,我沒法拒絕。
理由三: 外人會說閑話的,我父母幫我帶孩子總被閑言碎語嘲笑,如果忙了一整年 過年時又被撇下,我父母就成笑話了。
理由四:爺爺奶奶想孩子可以隨時來看孩子,成年人出門比三歲幼童出門方便多了。
而你的理由是什麼?因為公婆沒給你帶娃。
這TM算什麼理由?公婆憑啥幫你帶娃?你這根本不是理由,只能算是發泄情緒。
「公婆沒帶娃」不是拒絕帶娃去的理由,
「外公外婆帶娃」是帶孩子留下過年的理由。
本來不帶孩子去婆家有很多無懈可擊的理由,可你激動了,人激動時就會不由自主地傾瀉情緒。
你把擺事實講道理的機會拿去發泄情緒了,就像法庭上輪到你方發言時你不說話光在那一邊哭一邊吐口水,輸了官司你怪誰?你這坑的是自己。
———-下面內容與答題無關 可以不看———
———掰頭技巧補充———
隨手一答,沒想到挺多人收藏的,還有挺多人想跟我學掰頭的,那我就再補充點內容吧。
1. 家庭掰頭,尤其是婆媳/翁婿之間的掰頭,一定要注意出招形式! 千萬不要明明有理卻白白得罪人。
簡單來說,「奶奶沒帶娃不去奶奶家」是針對婆家的懲罰;「姥姥帶娃留在姥姥家」是針對娘家的獎勵。
前者是攻擊性極強且無理的,后者是大方且合理的。舉個例子: 領導要從二人中選一人晉升,選了A。如果領導給出的理由是「A經常主動加班,還經常替同事加班,貢獻突出,應得晉升機會。」 這理由是合理的。 如果領導給出的理由換成「 B極少主動加班,也不替同事加班,太自私了,絕不能把名額給B。」這樣講就離譜了。因為B并未犯錯,為此被針對被懲罰絕對是無理的。我們可以因為某人做出了職責之外的貢獻而褒獎,但絕不應該因為某人沒做額外貢獻而懲罰。回歸到題主的情況,隔輩帶娃并非責任,帶了應該得到獎勵,沒帶也不應該被指責或懲罰。 所以題主在抗辯時把理由放在「公婆沒帶娃」上就徹底錯了,出發點就是立不住的。
2. 與長輩掰頭,盡量借力打力!
還是以題主家為例。
題主抗辯時把自己作為主角,直接成了婆媳PK,無論內容如何,輩分上先輸了一手。
在己方有理的時候,把自己父母推出來當主角,首先輩份打平。自己來當中間人,在道德上可立于不敗之地。 你說你搞不定你爸媽,那抱歉我也搞不定我爸媽;你爸媽會鬧,那抱歉我爸媽也鬧呢,而且他們還有理,我能咋辦呢?
案例:
之前回答過知乎上一個提問,是女方提的,男女雙方家庭合買的新房,婆婆總說將來要住過來養老,不知該如何拒絕。
我的回答是: 不可拒絕!要歡迎婆婆來住。告訴她「太好了,我爸媽一直都想搬過來養老呢,但是抹不開面子不好意思提,畢竟房子還有您出的一半錢呢。他們就計劃著等您啥時候搬來住了,他們就立即也搬進來養老,以后就跟我團聚了不走了。
」
咱們來復習一下思路:
1. 直接拒絕就是婆媳PK,輩份先輸一手。婆婆出了一半房款,拒絕婆婆來住道理上完敗。得罪婆婆還影響夫妻感情。
2. 己方有理,所以直接把自己父母推出來當主角。輩份平手,道理上平手。你只是中間人,不得罪婆婆也不傷害夫妻感情。
3. 拒絕婆婆來住,是針對婆婆的否定;歡迎自己父母來住,是針對自己父母的肯定。效果相同,前者卻是無理的且得罪人的。
總結:先把自己摘出來,站在高處說風涼話即可。
大家學會了嗎?
————再補充————
重磅消息!!!
全民核酸停了,入境隔離松了。
你們不需要帶孩子去奶奶家過年了!!!
告訴你老公和公公婆婆「 全世界的華人憋了三年全都入境回老家過年了,分分鐘給孩子傳染上,后遺癥影響智力,影響生育能力。我同學葛二蛋家就有5個親戚要從美國回來過年了,他們家就在XX(跟公婆家同城)。現在哪個親戚朋友都指不定接觸過幾個境外輸入呢。」
可以盡情鬧了,撒潑打滾上吊都可以。因為你在為了孩子的安全而抗爭,絕不是什麼婆媳私怨。你不會被說自私嫉妒不孝記仇,因為你根本不是為了自己爭。
當然了,此計一出,帶孩子去姥姥家過年也不行了。
我覺得吧,大人應該以寶寶的福祉為中心,少拿孩子當孝道的祭品。小孩子最開心的就是跟著自己的飼養員一起過年,奶奶帶的就跟著奶奶過,姥姥帶的就跟著姥姥過,父母帶的就跟著父母過。本來該是個開心的日子,卻讓小寶寶一路奔波有家不能回,甚至哇哇哭一路,何苦呢?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核心,只有TA與家里每個人都有血緣關系。
如果商議事情的時候大家都能把孩子的利益放在最前面,答案立刻就能統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