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盤當時情況來看,劉禪在同意諸葛亮南征以后,基本上就失去了大部分機會。
而他之所以會同意諸葛亮南征,本身就是因為勢力處于劣勢。
當時蜀漢的主要局面,是劉備的元從勢力在文政上失去控制權,在軍事上缺乏統帥。
這是兩個原因造成的。第一是因為劉備早期吃的敗仗太多,所以能夠為他建立政權的文臣大多不能及時逃脫,從而缺乏內政人才。第二是因為失荊州以后,關羽、張飛、劉封相繼被殺,劉備集團的元從老將失去了全部有可能成為核心的人才。
由于第一個原因,劉備必須依靠荊州士人,才能建立自己的政治體系。盡管劉備生前不允許諸葛亮開府,但是諸葛亮依舊將大量精力用于結交荊州士人。這件事上面,龐統已經死了,必然無法和諸葛亮爭奪。法正出身在北,顯然不如諸葛亮親近。
由于第二個原因,劉禪能夠依靠、劉備能夠交給劉禪的軍事領袖,在中樞位置就只有趙云、來敏這些人——其實李嚴才是真正合適的軍事領袖,但是李嚴沒有入朝。李嚴的優勢是軍事上資歷不夠而又獲得了較大的軍事權力。前者使其難以憑借資歷壟斷軍權,后者使其可以對軍事方面可能存在的權臣進行牽制。然而劉備這樣設計的唯一問題是,在劉備新死的時候,蜀漢朝中缺乏這樣掌兵的權臣。
對于劉備來說,關羽之死固然是巨大的損失,但是張飛之死才是致命的損失。
為了方便理解當時的局勢,我們可以假設張飛不死的情景。
倘若張飛不死,那麼蜀漢面對南征南中的問題時,有沒有可能讓諸葛亮出征?那是絕不可能的。那麼最有可能的策略,就是李恢作為主帥出征,搭配一些中軍將領作為監督或者配合。歷史上,諸葛亮南征取得短暫勝利之后就倉促退兵,導致南征實際上失敗了。就是李恢再次出兵平定的南中。我們看到有很多人說諸葛亮南征取得了所謂「賦出叟、濮,耕牛戰馬,金銀犀革,充繼軍資,于時費用不乏。
如果張飛不死,李恢指揮南中之戰是大機率事件。
而如果這樣,也就不會發生諸葛亮丞相府長史王連「卒」的事情。諸葛亮堅持要親自帶兵出征,王連堅持不同意。最后王連死了,諸葛亮成功出兵。這件事其實反映有一個很重要上的問題:
在南征之前,諸葛亮并不擁有當然的軍事權力。
那麼這個問題意味著什麼呢?
南征之后,諸葛亮帶兵回朝。這個時候,支持諸葛亮出征的費祎,作為劉禪的侍臣,被諸葛亮邀請一起乘車。
按照古代禮儀,天子邀請大臣一起乘車,這叫做驂乘,是極高的禮遇。
但是,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認,南征歸來的諸葛亮沒有任何資格說自己是天子。
諸葛亮南征毫無必要性。南征真正的意義,在與使諸葛亮獲得了軍權。
但是對于古代王朝來說,軍權只能屬于皇帝。
倘若張飛活著,這種事絕對不會發生。
隨后發生的事情,就是著名的《出師表》。
很多人都說,《出師表》反映了諸葛亮的情深意切。其實這是不對的。諸葛亮的文章,特點是面面俱到,缺點是泄密太多。像《出師表》,如果從人事組織結構上來分析,你會發現什麼呢?你會發現諸葛亮掌握了劉禪的宮廷。無論是負責武力的禁衛軍,還是負責文政的侍從,全都是諸葛亮信任的人。
有人大概會說,劉禪是昏庸無能的,所以諸葛亮這樣做很合理。但是這里有一個問題:你從哪個角度證明劉禪是昏庸無能的?因為劉禪重用諸葛亮嗎?「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之所以興隆也。」劉禪用諸葛亮,所以劉禪昏庸。那你的意思,就是承認諸葛亮不是賢臣而是小人了?你的觀點,在邏輯上不成立。
實際上《出師表》還有很重要的事情沒有說。那就是這次出兵,諸葛亮邀請了劉禪的太子家令、虎賁中郎將來敏隨軍,而且職位是近似于監軍的祭酒。并且,一貫擔任劉備近衛的趙云也被調出中樞。
這件事情與前面《出師表》徹底掌握宮廷是對應的。來敏并不服從諸葛亮。趙云顯然也沒有任何跡象背叛劉備。然而,諸葛亮調出的這兩個人,在政治背景上與其他人唯一的差異,就是他們只受到了劉備的信任而沒有受到諸葛亮的信任。
這是有問題的。
作為總經理,你沒有資格將董事長身邊的人都換成你自己的人。
這是越界。
并且,諸葛亮調走來敏以后做出的事情,和李廣調走霸陵尉的事情差不多。李廣利用出征機會調走霸陵尉以后,直接殺了他。諸葛亮利用出征機會調走來敏以后,直接說來敏亂群,然后廢黜。
廢黜來敏,這件事在政治上是極其嚴重的。
因為來敏作為從前的太子家令,出外充當軍祭酒,他的職責實際上是代表劉禪監督北伐。
他不是亂不亂群的問題,而是他本來就不應該與諸葛亮完全一致。
要知道,來敏這個太子家令,是劉備親選的。
諸葛亮做的這些事情,依舊是越界。
所以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諸葛亮確實是越界了,而且越界的行為和方式都是以徹底否定劉備為前提的。
如果從劉備的視角來看,那麼諸葛亮就是反了。
當然,諸葛亮這些舉動,最終都得到了劉禪的認可。
很多人的邏輯矛盾也就在這個時候凸顯了出來。盡管很多人都說劉禪是昏君,但是他們擁護諸葛亮的最大理由,則是劉禪認可了諸葛亮的行為。
他們的邏輯就是:
昏君認可的行為都是對的。
你琢磨琢磨這個邏輯有多奇怪。
事實上,當來敏在漢中前線被撤職的時候,我們再來看《出師表》,就會發現劉禪沒有任何理由不認可諸葛亮的舉措: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我們可以看到,諸葛亮推薦「郭攸之、費祎、董允」的理由,是「先帝簡拔以遺陛下」。但是,真正是先帝劉備簡拔的來敏,又是被誰廢掉的呢?諸葛亮。
而「先帝簡拔以遺陛下」的人被廢,劉禪應該怎麼做呢?「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諸葛亮《出師表》所薦之郭攸之、費祎、董允」 。倘若劉禪不咨他們,會怎麼樣呢?「營中之事,悉以咨葛亮《出師表》所薦之將軍向寵」。
至此,我們可以明確一個基本的觀點:
從來敏被廢這個時期開始,由于宮廷已經完全被諸葛亮控制,所以劉禪對諸葛亮的任何認可,實際上都是諸葛亮對諸葛亮自己的認可,因此,不能作為劉禪對待諸葛亮真正態度的證據。
簡言之:
從廢黜來敏、徹底掌握宮廷開始,用劉禪對諸葛亮的認可來證明諸葛亮的舉動合理,都是無意義的。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人為了證明諸葛亮的舉措得到了劉禪的認可,都是采用了這一背景下蜀漢朝廷以劉禪名義下達的政令作為證據的。這就相當于有人用義寧元年和義寧二年隋朝皇帝的詔令,證明隋朝是主動將天下讓給了唐高祖李淵、李淵并沒有主動奪取隋朝天下一樣。
徹底了解這一局勢之后,我們再思考最初的問題,就會發現,劉禪要避免諸葛亮成為權臣,一切機會都在北伐之前。而最佳的機會都在南征前。就時間節點來說,王連死前,劉禪才有機會避免諸葛亮成為權臣。一旦費祎跳反、王連去世,劉禪就面臨失敗。而一旦來敏去職,那麼劉禪就徹底失去一切機會。
劉禪要避免諸葛亮成為權臣,其實辦法有很多。
比如說比較簡單的辦法:
命令李恢、魏延、李嚴諸將朝覲。
命令趙云掌成都防御。
命令來敏接管宮廷防御。
當然,我說的這個辦法只是隨便舉個例子,細節上不那麼周全。
而如果諸葛亮不成為權臣,那麼蜀漢北伐就會面臨新的問題。那就是后勤問題。
諸葛亮妨礙后勤,是有前科的。這是有歷史明確記載的。漢中之戰時期,劉備采用法正的消耗戰戰術與曹操決戰,兵力損耗較大。 于是急令留守成都的諸葛亮增兵。對此諸葛亮百般拖延,借口蜀郡太守法正隨軍,拒不發兵。最后楊洪闖進去當面指責,諸葛亮才將事情甩給楊洪。于是在沒有蜀郡太守的情況下,援兵還是調集出發了。然后諸葛亮建議撤掉法正的職務,由楊洪搶了法正的蜀郡太守。這樣,乍看上去,就是楊洪面斥諸葛亮不是為了幫助劉備,而是為了和搶奪法正的官職。
要知道,這是劉備在前線時,諸葛亮在后方就敢斷他的后勤!
所以,如果諸葛亮不能成為權臣,那麼蜀漢無論南征還是北伐,都有極大機率受到后勤拖累。
歷史上,李恢在第一次南征時,帶兵走中路。然后李恢被敵人主力包圍,陷入絕境。近在咫尺的諸葛亮卻與李恢失去聯系。最后李恢絕地反擊,出人意料地突出重圍,這才逃出生天。 而李恢突圍的方向,不是近在咫尺的西路軍諸葛亮,而是遙遠的東路軍馬忠。
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如果諸葛亮不能夠成為權臣,那麼蜀漢必然沒有能力進行北伐。
甚至蜀漢很有可能無法順利防御漢中。
參照後來鐘會滅蜀的過程,很有可能出現的事情是,魏延在前方多次擊敗曹軍進攻,但是隨著持久消耗,兵力逐漸捉襟見肘。但是諸葛亮就像此前漢中之戰一樣,不肯發兵支援。最后魏延力不能支,被迫斂兵后撤。然后曹軍偏師一部繞路進攻益州腹地。魏延率軍堵住曹軍主力。然后諸葛亮得到劉禪授權,帶領蜀漢宿衛各軍出擊。最終在綿竹之戰中,曹軍說只要諸葛亮投降就讓他做瑯琊王。諸葛亮以數萬大軍大怒出戰,被數千曹軍擊敗、戰死沙場。
這樣計算的話,曹丕在的時候可能解決不了蜀漢,但是曹叡生前就可以解決蜀漢。
其實這個局面也可以解。
我們經常看到有人批評我們,說我們作為現代人糾結于封建時代的忠義觀念、老是用封建時代的忠義觀念指責諸葛亮不忠。按照他們的說法,不要過分糾結于封建時代的觀念,那麼其實這個局面有一個解法,就是諸葛亮直接篡位。當然了,按照「不要過分糾結于封建時代的觀念」,這不叫篡位,這叫有德者居之。
如果諸葛亮敢于直接篡位,那麼局面又會有一個較大的改變。
比如說魏延、李恢、李嚴都會舉兵向內。其中,魏延會優先抵抗曹軍的進攻,所以他會做出南下的聲勢。李恢極有可能首先按兵不動,因為他要看住南中,而他的兵力又不可能像魏延那麼多。李嚴則有較大可能西進。但是李嚴也要防御東吳,所以他西進的力量也不會太強。
那麼諸葛亮有可能需要安排馬謖統兵,擊敗李嚴的進攻。 如果馬謖有韋孝寬的能力,那麼諸葛亮先擊敗李嚴、再聯合南中擊敗李恢、最后利用曹軍阻擊魏延,建立大越王朝也不是不可能。
當然馬謖可能沒有這個能力。
先做瑯琊王,再做大越皇帝。這條路其實挺順。從鄧艾當時說要讓諸葛瞻做瑯琊王推算,當時的人應該都知道諸葛家預備的國號是越,以至于鄧艾連中間過程都推導出來了。
當然了,這樣的前提是諸葛亮殺伐果斷、馬謖善戰無前。
最重要的前提是,要按照某些人說的一樣:
「不要過分糾結于封建時代的忠義觀念。」
這句話翻譯成白話,大概應該是:
「忠誠是什麼東西,要去做一個不忠不孝的人。」
我們很難接受這樣的觀念,所以不會認為諸葛亮應該去篡位。盡管他干的事情早就越界了。畢竟,認為篡位是應該的,這是道德低下的問題;承認篡位行為真實發生了,這是誠實,是美德。
但是有的人居然自然而然地就認可并支持這樣不忠不孝的觀念。
我們知道,從董卓、丁原、袁紹、袁術、劉表開始,一直到司馬昭、司馬炎,這些篡位者是漢末亂世結出的果實。漢末亂世的本質,就是背叛者聯盟,就是篡位者狂歡。從這個角度說,誕生這樣「不要過分糾結于封建時代的忠義觀念」的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
有的人真是像從三國里走出來的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