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國不到了秦王政統治期,恐怕是不知道秦國會發動統一戰爭,因為在此之前的上古時代的夏、商、周的「大一統」基本上建立在對前者主要領土的完全占領和對前者主要附屬的完全臣服。商朝滅夏之后對于夏朝西北大國豳國采取了較為溫和的處理方式,而對于忠于夏朝,反抗較為激烈的江淮越夷和荊楚則是拼死打壓。越族部落領導人甚至以夏王少康庶子后裔自居,在商未紂王征討東南后撤至浙東,到春秋中晚期建立越國。周朝不但保留了商直系后裔宋國,賜給其最高的爵位公爵。對于商利益集團的紀國、萊國、朝鮮、徐國也是懷柔政策。雖然說戰國己經是禮崩樂壞,但是也改變不了所謂的「王道」經歷一千七八百年的文化積累。更別提秦國滅掉象征舊朝的西周國時,遷周君于狐。
再說秦國的苛政激起山東六國貴族和百姓的不滿,但是「苛政猛于虎」可不是出自于秦。在東方,秦的一級行政區劃之間差距很大,像是齊國僅僅分成了齊郡與膠東兩大塊。魏國滅亡后剩余領土形成了擁城四十一,人口稠密的超級大郡-碭郡。楚地則有淮陽、泗水、郯郡和會稽這樣的超級大郡,不是很奇怪嗎?答案是這些超級大郡無一例外都不是秦征服的土地而是投降的。不是后面秦法加上趙高的作死,這些大郡表示誰都一樣!秦國同樣也只有老秦人是忠于秦的,會稽從吳越到楚東江郡再到秦朝早就失去國家意識。
至于滅秦,韓魏較弱但是靠近關中核心區。利益根本就分配不好。但是齊國就不一樣,齊國居天下之富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