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給患者與其家庭帶來的辛酸和痛苦是難以想象的。在很多人的認知里,患了癌癥就等于生命倒計時,無論是否治療,患者都會在病痛中死去。有人問,癌癥治療會加深病人的痛苦,還會增加無法承受的經濟負擔,那麼可以不治療嗎?得了癌癥,治和不治區別大嗎?
患癌后治和不治區別很大!如果患的是早中期癌癥,治愈的希望相對較大,如果能積極配合醫生進行科學規范的抗腫瘤治療,大量患者都能爭取臨床治愈,尤其是早期癌癥患者,治愈率超過90%。
當然,如果病情已經不是早中期,也有臨床治愈的機會。臨床治愈是指接受治療后5年內疾病未復發,原有癥狀和體征消失,通過相關檢查也沒有發現癌癥病灶。這部分患者癌癥復發和轉移的風險就很低了,可以認為是臨床治愈。
目前已經有越來越多幸運的癌癥患者實現了臨床治愈,其中也不乏一些晚期的患者。
即便晚期,治療也比不治療好!即便病情已經進展到晚期,也不應該草率地放棄治療,不難發現,接受治療的患者不論是生存時間還是生活品質都比不接受治療的患者更理想。
如果不接受治療,癌細胞就會迅速增殖,不斷搶占正常細胞的生長空間,患者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死去。而接受治療的患者,可以通過手術、化療、放療等治療方式,抑制或殺死癌細胞,從而給身體更多轉圜余地,生存期也會更長。
得了癌癥不治療會怎麼樣?很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1. 癌細胞迅速擴散
如果未得到及時治療,癌細胞會迅速生長擴散,連累到原發器官之外的器官、組織,如肝、肺、腎等部位,從而損害這些器官的功能,導致身體狀況越來越差。
2. 發生惡病質
癌細胞為了生存,會瘋狂掠奪正常細胞的營養,久而久之患者就會出現消瘦、營養不良、代謝異常、臟器衰竭等情況,也就是惡病質。
3. 難以忍受的疼痛
隨著癌細胞的增殖擴散,會壓迫到器官周圍的神經、組織,如果侵襲到神經系統、骨髓等部位,疼痛會越發嚴重,讓人難以忍受。
4. 生活無法自理
當癌細胞擴散到大腦,壓迫腦部的血管、神經,就會造成神經功能異常,患者會失去原本的機體功能,導致失明、失聰、中風、癱瘓等等,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品質。
有人說,死于放化療的人比直接死于癌癥的人多,是真的嗎?
這樣的說法在網上有很多,那是真的嗎?的確有很多病人是在治療過程中死去,但并不能說明兩者有因果關系。癌癥本身是一種惡性程度高、治療難度大的疾病,因治療不當而死亡的病例確實存在,但只是少數,更多的是由于治療趕不上癌癥惡化速度而導致死亡。
客觀來講,沒有哪一種治療方式是絕對安全的,不論是手術還是放化療都會引起并發癥或毒副作用,但我們都有相應的方式來進行防治,不需要過度恐懼。
就大家最怕的化療來說,化療可以縮小腫瘤,還可以改善生活品質。有的患者通過術前新輔助化療縮小腫瘤,獲得了手術根治的機會,這對中晚期患者來說是非常寶貴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