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低估的武帝的智慧和無情,武帝對人性的了解和對事情的把握基本在帝王中排的上第一。
首先巫蠱之亂剛開始,武帝的目標就是打壓衛氏外戚,前期遭殃的基本都是衛青的部下和衛子夫的親戚,甚至包括衛青的兒子和武帝的兩個女兒,還有衛青的部下公孫賀。武帝在后期多次巡視天下,在長安處理日常事務的就是太子,可以說相對多數皇帝而言,武帝是從來沒有懷疑過太子的能力和忠誠的,但是衛氏外戚勢力太大,對太子來說,這些既是助力也是阻力,因為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付出,復出就要有回報的。武帝在年紀大了之后,就考慮削減一下太子的外戚,一是保證自己的權利,第二就是削刺!武帝這手玩的很無情也很漂亮,至于姜充,從一開始就是個死人了,他只是武帝手上的一把刀,等殺削弱衛氏外戚之后,如果表現好會被武帝留給太子殺掉,表現的不好就會被武帝殺得,然后換個人繼續干。
武帝對外戚的防范可以說是到了極致,之后甚至做出了殺母立子的事!但是姜充他自己也是個聰明人,他不想當一個工具人,他看到了本質,或者是誤以為武帝想換太子,就直接對準太子,誣陷太子,這樣就保證了自己的人身安全,也在未來的新皇帝面前能立一功。
只是武帝和姜充都沒想到,太子直接就殺了姜充,在這里還沒什麼大事,后面武帝對姜充被殺表現的很無所謂,說明只要太子立刻去武帝面前認錯就不會有問題。結果在這個關鍵時刻太子那邊出現了個豬隊友,石德。一桶分析得出了,太子現在和扶蘇差不多的事情,告訴太子要起兵勤王!事情鬧大了!太子不僅動用了東宮的侍衛,還把皇宮的衛隊都調來了,甚至還釋放了囚籠里的犯人一起造反,對外還宣傳武帝已經死了!
事情就算到了這一步武帝依然沒有暴怒,而是十分冷靜的對身邊人說,太子一定是害怕了,派人跟他說一聲,寬恕他的罪行,不就是殺個姜充,多大點事兒!結果派去分人竟然因為害怕沒有進城,反而對武帝說太子造反了,要殺他。
之后武帝才覺得派兵圍剿,并親自前往長安,隨后太子出逃,皇后自殺!
既然太子已經死了,那武帝就要考慮選個新的繼承人了,但是在這之前武帝考慮了幾個兒子,除了一個已經死的,其他都考慮,昌邑王出手最早,結果出局最早,為了立幼子保證權利順利過度,武帝借口給太子平反殺了丞相,逼反了李廣利,清除了了另一部分奪嫡的外戚,之后殺了勾弋夫人,選下了顧命大臣,然后去死。
很多人說衛青在了會怎麼樣,衛青在了武帝可能做的更過火,武帝希望他之后的皇帝個個都如他一樣,可以掌控天下,在他看來功臣和外戚都是可用的耗材,太子家有一個皇后,一個儲君,如果再有一個故吏遍天下的大司馬,那衛氏外戚將強過竇家,僅次于呂家,這是任何一個皇帝都受不了的,所以衛青在也不能改變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