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一個事情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要務實必然要先務虛。
講的再具體點,當領導的,遇到的問題往往不是專業問題,你當個廠長難道要精通打螺絲嘛?你當到軍長,會糾結為什麼我打靶打不了十環嗎?
而是如何在復雜的環境下認清現實找出關鍵,提出思想團結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取出一套可實施性方案?
有時候做A決策愚蠢透頂,做B決策注定推行不下去,做C決策要得罪人而且沒有效果,甚至有時候眼前似乎怎麼做都是死,但是不做決定就可能馬上就死。更有甚者,自己的思路下面人理解不了,一做就做歪了,根本實施不了。
這時候怎麼辦就成了大問題。至于具體如何去辦自然有底下人具體實施。
韓信這個人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他就像楊志遇到牛二一般,不善于與沒能力素質低的基層群眾打交道,早年能胯下之辱(換作一個成熟的社會人很容易解決),釣個魚抓不住訣竅能把自己差點餓死。
但這個人在思考總結奇謀統帥上是個五千年一遇的絕世天才,在與聰明人相處上也是百年一遇的天才。
先說與聰明人交往,大家想想,與韓信交好的都是何許人也?在基層的時候吃的是誰得閑飯?亭長的,這可是基層的頭兒,再想想當時的大環境一個街溜子居然沒被抓勞役,不簡單的兄弟。
到了項羽的軍隊,一個貴族親戚充斥升遷的軍隊中韓信這個街溜子能升為持戟和郎中。郎中,為郎居中,則君之左右之人也。還能數次獻策,與楚軍大將鐘離昧交好,被龍且熟識(雖然是負面的,當然也可能是鼓舞士氣)。相當于國民黨中一個沒上過黃埔軍校的非江浙的二流子,投個軍幾年下來,成為蔣介石侍從室某處處長,國防部作戰廳的副廳長。
到了劉邦那邊,先當了個小官,估計看不上不用心也處理不來基層關系,快被殺了。見到夏侯嬰惡從膽邊起一聲豪言壯語救了自己,還升了官。兄弟們,這種與大領導交往的才能你行嗎?
如果說到這還是嘴皮子,下面才是干貨。升了治粟都尉后,韓信與蕭何直接打交道。蕭何何許人也?秦末全國縣級干部考核第一名。能文能武長相英俊(呸!)會識人用人能和縣老爺打好交道,也能和地方豪強吃吃喝喝,出了縣城還和黑幫惡霸土匪反賊稱兄道弟,最騷的是業務還是no.1。
這種人是典型的看你一眼就知道你是什麼貨色,放個屁就知道你中午吃了什麼順便還聽出了你的口音。
但蕭何基層多年,早已領悟出基層的諸多問題在于經驗化非全局化非制度化,造成簡單問題復雜化,復雜問題無解化。因此入咸陽先搶制度圖紙。
在那個劉邦入蜀人員大量流失,且要通往未知漢中的路上,軍糧并不是那麼好管理的。很多問題是錯綜復雜從未出現過的。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這是要命的問題,但對韓信來說卻是機遇。對上肯定是將秦國制度良好的實際運用(別的想都不用想其他大老粗怎麼玩的轉秦制),對下解決了諸多現實問題。這才得到蕭何的認可。并且應該還提出來自己的一套世界觀方法論并實戰運用,才被蕭何大力推薦。
事實上,事情越往上越復雜越理性對韓信是越簡單的。這時候就能大大避免韓信具體業務技能不熟,察言觀色經驗型能力不足的問題。 你讓韓信親自挖個渠韓信可能連工具把都握不對;讓他指揮幾十個人挖渠別的人領導可能瞎忙活半天就累的氣喘吁吁,韓信設計輪流干活合理分配干的既輕松又效率高;讓他設計去哪挖渠,別的人可能別說干活,飯都可能管不飽,韓信不僅能完成領導意思,用最小的成本干活,還能減少工作量,發明器具發明方法三班倒進行員工培訓。
最后總結了一套流程按著流程辦事,別的人當領導可能忙的要死都快哭了活推不下去底下人天天在互罵,韓信可能天天睡大覺到頭一看底下業績是第二名的十倍,伙計們也輕松拿的還多天天找韓信:韓哥今天活讓我上吧,我也想出點成績。
沒辦法,這就是能力。人不服人不行。
相信在這種過程中,韓信越來越堅定自己的信念,蕭何也越來越欣賞韓信。 能治理好一國的人才,不在于業務有多優秀記性有多好,而在于決斷能力和發揮好下屬的才能。: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遂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
也相信韓信在與蕭何的交談中,多次說出自己最擅長的是帶兵打仗。大才才能識別大才,天下方法是相通的。
至于為什麼韓信非要大將軍呢?一來韓信功名心太強,二來最關鍵的:韓信最初威望太低只有到了大將軍這個層次,才能對制度進行革命。
說的再直白點:只有到了大將軍這種層次才能將大量負面作用無意義的形式主義廢除,才能培養起大量優秀中基層干部,才能將正確的方法思路貫徹下來,使得制度化標準化而非經驗化,才能培養起一個積極正面的賞罰體系,才能將團隊從內耗的繁雜業務中解放出來,干應該干的事。
(這一點基層干過的朋友應該都很清楚,上面的絕大多數指示有兩大特點:1不僅不能起到指導作用,反而與現場脫節起反作用
2大量政治正確和形式主義使得下面精力全部忙于應付:說的就是你黨務)
說的再透徹一點,普通的名將可能掌握了實踐運用,紙上談兵的「懂」了理論,而韓信掌握了理論轉化為實際的中間步驟。
因此韓信的戰績從來都是神仙仗降維打擊不講武德。好像我這一動那一動莫名其妙就贏了,甚至底下人贏了再向韓信請教后都不知道為啥贏了(說的就是你們:背水一戰的漢將們)是兵法理論運用的最高形式。
也能理解,畢竟韓信就是那種大學聯考數學無論多難最后一道大題都能答對,但偏偏永遠只寫答案的那種:因為他覺得步驟顯而易見不用寫。
蕭何之所以看出了韓信的國士無雙,一般人看不出來。 是因為領導面對局面并不是一無所知,所頭痛的往往是幾個關鍵點之間矛盾無法解決,導致無法決策。
關鍵點解決了,領導自己都可以完成。
可他媽一般人別說理論聽不聽得懂,連事情的難點關鍵所在都不知道!
蕭何劉邦張良從實踐出發明白了他講的理論是正確的,按照韓信的思路走所有的難點都可以解決確實撥云見日可以解決問題。是那種高層領導最喜歡的可以解決問題的人才。
這時候韓信應該通過治粟都尉期間的業務證明了自己的理論不是紙上談兵可以實踐。蕭何也放心大膽的將他推舉為大將軍。
終韓信的一生可以看出,他一輩子都在走上層路線。他最大的缺點在于與人關系的相處。
當韓信從楚王被「謀反」降為淮陰侯,到樊噲家樊噲跪拜,卻說出了:羞與噲伍。
這是他情商低,還是他寧肯得罪人處于危險也接受不了現實的自嘲?不得而知。
蕭何舉薦了韓信,是韓信一輩子的恩人。同為三杰可曾否聽說兩人有私下的交情?
作為戰神戰必勝攻必克,可被誣告謀反時漢將們反應均是:坑了豎子,無一替他說話。此時身邊的親信居然是楚將鐘離昧還被他殺了!
說句悲哀的話:韓信一輩子都沒真正意義的朋友和知己。
他這輩子快樂過嗎?
基層的人不理解韓信,高層的人只是欣賞韓信,利用韓信,從未接納韓信。正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甚至有可能他之所以理論聯系實際這麼厲害。就是因為先搞懂了理論,卻發現實踐完全跟自己想象不是一回事。然后根據實踐逐步改善,最終完善理論。等等低效的世界。
他搞不明白適應不了社會為什麼會這樣。一直在思考理想與實際的差距,尋找最好的解決方案。自己將理論逐步下推,最終抵達了完美的地步。
但,社會終究是低效的,上升的途徑才剛剛從投胎技術的時代轉換到團結人耍權術的時代。還遠遠沒到業務能力的時代。
領先半步是天才,領先一步是瘋子。
韓信注定了不可能被絕大多數普通人所接受,只有領先半步的劉邦蕭何們可以聽得懂他。
然后利用他,再一腳踢開他。
這也是他之所以感恩劉邦士為知己者死和功利心強要證明自己的原因。
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