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在定都長安前都有親身參與戰爭,再說了誰說人家當皇帝后就一定要參與開國戰爭,難道坐陣后方進行調度也不行?
再者就算按照玻璃心們所吹的,李世民是李唐真真正正的開國皇帝,他打天下了!
記住是打天下了,是開國皇帝了!
可問題是,如果按照這說法,其實李淵手上根本就沒啥權力,再說了李世民又是啥好東西?他難道就不渴望權力,不想做九五至尊?
他殺兄弟,說來說去不就是爭權奪利嗎?說來說去不就是為權力嗎?
有人要是覺得我彎彎繞繞,表述不清楚,那我就對李世民是李唐真真正正的開國皇帝這一點提出質疑。
首先一個開國皇帝不可能只掌握實際權力就連名義也會一并掌握。
例子有曹操,高歡,宇文泰,劉裕,蕭道成,陳霸先。
上面這些人無一不是他所在政權的開國皇帝,即使名義上還是前朝皇帝臣子,可是現實政權運轉基本都是圍繞此人,即政權核心人物。
要是不信?就把上面所列人物的本紀都看看。
所以李世民有到這個程度?整個李唐政權是圍繞他李世民轉嗎?
不能因為他參與李唐開國戰爭戲份比較多,所以他就是有些人嘴巴里的開國皇帝?
要是開國皇帝就這含量,就讓人值得懷疑了。
玻璃心們沒事就喜歡拉一些古人背書,什麼xx人在文章詩書中如何如何,又比如某某朝代又如何如何把李世民立在什麼什麼廟。
在我看來都是虛的,實際上李世民是開國皇帝嗎?不是!
要是說參與開國戰爭,功勞大就是開國皇帝?那韓信豈不是西漢真正的開國皇帝?
啥時候開國皇帝變得含量如此低了?就因為參與開國戰爭,就因為在政權中有一定地位就是開國皇帝?
莫非李唐都是人均開國皇帝?到處都是開國皇帝?不會吧,有這麼夸張?
李世民在李唐開國戰爭戲份比較多,這是事實沒人否認,但要說李世民在李唐政權是一把手就算了吧。
一個政權一把手整死自己敵人還需要束手束腳,還需要在那里裝大孝子?
還需要在那里玩陰謀詭計,到處收買人心?
再說了,奠定一個王朝基礎,也不需要像李世民那樣吧?
漢武帝也不像李世民那樣苦逼,后人不也是吹嗎?
漢宣帝也不像李世民那樣苦逼,東漢一朝推崇漢宣帝的也不少了。
所以要說李世民是開國皇帝,就免了吧,要說他奠定李唐云云,這也沒人否認。
所以玻璃心們吹李世民先搞清楚啥是開國皇帝,再跟別人吹李世民。
啥是開國皇帝?
軍權和政權一把抓,整個政權都要圍繞這個人轉。
如果硬要吹,那李世民這個開國皇帝含量真的真的不是那麼高。
畢竟李唐開國期間,李唐的一把手是李世民嗎?整個李唐政權是圍繞著李世民轉嗎?
如果承認李唐政權是圍繞著李世民轉,那李淵時期那些出賣國土給突厥的事情,就是李世民干的嘍。
畢竟又想要好處,又不想背負罵名,這天底下有這麼好的事情?
知恥而后勇,雖然李世民當皇帝后整死東突厥了,難道就能洗掉那些齷齪事?
關于福臨為什麼能坐穩皇位?
其實很簡單,因為福臨并沒有真真正正的控制滿清政權,手底下的大臣們都把皇帝的權力給瓜分得差不多了。
福臨的處境基本就是翻版的東晉王馬共天下,你說這個皇帝有權力嘛,那請問努爾哈赤是咋回事?
福臨后期雖然收權了,但是從各方面來看,效果并不是那麼好,不然他的繼任者康熙為什麼還得再收一次權?
要說少年皇帝就不能使用權力,那漢和帝同樣都是小兒登基但在誅殺竇憲后,不也大權獨攬?
福臨基本就是處于一個放權和收權的過程,他退休后,康熙又經歷了一次放權和收權的經歷。
可是康熙的繼任者卻沒有這個煩惱,因為人家登基后基本就是控制住了皇權,就算有這放權和收權的過程,但放出去的權力肯定是沒有之前那麼大。
有人說福臨是皇太極兒子,所以就能坐穩皇位,李淵混吃等死,李世民打天下,所以有了玄武門之變。
那麼福臨有權嗎?有權努爾哈赤咋說?
再者所謂李世民打天下,為什麼會打到自己老家都被人偷了?是打了一個寂寞嗎?
我就簡短極有形象描述一下,李世民是李唐政權大老闆真正話事人,他出去打基業好幾年,結果一頭髮現自己李唐大老闆真正話事人變李淵了。
而他任勞任怨的李世民竟然屈居在李淵之下,自己兄弟也成了李唐政權有點地位的話事人,而他李世民也不過就是在李淵之下占了一個靠前的位置和有點地位的話事人。
所以你不覺得魔幻嗎?我是覺得挺魔幻的,人家劉老三跟項羽打得死去活來的時候,也并不妨礙人家劉老三沒事就天天問候蕭何,蕭何剛開始挺樂呵的。
結果有人賞了蕭何一個大比兜,蕭何醒悟就把自家人派出去了。
所以打天下的李世民不會連這點權力這點覺悟都沒有?不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