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昭之前也有很多人以臣弒君,為什麼現在會認為司馬昭開了弒君的壞頭?
查看全部 48 個回答
回答1
2023/09/22

ADVERTISEMENT

一方面,曹髦一句「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把司馬昭釘在了恥辱柱上;

另一方面,曹髦在街上被一矛刺死,這麼潦草且公開透明的弒君方式,司馬昭的確是千古第一位……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在當代中國,即使是文盲或者是半文盲,即使不會寫字,也都知道這句耳熟能詳的成語。

也因為這句成語,把司馬昭牢牢釘在了「貳臣賊子」的恥辱柱上。

這句成語從哪兒來的呢?一切拜曹丕的長孫高貴鄉公曹髦所賜,曹髦這句義憤填膺的話,也就讓司馬昭陷入千古不義之中。

曹髦的激昂言語也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試問曹魏帝國皇權從何而來?如果不是曹髦的爺爺曹丕逼迫漢獻帝劉協禪讓皇位,曹髦還不知道在哪個角落里打醬油呢。

既然您的祖上皇位便來路不正,那麼又何來底氣指責司馬昭呢?

ADVERTISEMENT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皇權的問題上,從來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權柄握于誰手,皇權便隨之更替,即便在自己這一輩無法實現,也會讓子孫在這條單行線上不斷前進,期待子孫有朝一日完成未竟的事業,替自己圓一把稱帝夢。

曹操如此,司馬懿如此,每個有著稱帝夢想同時又大權在握的人都是如此。

總體來說,司馬昭在家族事業中所處的位置有點像東吳皇帝孫權,他之所以能夠接近權力的巔峰,是因為他站在父親司馬懿和兄長司馬師的肩膀之上。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塑造了忠厚的劉備,睿智的孫權,奸詐的曹操,還有狡詐的司馬懿。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過于臉譜化了,挺劉貶曹成為貫穿《三國演義》的主線,都說「春秋無義戰」,三國同樣沒有義戰。

所謂忠厚長者劉備,不也玩陰謀手段對宗親劉璋實施了「鳩占鵲巢」的行動嗎?

ADVERTISEMENT

無論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還是曹丕逼令漢獻帝禪讓,抑或是司馬懿誅殺曹爽奪取曹魏帝國的權柄,這一切都是權力惹的禍,在這一連串權力斗爭中,所謂正義,所謂邪惡,并沒有傳說中的涇渭分明!

由于《三國演義》的前重后輕,多數人對前面的故事耳熟能詳,對后面的故事知之甚少,事實上在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唱主角的時代,三國故事依然精彩。

且說司馬懿出手鏟除曹爽之后,曹魏帝國的權柄便落入了司馬一門,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如同擊鼓傳花一般掌握著曹魏帝國的權柄,然而遺憾的是,父子三人與夢想中的皇帝寶座都差了一點,司馬懿差了一步,司馬師差了半步,司馬昭差了一厘米。

公元 249 年正月初六,這是一個令大將軍曹爽以及他的子孫永遠刻骨銘心的日子,這一天曹魏帝國皇帝曹芳出城前往父親曹叡的陵園,這一天司馬懿父子關閉洛陽所有城門,以郭太后之名實行兵變。

ADVERTISEMENT

為了這一天,司馬懿父子籌劃了很多天,據說為了防止泄密,同時也是擔心司馬昭的心理素質不夠硬,之前的密謀一直都由司馬懿、司馬師父子二人包辦,司馬昭被蒙在鼓里。

兵變前夜,司馬懿才向司馬昭和盤托出了兵變計劃,到這時候司馬昭才知道,父兄二人明天要進行一場改天換地的兵變。

當夜,司馬懿派人暗中觀察了兩個兒子,司馬師安睡如常,司馬昭輾轉反側,孤枕難眠。

第二天天一亮,司馬師集合所有兵馬,清點完大家才發現,比原計劃足足多了三千人,這三千人是從哪里來的呢?司馬師散養在民間的,而今召集起來一起來做這件大事。

為此司馬懿感慨地說道:「此子相當可以!」

由于對手曹爽志大才疏,跟司馬家根本不在一個量級,這場兵變剛開頭便結了尾,兵變以司馬氏一門完勝、曹魏皇族慘敗告終,從此曹操、曹丕父子苦心經營的曹魏帝國進入司馬氏軌道,至于何時取而代之,只是時間的問題。

司馬懿本來有機會,可惜他已經老了,領導兒子們發動兵變時,已經 71 歲了,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兩年后,司馬懿病逝,據說他先是患病,又在病中夢到有人向他索命。

公元 251 年八月五日,太傅司馬懿病逝,沒能完成登基稱帝那一步。

司馬懿鏟除曹爽之后,曹魏權柄盡在掌握,然而他只是擔任了太傅,沒有更進一步。

或許在他看來,時機還未成熟,當丞相,加九錫,乃至改朝換代,還是留給子孫們完成吧!

在司馬懿身后,他的大兒子司馬師由衛將軍升任撫軍大將軍,接替父親司馬懿主持政府機要。

讓司馬師接替司馬懿必定不是曹魏帝國的本意,然事已至此,還有別的選擇嗎?司馬師擔任的衛將軍一職相當于曹魏首都衛戍區司令,有此權柄在手,曹魏皇室能不就范嗎?

不久,司馬師由撫軍大將軍升任大將軍,他的父親司馬懿選擇有實無名,而他則選擇了有名有實。

兩年后,他一番折騰,折騰出了那個陷他弟弟司馬昭于千古不義的高貴鄉公曹髦。

高貴鄉公曹髦為何會走上前台呢?這一切都是因為司馬師對時任皇帝的曹芳不滿意。

時任皇帝的曹芳已經 23 歲,在司馬師看來屬于不好控制的年齡,況且曹芳時而與一些大臣密談,司馬師猜測,這些密談一定與司馬家有關,留這麼個對自己虎視眈眈的皇帝,始終是一個隱患。

公元 254 年,司馬師的機會來了,這次機會起因是司馬昭。

這一年九月,蜀國大將姜維進攻魏國,駐守許昌的司馬昭奉命出征,這次出征路過洛陽,司馬昭便順道拜見了皇帝曹芳。

左右近臣建議曹芳借此良機一舉將司馬昭誅殺,然后以皇帝之名命令司馬昭所統率的部隊進攻司馬師,這樣就能將權柄收回曹魏皇室。

然而,左右近臣想錯了,曹芳這個前任皇帝曹叡的養子,從小長于宮中,長于婦人之手,過慣了鐘鳴鼎食的生活,從來沒有經歷生活的磨難。

以這樣一個溫室里的花朵,又怎能以一個皇帝的空名去對付從小便野蠻生長的司馬師和司馬昭兄弟呢?

他有心,但無力!

即便有力,也無膽!

左右已經把誅殺司馬昭的密詔寫好了,放到了曹芳面前,曹芳猶豫了,遲疑了,最后還是放棄了!

若是曹操地下有知,一定會跳起來大聲喝問:「你究竟是不是我曹氏子孫?」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這次流產的陰謀很快長了腿,傳到了司馬昭耳中,已經出了洛陽的司馬昭一不做二不休,馬上回軍洛陽控制了局勢,然后派人通知兄長司馬師:老大,有情況!

司馬師怒不可遏,早就知道曹魏皇室想陰自己,沒想到,真有打算啦。

還反了你了。

算啦,這個皇帝不著調,換個皇帝吧!反正姓曹的有的是!

彭城王曹據不是曹操的兒子嗎?就他吧!

司馬師以為他提議沒有人敢反對,然而郭太后出來說話了,不行!

為什麼?

輩分不對。

原來郭太后是曹叡的皇后,也就是曹丕的兒媳婦,彭城王曹據是曹丕的兄弟,這樣從輩分論,曹據就是當朝太后的叔叔,讓太后的叔叔來當皇帝,這輩分就太亂了,他該叫郭太后太后呢,還是侄媳婦呢?

輩分不能這麼亂!

郭太后提了一個人選,高貴鄉公曹髦,曹丕的長孫,曹叡弟弟東海王曹霖的兒子,讓侄子來繼承叔叔的大宗也說得過去,盡管這一次繼承的是一個傀儡的位置。

爭來爭去,不過是一個木偶的位置,司馬師不再固執,便同意了郭太后的提議。

在他看來,這都不過是權宜之計,用不了多久,自己便取而代之,這場曹家與司馬家合演的雙簧應該唱不了幾天了。

司馬師想的也沒錯,11 年后他果然當了皇帝,是為晉景帝。

不過他的皇帝頭銜是後來的,死后追封的。

四個月后,48 歲的司馬師死了,死于一場驚嚇。

曹魏帝國的揚州發生叛亂,大將軍司馬師率軍親征,沒想到這竟是他的最后一次出征。

在這次征伐中,叛將有過一次聲勢浩大的劫營,劫營出人意料,形勢一度非常危急,大將軍司馬師半夜驚醒,驚恐不已,一著急,剛剛做完眼瘤手術的傷口迸裂了,眼珠蹦了出來!

《三國演義》中猛將夏侯惇看著自己的眼球崩出,大喊一聲「父精母血」,便生生吞了下去。

《三國演義》中的這一幕只是演繹,真實的《三國志》并沒有這段記載,同樣眼睛迸裂的司馬師也沒有生吞眼球的經歷,只是他知道,自己的日子不多了。

回到許昌,司馬師出的氣比進的氣多。

鎮守洛陽的司馬昭聞聽消息趕到許昌看望司馬師,手足相見,格外感慨。

司馬師未竟的事業只能由司馬昭這個弟弟繼承了,司馬師在病榻上發布命令,即日起由司馬昭接替自己掌管全國軍權。

(司馬師沒有親生兒子,名下的兒子司馬攸是從司馬昭的兒子中過繼過去的)

公元 255 年閏正月二十八日,大將軍司馬師因病去世,享年 47 歲,生前離皇帝之位只差半步,未竟的事業只能由弟弟和侄子們完成了。

從這一天起,野心路人皆知的司馬昭只能沿著父兄設定好的道路一直奔跑了,在這條道路上,要麼殺人,要麼被殺,想走第三條道路?

墻上掛門簾——沒門!

繼承父兄遺志的司馬昭從一開始就面臨著嚴峻考驗,以高貴鄉公曹髦為代表的曹魏皇室并不甘心皇權旁落,司馬師死了,曹魏皇室的機會是不是來了呢?

很快,曹髦做出了試探。

曹髦下詔,命令司馬昭就地駐守許昌,改由他人率軍返回洛陽。

如果司馬昭只是一個書呆子,抑或是身邊沒有鐘會這樣的高人支著兒,那麼曹髦的詔書很有可能成真。

那樣的話,洛陽便不再歸司馬家掌握,曹魏皇室將重新奪回權柄,司馬昭不過是手握部分兵權鎮守許昌的將軍而已。

曹髦還是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內容

目前,該付費內容的完整版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內查看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09/22
東漢民眾甲:你聽說了嗎,皇上駕崩了。民眾乙:陛下還不到十歲吧?民眾甲:是啊。新即位的天子稍大些,不過也不到束發之年。民眾乙:太可惜了。民眾甲:你有沒有覺得有些蹊蹺,陛下好好的怎麼就駕崩了?民眾乙:可能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09/22
雖然大家都在游泳池里撒尿,但只有你是站在岸上撒尿的,這性質能一樣嗎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3/09/22
弒君辦法千萬條過江翻船,過橋落水,吃餅噎死,喝水嗆死,荒野求生餓死,密室逃生失敗,如廁陷而卒,棺材里牛叫,燭燈下舞刀弄斧,魚腹中一點寒芒先到都比不過成濟戟出如龍太驚世駭俗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09/22
董卓,淫亂后宮,入京之后他把后宮的妃子全睡了一遍,還在朝堂上邊喝酒邊淫亂。屠殺百姓,出城去打山賊,沒找到就屠了一個村,把人頭掛車上回來說殺了山賊。屠殺官員,朝堂上開會,不聽話的官員直接殺了,血放酒里強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6
2023/09/22
大街上,當著市民的面把皇帝殺死的,就這一例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3/09/22
弒君手段不一樣。趙高手段:派遣弟弟和女婿假裝追擊盜賊,趁亂進宮屠殺。逼迫秦二世自殺。結局:篡位未遂,扶植下一個傀儡皇帝,自己被殺,族滅。董卓手段:以太后的名義,先廢了皇帝,再用毒酒鴆殺。殺的不是皇帝,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3/09/22
都說項羽沒有政治頭腦,但人家弄死楚王也是躲在幕后弄死的。趙盾弒其君是被逼無奈的,你司馬昭呢?而且最搞笑的是,自己弒君也就算了,還把幫自己弒君的忠臣弄死。這下好了,當你老大你殺,當你純純牛馬你也殺,難怪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3/09/22
郭:「于老師喜歡游泳,游的可好了,但後來游泳館就不讓他去了」于:「為什麼啊?」郭:「他在泳池里撒尿」于:「這您就不知道了,好多人都在里面撒啊」郭:「你是仰泳~」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3/09/22
楊廣是這麼說的,皇帝有皇帝的死法,不可刀劍加身,驍果軍即使是造反,還是給他找來了化學試劑,最后楊廣是吃毒酒加勒死的。司馬昭可是大庭廣眾在大街上把皇帝砍死了 。雖然這楊廣是三國以后的皇帝,但是他說的話算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3/09/22
在自家游艇上開海天盛筵跟在西長安街聚眾群P,能一樣嗎?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3/09/22
你想弒君,可以,沒問題,但是封建時代,你得明白。天子有天子的死法,怎可刀劍加身。司馬昭之前,哪有和皇帝當街對砍的,司馬昭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3/09/22
因為高貴鄉公是故意的。大喊大叫沖出宮門在大街上和人放對,主打的就是一個宣傳效果,之后無論結果如何司馬昭都不可能拿自己當橡皮圖章了,篡位的流程也進行不下去。不得不說曹髦這一手確實猛,你司馬昭把獻帝的劇本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3/09/22
說個實話,弒君并不新鮮。古今中外幾千年,弒君的花活,想得到的想不到的多了去了。無論是軟禁而死,還是抓起來下了大獄SM而死都行的。什麼弟弟殺哥哥、哥哥殺弟弟、爸爸殺兒子、兒子殺爸爸,反正怎麼樣都行的。你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3/09/22
其實這東西,咱羅列一下數據就行,在司馬昭之前的弒君,都是什麼樣的呢?夏朝和商朝就不說了,那太久遠了。先說西周,西周時期一共被人殺了倆老大,第一個是周昭王。周昭王當時想要去教訓楚國,結果呢,一去不返,嗝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3/09/22
川建國在演講的時候被cia派出的泥頭車當眾創死川建國因為涉嫌二十年前強奸時年四十歲的大媽被關進監獄,期間陸續被查出通鵝通中等等,于獄中畏罪自殺哪個能讓人接受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3/09/22
從理論上說,司馬昭是歷史上第一個真的弒君(皇帝)的人,不開玩笑。之前誰干過這麼粗糙的勾當?楚國人殺周昭王,在渡船上動手腳,讓王淹死,屬于水上交通事故嘛!意外,意外的。其他的比如趙高殺秦二世,梁冀殺小皇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3/09/22
答案以及評論區的各位都說的很清楚,春秋時期最著名的兩個弒君者:崔杼和趙盾崔杼弒其君是因為齊莊公給他戴了綠帽子。直接被人家苦主在院子里給逮住了。那不管怎麼樣吧,起碼崔杼有一個理由的。那崔杼的下場是怎麼樣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3/09/22
冤假錯案不是沒有貨拉拉案件為什麼那麼出圈光明正大的xx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3/09/22
連布爾什維克殺沙皇全家都得在地下室…人家敢說以后俄國沒有皇帝了,你司馬家是以后不當皇帝了嗎?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3/09/22
又要祭出這張圖了。司馬昭這事辦得確實太沒有水平。以前的以臣弒君,哪怕是國賊董太師這個級別的,殺少帝劉辯,也只是逼迫其自盡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