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生活的這個小縣城,消費不高,做早餐看著利潤高,但辛苦程度你可能不知道。
基本兩三點就得起床做準備,因為五點半左右就有人來吃早點了,雖然要七點左右天才亮,上班也都要到八點半。辛苦就不用說了。
還有一點就是味道,你想著利潤大,但也要有人來吃。吃的人多利潤才多,早餐店靠的是回頭客,不是一次性買賣。位置是一點,好的位置房租都比較貴,也難租到,利潤率就降低了。味道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出適合大眾的,要讓更多的人喜歡才會吃的人多。
現在的政府管理也很嚴格,各種審查審批,還有各種單位的檢查,夠你喝一壺了。競爭也比較激烈,滿大街都是早餐店。
5塊錢的小鍋米線
錚亮的銅鍋用水洗過之后,放在大火上,加入高湯,先放韭菜煮一下,再放入酸漿米線(酸漿米線比干漿米線更加入味);把肥瘦均勻的碎肉放進鍋邊用勺搗開,再加入放鹽巴、咸醬油、味精、水腌菜等,最后在加入鮮嫩的豌豆尖,澆上麻辣紅油,就可以上桌了。
小鍋米線比較燙,吃的時候需要吹一下,熱氣騰騰的小鍋米線是冬天早餐不可少的一種。酸酸辣辣的味道,配上韭菜碎,還可以喝上幾口酸爽的湯,小鍋米線比較便宜,5塊錢的小碗,也足夠了,然后就開啟了一天的工作。
5塊錢的三鮮米線
三鮮米線不同的店里的三鮮都不一樣,我經常吃的是豌豆尖、鮮肉片、木耳,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紅湯還是清湯,我基本都是紅湯,清湯吃著感覺味道不夠。
三鮮米線小碗同樣也是五塊錢,比吃小籠包劃算多了,而且肉比較新鮮,都是當天早上買來的肉。
一籠小籠包還要八塊錢呢,同樣的喝完都有喝幾口湯,沒有那幾口湯進去感覺都不算完美。至于說營養和健康,吃飽喝足才是正道,就不去考慮那麼多了,畢竟人生苦短,珍惜眼前時光。
六塊錢燜肉米線
這個吃的比較多,每家店里都有,吃的也比較多的,最省時間,味道也不錯,吃的最多的也就是燜肉米線了。
燜肉米線多數都是瘦肉,炒出來的燜肉還是很香的。在加上韭菜、香菜和薄荷,真的很爽,基本不用加其他調料了。無非就是根據自己喜好加點腌菜、泡菜等。
六塊錢的肥腸米線
很多人可能會怕肥腸洗的不干凈,不過肥腸的美味誘惑太大了。
就是肥腸米線要貴一點,差不多要7塊起步了,吃的少一點。
那股味道喜歡的人趨之若鶩,不喜歡的人避之不及。
偶爾也會破費一次吃八塊錢的鱔魚米線。
鱔魚米線以新鮮野生鱔魚和優質米線為主料,米線用開水燙軟后放入碗中,舀入滾燙的鱔魚湯,澆上鱔魚「帽子」,放上香菜、薄荷、蔥花、韭菜、油辣椒等,一碗地道的鱔魚米線就大功告成了。鱔魚米線色澤鮮艷,口味獨特,其中滋味只有品嘗過才能真正體會。
脆爽的鱔魚、軟嫩的肉皮,搭配滑糯的米線,一口入魂,那咸鮮醬香、帶微微麻辣的味道,讓人立刻拜倒在鱔魚米線的「石榴裙」下。
少數時候買4塊的豆漿加油條。
一根油條加一袋豆漿四塊錢,比吃米線還便宜一點,只是我不太喜歡喝豆漿。
每次吃豆漿油條都是因為趕時間,結果坐車又會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