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戰爭不稀奇 唐朝用絲綢 明朝用茶葉都打得游牧民族很肉疼
在中東戰爭期間,阿拉伯人搞出了石油戰爭,用石油大漲價的方式逼迫西方國家站隊。美蘇爭霸時,美國也聯合歐佩克進行石油大甩賣,讓蘇聯經濟困難重重,最終造成了蘇聯解體。
太陽底下沒啥新鮮事,類似的手段咱們的老祖宗玩得門前,唐朝的絲綢、明朝的茶葉都把游牧民族折騰地很慘。
絲綢在唐朝可不是僅僅是服裝,它還是唐朝的軍費和貨幣,是唐朝用來交換戰馬的硬通貨。天寶年間唐軍一年的軍費開支就是絲綢八百九十萬匹(639萬匹絲綢的那個數字沒計算財政補貼),唐軍士兵一人一年發放12匹絲綢,唐朝募兵養家糊口就要絲綢。
唐朝政府年收入絲綢「二千五百余萬……匹」,它們可兌換的戰爭物資非常驚人,真能用絲綢砸死人。
唐軍水陸兩棲登陸朝鮮半島作戰,建造了大型船只四百艘,每艘船用絲綢2336匹,唐朝用了百萬匹絲綢建造的船只滅了高句麗和百濟。
唐軍使用的戰馬更是要用絲綢換取,唐朝初年由于戰亂導致絲綢產量下降,一匹絲綢就可以從西域換取一匹良馬。西域的粟特商人用馬匹換絲綢,買賣做得樂此不疲,讓李世民積攢了足以擊敗突厥人的戰馬儲備。唐朝中期唐軍和吐蕃作戰,唐朝以20匹絲綢的代價換一匹上等戰馬,用15匹絲綢換取一匹下等馬。唐朝政府每年可以拿出上百萬匹絲綢,輕松積累四十萬到七十萬匹軍馬(唐初是70萬匹,唐玄宗時代是40萬匹),用西域出產的優質戰馬完成對突厥可汗的千里追殺。
明朝誕生后,茶葉也成了重要戰略物資,為了保證茶葉專賣,朱元璋甚至斬殺了自己的女婿歐陽倫。在朱家天子看來,走私茶葉可不只是經濟問題,而是影響到了整個北方的安全。明朝政府壟斷茶葉買賣,用茶葉和西北的番人部落換取馬匹。明朝洪武年間一匹上等的河州馬能換取茶葉40斤,中等馬價值30斤茶葉,下等馬價值20斤茶葉。朱元璋的不孝子朱棣當政時期,和州馬價值翻倍,上等馬價值茶葉80斤。到了萬歷年間,一匹上等河州馬也不過價值30蓖茶葉(一蓖是6斤四兩,也就是200斤茶葉),中等馬20蓖,下等馬一匹15蓖,在整個明朝一匹上等的河州馬(四五百斤)換不到同等重量的茶葉是常態。
這種價格只能說非常「朱元璋」,是把番人往死里坑,明朝初年一斤茶葉只值一貫寶鈔,也就是17文錢,一匹上等河州馬按照官方售價價值680文 。萬歷年間直隸地區一斤茶葉價值48文到60文錢,一匹上等河州馬官方售價也不過是十兩銀子。而在洪武年間,內地一匹馬正常買賣價格是10兩白銀,也就是上萬銅錢。
就算到了萬歷年間,一匹普通馬匹的價格也也是20兩銀子。朱元璋定下的價格就是這麼坑,他售賣給番人的茶葉就是一年102萬斤(可以換數萬軍馬),番人愛喝不喝,要喝就是要坑十倍以上的差價。由于老朱舍得殺自己女婿,邊境上無人敢于大規模走私茶葉,番人的優質戰馬就這樣流入了明軍中,洪武初年明軍還只有3萬軍馬,到永樂年間軍馬總數已經超過了200萬,明軍就用這些軍馬暴打了蒙古。
所以啥子貿易禁運都是咱們老祖宗玩剩下的,某超級大國想用這招讓咱們屈服,那真是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