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從正史來看,也舍不得啊。
那個時候,曹操還只是一個看上去沒有前途的家伙。
對,他和后面還不一樣,別以為就皇叔的創業道路艱難,曹操的也沒有好到哪里去。周圍都是人才,粉絲一堆,響當當的名頭,那是後來的事情了。
刺殺了董卓,不,正史里是不服董卓官場失利后,曹操更加是看上去毫無前途了,這個宦官之后靠著給宦官認爹才有的萬貫家財,怎麼可信?家風就不好。
我們開著上帝視角,知道這以后是三分天下的狠人,可是那個時候的大家都不知道。
這個宦官之后,又能有什麼出息呢?
像陳宮這種相當有資源的縣長,要投資人,也應該是袁紹,公孫瓚這種,或者別的世家大族。
一般來說就會這麼想吧。
可是,他偏偏就是慧眼識英雄,覺得這個人要比風頭正盛的董卓或者別的十八路諸侯都要有前途,他就是人才,自信點,曹操,雖然你現在做什麼什麼都失敗,但是我相信你,你一定可以成大事的。(曹操視角)
第一次有人,并且還在他情況非常差的情況下,認可他的才能和前途,覺得一米六的他一表人才啊一表人才。
正史里,這里的曹老闆也還是個做什麼什麼不成的loser,他努力了很多次,做了很多,到頭來都是失敗。
可是有人卻說,他是個眼光獨特的人,覺得你曹操異于常人,你才是未來的光,可以改變世界,你還沒起事吧,走走走,跟我走,拿我老家做地盤吧,我在那里有名氣功績,說的上話。
要是我,我得感動死,所以我肯定做不了這種梟雄。(扶額)
并且對方還是有編制的縣長,以前也是父母官,在任職的地方干的非常好,深受百姓愛戴。現在因為覺得自己太有未來,跟著自己跑了,還把自己老家介紹給自己,用自己的名氣幫助自己,讓自己放手干。人家也有老婆孩子,家庭和睦,恩恩愛愛。
(來自于陳宮傳,所以說有的時候看盧植,殺豬大將軍和陳宮等人的傳記,再看三國開場時候的,真的就覺得很唏噓,他們也是自己故事里的主角,卻只是在更大歷史背景下的背景板)
他就是古代那個時候最典型的成功儒士啊,治國修身管家,樣樣做好了。(感覺他和盧植有很多類似的地方)
而現在的曹老闆呢,還是loser一個,做什麼什麼不行,具體的成績一樣沒有,灰心喪氣。
而陳宮面對這些東西,現在為了自己,都不要了。
正史里沒有刺殺董卓這段,但是曹操的出生,和曹操在官場上處處失利,都是誰都明白的。可是他就是第一批跟著曹操的人,覺得他可以改變世界,這眼光~
當然了,曹操也有自己的優勢,他年少就可以刺殺十常侍,不服董卓,諸如此類的名聲外面的人也是聽得到的。(那個時候少年人的熱血啊曹老闆)所以說呢,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歷史具有連貫性,做了的事情總是會產生影響的。現在就有人因此覺得你曹操是個有膽識有良心的好人,愿意追隨。
後來發生了很多事情,比如說屠殺了徐州什麼的怎麼也不能當做看不到的事情,陳宮就單方面的和曹操分手了,讓曹操吃了個大虧,什麼大虧,差點死了好嗎?
說起來,曹操真的是個情緒化的人啊,父親和弟弟被徐州的人殺了,他就去殺他們全城,嗯,不好評價,反正報應是馬上來了。
曹操估計心里氣的,誰不好,袁紹那高富帥自己也認了,那呂布怎麼得,哪點比我強,那個腦子不好使的大猩猩,哪里值得你追隨?可是人家不僅追隨了,還追隨的特別忠心,不管人家呂布怎麼作,他都努力支撐這個家,哎,這個家沒他得散。
我覺得像陳宮,盧植這輩的,還是性格比較古派的,陳宮受不了屠殺,盧植也很討厭這種做法。算算他們的年紀,畢竟是黃金年代的末尾出生的人啊。
后面的后輩們則是正式進入戰國階段了,不講武德。
反正無論怎麼樣,換成我是曹操,也舍不得殺他,陳宮要是服軟,考慮當初的恩情(你一表人才),我肯定讓他安度晚年,和老婆孩子一起,讓他在一個偏僻的地方接著做治理老本行。
畢竟徐州這事和陳宮老家那事吧,確實是曹操做的不對呀。雖然就曹老闆的性格,怎麼可能認錯?他一向都是做錯了,吃癟,反敗為勝,然后接著作死,不停循環。
可是人家不僅不服軟,還諷刺他,表面上尊敬實際上陰陽。在呂布那里,別人說曹操大人怎麼怎麼,他破防的說,他算得上什麼大人?
接著說陰陽怪氣的事情,史書寫的臨死前的記載:
曹操問他,有你輔佐,怎麼呂布還是這個下場。
陳宮說,他要是聽我的,怎麼會輸?
曹操問他,你真的不投降?你不是很孝順母親嗎?(慌)
陳宮說,有德行的統治者自然會敬愛老人。
曹操問他,那那那,那你的老婆孩子呢?(很慌)
陳宮說,有德行的大人自然會善待她們。
太好玩了這兩個人,創業伙伴到這個地步,也是讓人唏噓。
對于曹操來說,無法忍受的也許不是背叛,而是那個最初說自己一定可以成大事的人的背叛。背叛也不是大事,問題是他寧可選擇呂布那個胸大無腦的。
這不是說明我曹操很差勁嗎?我很差勁嗎,很差勁嗎?哼,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我一定讓你后悔。
最最難以接受的是,他臨死前還覺得他曹操不是東西,雖然呂布很垃圾,但是這一點也沒有讓陳宮產生自我pua的欲望「那家伙也不是很差」。
有種說法是,天底下最好的是有才華又有良知的人,其次是庸人,其次是無才做壞事的人,最差勁最差勁的是,有才華的人去做壞事。
出于這種理論,呂布自然要比曹操好?不不不,我覺得可能是見過了曹操這種八百個心眼子的,覺得呂布單純的可愛,什麼叫胸大無腦多難聽,我陳宮就好這一口,至于后面的憋屈怎麼樣也得自己咽下去。
(不得不說,呂布是真胸大無腦,哪怕是正史里也是,扶額,陳宮選擇他感覺真的是因為曹操ptsd,因為他是曹操的徹底反面。可是二極管不可取啊,陳先生。)
于是陳宮,他始終于一的表示,曹操你就是個垃圾,有才華又怎麼樣,無法用在正道上就是比庸人還要差,垃圾,還是不可回收的那種,無可救藥。(茍彧就是另一個選擇的陳宮,所以他的絕望要在幾十年后,哎,我們看到的歷史的一個小小的橋段,也許是他們數不盡的糾結)
這種堅決的態度,恐怕會讓一向過分自信的曹老闆也產生疑問,難道我真的是垃圾?
所以他非得讓陳宮服輸才行,必須的,這點非常重要,從這次開始,他應該也理解了有些理想主義的人是無法用暴力打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