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南北朝五百年,真正混亂的也就西晉滅亡、五胡十六國不到五十年的時間,到了南北朝之后,南北之間的局勢基本穩定,南北之間的戰爭雖然頻繁,但真正受戰亂波及的地方是兩淮之間的交戰地帶,河北、江南基本不受戰亂侵擾。
至北魏孝文帝太和改制,北魏迎來鼎盛時期,當時北魏共有戶五百多萬、三千八百多萬口,已經遠遠超過了曹魏最盛時期的五十多萬戶、四百多萬口,更是遠超南朝,南朝人口最多的時候是在南梁時期,戶一百五十多萬、口九百五十多萬,不到北魏的一半,將將超過曹魏。
期間,雖然經過六鎮之亂,但混亂時間較短,北周滅齊之戰又太過迅速,戰爭對北齊境內基本沒有影響。北周武帝滅齊后檢校境內戶口,共有戶五百多萬、口三千多萬,大體已經追上了北魏的鼎盛時期。
所以,隋不是突然強盛,而是承接了北周強盛的底子。隋朝的三省六部、均田制、府兵制、隋律、科舉等等制度建設也不是隋朝獨創的,也是承接南北朝而來。三省六部早在魏晉時期就已經形成;均田制是北魏文明太后改革的創舉;府兵制是西魏權臣宇文泰的創舉;隋律是在北齊律的基礎上修訂的;至于科舉制來源于南梁,南梁天監五年梁武帝詔設五館開始使用考試的方法選取官員。沒有一項制度是隋朝獨創的,但隋朝的貢獻是把這些制度系統整合,為唐朝的百年盛世留下一套完備有效的制度體系。隋朝之所以有好的名聲,很大原因是沾了唐朝的光,如果隋煬帝之后接手隋朝的人是石勒、石虎之輩,那隋文帝的名聲徹底臭大街,更不用說隋煬帝,名聲直接臭出宇宙。
從唐高祖武德七年唐朝基本統一天下,至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封禪,中原已有百年未見過刀兵,百姓也不知兵戈為何物,從京師長安至于安西九千九百里,以示遠行的旅人不為萬里之行,締造了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最輝煌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