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從軍事角度分析,明朝軍隊為什麼打不過清軍呢?
查看全部 43 個回答
回答1
2023/12/09

ADVERTISEMENT

真正通過史料了解過明滿戰爭細節的人會發現明清戰史存在大量非常反「常識」的事實,很多東西的實際情況和網絡上流行的各種通說與meme以及大部分普通人的印象是完全相反的。

例如網絡及民間長年流傳的一大主流印象就是明末明軍戰斗力&野戰能力低下,遠遜于滿虜,或者明軍武器軍備因為貪腐缺餉等原因嚴重缺損以至于無法形成有效戰斗力;但看過一手史料細節之后會發現實際根本不存在這種情況。

對比過明清乃至朝鮮在內的各方對歷次戰役細節的記敘和戰報,以及無視掉部分清方史料中,如滿文老檔里面那些扯淡到將官陣亡比士兵多的戰損數據比,再結合清方自己對后方人口狀況變化的一些記錄,可以明顯地發現明軍基層官兵并不存在技戰術&野戰能力低下這一說,長年與滿清交戰的主力部隊盔甲、火器等軍備的供給也并不短缺。

ADVERTISEMENT

明軍實際上經常在次要、不出名的中小規模戰斗取勝,甚至有過地方民兵擊潰小規模成建制清兵的情況,而清軍取勝的歷次大戰役中,清軍往往也贏得并不容易,一般都需要付出相當程度的代價才能戰勝和殲滅明軍,一些戰役過程中還出現過不少未能形成局部兵力優勢的清軍分部暫時被明軍擊潰,或是火器對攻階段清軍因技不如人被明軍壓制的情形。

而真正導致明軍在戰役中潰敗的主要原因,往往是高級指揮層出現嚴重的內部問題:總兵之間相互扯后腿、賣隊友,導致戰線在中途驟然崩潰;將官對督撫統帥的軍令陽奉陰違、自行其是,使原本的戰役規劃無法得到正確執行——其中關外的遼鎮將領在這幾類問題上尤為嚴重。這就導致明軍總是在大兵團作戰時因部分將領不配合出現差錯而潰敗;此外還有來自最高層的皇帝和兵部主官的戰略判斷與決策本身就存在嚴重方向錯誤的問題。

ADVERTISEMENT

總而言之,明朝單純在軍事層面上的主要問題從來不是基層部隊的作戰能力,也不是軍事技術,甚至不是后勤財政——明朝最致命的問題是在明滿戰爭二十余年的時間里,始終存在嚴重的戰略&戰役統籌規劃能力低下,對高級將領層的指揮協調能力低下的問題。而對比之下,滿洲一方在這方面問題則要比明朝好很多,老奴與皇太極兩代虜酋一直都對麾下各路部將維持著高效的駕馭力,可以使清軍的整個大兵團在戰役中協調一體行令禁止,出現局部的失利也不會輕易全面潰敗。

能反應出這種狀況的典型案例之一就是大凌河之役中的長山之戰,宋偉部車營在被清軍以數倍兵力優勢及火器優勢圍攻的情形下仍然與清軍激戰半日,給清軍造成相當損失之后才被擊潰,說明明軍基層兵丁戰斗力并不低,甚至可能略優于清軍;但從一開始,數千車營步兵被數倍清軍步騎炮兵圍攻這本身就是一個近乎必敗的不利情形,而造成這一情形的原因正是原本與宋偉車營一同派往增援大凌河的吳襄拒絕配合指揮協調,吳襄不僅沒有指揮部下數千騎兵有效掩護宋偉車營,反而在與清軍接戰失利后直接帶少量親兵棄戰逃跑,把宋偉給賣了,使宋偉部側翼完全暴露給清軍,最終被清軍圍攻。

ADVERTISEMENT

而除去戰役與高級將官統籌問題外,明朝另一大問題則是整個遼事戰略層面上的決策錯誤:明朝在天啟、崇禎朝選擇將主力部署在關外遼鎮與后金進行拉鋸和反復決戰,本就是一個在地緣和后勤負擔上對己方全面不利的戰略方案,這不僅大幅增加了己方作戰的難度和后勤資源消耗失血的速度,全國資源填遼鎮的做法也讓其他北方邊鎮趨于空虛,使后金能夠順暢地進行繞道入關劫掠補給來恢復自己的元氣。

所以大部分明穿小說總想著能靠搗騰什麼新式火器,或者練兵秘籍之類的東西來制勝,都是完全不得要領的錯誤腦回路,明朝在松錦大戰之前可以說從來都不缺乏西洋火器和精銳戰兵,甚至后勤財政也都遠沒有惡化到供養不起一支夠用的野戰軍團的地步;但是錯誤的戰略方向和對高級指揮官統籌管理的失敗讓這些資源無法得到有效的運用,最終大部分都白白浪費在了戰場上。

因此,如果真的希望明朝能夠在明末的遼東戰場上取勝,那麼架空思考的方向應該圍繞在以下兩個要點上:

一是徹底調整和變更歷史上明朝的平遼戰略,避免在關外與后金消耗有生力量,把更多的精力和資源集中在阻止后金入關劫掠上,滿洲一旦無法通過入關劫掠來補充資源,那麼就會在對耗上陷入比明朝更加不利的境地。

二則是設法整肅高級將官、督撫層級的軍事指揮系統,使明軍恢復對大兵團作戰的有效協調統籌能力,至少使部署在東北、直隸地區用于抵御后金的兵力中存在一支能夠上下一致協調統籌的中堅大兵團。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12/09
軍功獎勵制度,清軍超明軍一百條街。后金摸索出來了制度:戰利品全部交公,按功勞再分配。這樣的軍功制度,導致后金刀刃/精銳部隊對收拾戰利品沒啥興趣;打贏了小戰斗,也絕不浪費精力和時間去收集盔甲、金銀、布帛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12/09
后金這邊都說爛了,說點他們祖宗的。宋朝使者去金國討論共擊遼國,金太祖很開心,請宋朝人吃飯,宋朝使者驚訝的發現負責端菜的都是金太祖的妻妾。金國的村民殺了只雞,邀請金太祖去吃雞,金太祖欣然前往。金太宗時期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3/12/09
簡單聊聊這個問題。關于這種說法,我只能說部分認可。后金的指揮層在管理大型作戰的表現上的確由于明朝軍官團體和督撫官員。一方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12/09
晚上上知乎看到又有人造謠罵我,回罵一通后發現這個問題下好幾個答主想當然了,隨便說兩句。這個回答下好多人思路是正確的,舉的例子卻完全錯誤。舉的啥例子呢,長山之戰。他們認為長山之戰潰敗,是吳三桂他爸吳襄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6
2023/12/09
這是個很大的題目啊。隔一段時間,我會發長篇系列來具體探討。精力有限,今天就隨便說說吧。為了不節外生枝,以1644年3月為底線,暫時不考慮南明。第一,遼東是一個從后勤角度來說,對明軍很不友好的戰場。在沒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3/12/09
宋以后,為防止唐代藩鎮之禍,杜絕武人坐大之弊,朝廷的根本軍事策略是「以文制武」。宋、明兩朝組織大規模戰役,皆由不諳軍事的文臣出任前敵總指揮,統轄幾支規模有限的部隊。武人是不允許掌握方面軍指揮權、統轄幾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3/12/09
后勤層面:清軍:士兵全都有房有地有牲畜有老婆,八旗軍和烏真超哈都還有包衣。明軍:能保證部分屯田的部隊,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了;待遇最高的關寧軍能每月一兩五,但也時不時欠餉;其余部隊大量長期欠餉。軍制層面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3/12/09
大清八旗子弟,為什麼就是打不過洪秀全、孫大炮?單純從軍事角度分析看看呢?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3/12/09
某些人還甩鍋給朱元璋,正是朱元璋的制度設計與規劃才讓建國達250年的明軍仍有作戰與被討論超過40年的價值,一個80余歲的老人不借外力百米跑了30秒也值得贊揚,換到朝代上卻沒幾個人想的通了,反倒吹噓剛建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3/12/09
單純從軍事角度看,明軍強于清軍,明朝在末年是多線作戰出擊的,當時各地烽火狼煙,滿清只是其中最善于摘桃子的一方。從小范圍微觀視角看,明軍精銳度和作戰意志優于清軍,但從大范圍大兵團作戰視角看,明軍經常處于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3/12/09
在滿清體系中軍人是貴族,在明朝體系中軍人是文官的奴隸,因為滿清是以對外劫掠為生的政權,而明朝這種農耕王朝是依靠內部生產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3/12/09
首先,將官的素質差距非常大,特別是指揮大規模戰役的能力。建州女真是在努爾哈赤多年努力下逐步鍛煉成一支敢打敢拼的精銳的,努爾哈赤打了三十年仗,他的兄弟親族兒子們都是跟著他打仗成長起來的,如皇太極這種十三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3/12/09
吳襄在大凌河兩次臨陣脫逃,進了詔獄卻毫發無傷,沒多久就官復原職,連兒子吳三桂當上游擊將軍。盧象升抗擊清軍殉國后,幾十天沒人收殮,家屬上訴朝廷兩年才拿到撫恤金。袁崇煥在牢里寫信讓祖大壽回來保衛崇禎,結果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3/12/09
順治朝規定的綠營工資是騎兵每月2兩,步兵每月一兩,守兵每月半兩。隔壁大明因為不想給戚家軍平均每月1.5兩的工資把人家剿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3/12/09
要我拼命,要麼老闆發足錢,要麼老闆給足面子。是又沒錢,又是千里迢迢來救援,血戰退敵,連一個慰問都沒有。這種老闆,還是趕緊自掛東南枝吧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3/12/09
明朝為了不發餉,都能自己干死自己最精銳的部隊,還怎麼打仗?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3/12/09
野豬皮(努爾哈赤)一手鍛造的后金軍幾乎是一台完美的戰爭機器,規模雖然不大,但是卻很精銳。首先你要知道,野豬皮(努爾哈赤)在明朝最精銳的部隊里服過役,接受過明軍系統而正規的軍事訓練,在明軍中積累了豐富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3/12/09
漢族社會的兵農分離很早就完成,大多數人只負責種地,少數職業軍人大多也是18歲以后參軍當兵后學習軍事技能,而蠻族男丁往往十來歲就會跟著父兄學習騎馬和打獵,個人的弓馬武藝嫻熟程度往往更高,因為這是一種自然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3/12/09
假如你是一名來自登州府的一名軍戶,被征召到遼東松錦前線,臨行前家里向當地千戶老爺借錢給你湊的路費和衣物。到了遼東軍營后,文官老爺對你們說著之乎者也這種完全聽不懂的話,總之就是要報效朝廷,孝忠皇上之類的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3/12/09
明朝不是打不過清軍,而是想打敢打后金的明軍得不到明朝經費的傾斜,那些不敢打不愿打后金的明軍反而得到了經費的傾斜。首先所謂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