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些排名靠前的答案,覺得很恐怖。看似視角新穎,比如年紀大了快樂閾值高了,其他都沒意思了。比如孩子帶來對人生虛無感的對抗,消解抑郁。比如孩子帶來你和新事物的連接…
恕我直言,這麼說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你真躺平了,已經不折騰自己的人生了。
來個孩子,那麼你就被迫重新進入困難模式。是的,從此你「快樂閾值會低起來」(雞飛狗跳一地雞毛事事不可控的話,相信我,換誰都會逮住一點小如意而「快樂」)。你天天忙、天天打仗,當然沒心思想什麼人生的意義,可不就把虛無感「對抗」了嗎?你帶著小孩兒上學,認識各種老師和其他家長,確實也拓寬你的社交圈,建立了和「新事物」的連接。
……
我知道,人生要有意思,那必須是「沒有困難也要創造困難往前沖」,因為人生本來就沒意義,不折騰就很無聊,尤其是你找到一個舒適區(不用再怎麼努力,就可以維持生活)后。
但是,為什麼這個困難要是有一個孩子?折騰你自己的人生不是更好嗎?
是人到中年,更缺少勇氣跳出舒適圈吧?因為你心里其實知道,這個舒適圈很來之不易。你又知道,自己其實已經沒有多少選擇了。
你們說什麼旅游、金銀、各種玩沒意思。這些本來就是又不困難、又不創造價值的純消遣活動,當然次數多了就沒意思。
但是世界遼闊,可以做的事太多了。
你真的有自我嗎?你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嗎?你敢捫心自問你的理想都達成了嗎?你毫無遺憾嗎?你小時候想做的事都做到了嗎?你真的給予了嗎?
我為什麼要寫這個答案,是因為我理解你們在說什麼,但我覺得你們相當有一部分在自欺。
拋開消遣玩樂,就說這個世界你真的去探索了嗎?
我覺得我人到中年,到老年,我還會想去非洲救大象,想去山區建學校,想做一個脫口秀演員、脫衣舞娘,想做地理攝影、戰地記者、想做自媒體,想交更多朋友,采訪更多人,想讀很多很多書,想拍自己的電影,想嘗試女性互助養老呢……!
我七十歲,還想date七十歲的老頭呢(舉個栗子,我已經有對象了)!
問問是不是自己的生活有大困境小困境呢?溫水煮青蛙,對生活妥協,忘掉自我…這些是困境啊,別騙了自己。
為什麼我不建議以生娃來解決這個困境(僅個人觀點)。
生娃會使自己被迫進入困境,而非自己自動選擇你不知道你生出的娃是否生理、心理健康,是否智力正常,是否能被你培養成你希望的樣子(孩子自有天生的性格,少數反社會也不一定,你做到能力范圍內最好但不領情的則更多)人本來就是動物,孩子更是一只小動物,擁有一切動物性:趨利避害,捧高踩低(需要很多教化)。等ta長大了怎麼看你,你完全不知道。自問,即使ta一切正常,你確定ta長大了真看得起你?你是一個精神物質雙獨立,又充滿愛心耐心的父母嗎?你覺得孩子長大了真會打從心里尊敬你愛你嗎?繼上一條,人是動物。
動物基因就是使人更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和自己的下一代身上,而不是上一代身上。即使有,也更多是同情和需要。想想自己是如何對待父母的,心里真的喜歡他們,愿意靠近他們嗎?還是因為需要他們?三代過后,無人知道你是誰,無人在意你是誰。你短短幾十年,只有你的心情、你的體驗最重要,它們和你一起入土,只對你有意義。正因如此,你應該完全對你的人生選擇、人生體驗負責。生孩子在農耕社會是合理的、有益的。在工業社會的今天,孩子是負債,純付出的。且是為社會付出。每個國家都希望大家多生孩子,因為你的孩子是為社會生的。不生孩子且精神豐富的人,可以早早實現財富自由,可勁折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十分有錢有資源的人可以多生,因為孩子更可能擁有一個更好的人生,成為創造價值、幫助別人的人,但前提是你也要盡力給孩子提供陪伴與愛。
生養孩子對于女性來說,代價實在是太大了。身體的代價很大,卻還是小事。更大的代價是時間、心力、犧牲更多人生可能性的代價。一生孩子,你就幾乎慢不下來,停不下來。你們現在還能思考人生的意義這種事,其實已算是一種奢侈。有這時間,不如拿來搞搞自己。
最后,我鼓勵想清楚的女性,還想生那就去生。follow your heart.
只有一點:你要對這個選擇負責。以后別抱怨:要是我生之前知道這個知道那個就好了。工作沒了、職業發展受限了、大環境不好了、和丈夫感情不好了,沒自己的朋友了,沒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了,錢不夠用了,孩子學習不好,孩子叛逆了,覺得孩子自私白眼狼了啃老了(此后還有一千條)……全別怪孩子。
這是你的人生,你要對你的人生選擇負責,負全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