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想一想,一個60幾歲,甚至70幾歲的女人,對那方面還會感興趣嗎?
女性過了更年期之后,對杏的需要和向往就越來越低了。
她「寵愛」張易之的時候,都快80了,這麼大的年紀,別說在醫療很差的古代,就算是當代的將近80歲的老太太,身子骨也都很弱了,還能折騰嗎?
所以對武則天來說,她到了這個年紀就要少折騰,多調養,而[夫·妻·生·活]是很耗費體力的,武則天為了自己多掌權一些年,她可能也會約束自己,盡量的清心寡欲。
因此她養男寵是為了那方面嗎?
其實并不是,武則天養男寵,主要是為了證明,她是皇帝,所以她也要向其他的男性皇帝一樣,有后妃
而武則天的男寵也比較能說會道,哄得老太太也挺開心,至于老太太和男寵之間有沒有什麼[夫·妻·生·活],我覺得可能性比較低
為什麼?
因為武則天不管怎麼說,只是一個老太太,我們先不說她能不能和男寵發生關系
但是男寵都是身處壯年的小伙子
假如她想和男寵發生關系,那肯定是在一個非常私密的環境下,那種環境下沒有任何人能保護武則天,而男寵又是一個身處壯年的小伙子,如果對武則天不利,就算武則天是皇帝,她有什麼辦法?
為什麼男性皇帝敢在沒有任何保護的情況下和后妃在私密的環境中發生關系?
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他是一個男性,而后妃都只是柔弱的女子而已,不可能刺殺他,柔弱的女孩子沒這個能力,也打不過他。
而武則天就不行了,武則天是一個女人,而且都是一個七十多歲的老太太了,萬一她的男寵,要是有什麼歹意怎麼辦?萬一想刺殺她怎麼辦?
有人說,皇帝做那事的時候,周圍也是有人保護的
我個人認為,就算有人,也不可能站床邊吧?
一堆人看著,皇帝還能有興致嗎?
就算有人,站的也是比較遠的,要麼是在寢宮外面站著,要麼是和皇上的龍榻保持一定距離,絕對不可能站床邊。
史記有一篇叫《刺客列傳》,說的是齊國和魯國發生了戰爭,魯國很弱,被齊國打敗了很多次,魯國只好割地求和。
有一次齊國和魯國的諸侯聚會,史書稱之為會盟,齊國君臣和魯國君臣聚在一起。
然而魯國有一個勇士叫曹沫,趁著在聚會上與齊桓公接近的機會,用匕首劫持了齊桓公。
曹沫對齊桓公說:你們齊國雖然強,我們魯國雖然弱,但是你齊桓公在我手上,如果你不歸還我們魯國的土地,我就讓你血濺當場。
在場的齊桓公護衛雖然很多,但是君主被劫持,他們也只能投鼠忌器。
齊桓公在這種情況下,答應了曹沫,歸還了魯國土地。
其實武則天的男寵也是這樣,武則天的太監或者護衛,不大可能站在床邊。
甚至侍衛們,哪怕就站在床邊,男寵只要掐住老太太脖子,挾持住武則天,那些太監和侍衛看見了,他們敢朝男寵劈砍射箭嗎?皇上在他手上呢?傷到皇帝就是誅九族,誰敢動?
一旦出現這種情況,武則天這種快八十歲的老太太,被男寵可能幾秒鐘就掐s了。
因此武則天不可能不防備這種情況。
皇帝都是多疑的,不要認為武則天是一個被愛情沖昏頭腦的小女生,一個快80歲的老太太,還能有什麼愛情渴望?相反,她是一個皇帝,她也會像皇帝一樣多疑,她不會信任任何人,連她的親生兒子他都不信,她會信男寵嗎?她敢和男寵「親密無間」嗎?武則天不敢和任何男人那樣,除非是她老公李世民或者李治。
有些人可能認為這些男寵不敢殺武則天,因為這是滅九族的大罪,武則天沒必要擔心。
其實歷史上以身犯險的人有很多,就比如劫持齊桓公的曹沫,這樣的事件在歷史上并不少見,否則古代也不會有凌遲處死了。像「滅九族」的大罪,在歷史上也不斷的有人觸犯,武則天不會認為有了這些威懾,就可以完全放心。
另外,更重要的是,她會想,這些人有沒有可能就是李家派來接近她的?或者這些人就算不是李家派來的,但有沒有可能被李家收買了呢?如果是李家指使他們除掉武則天,她死后,殺她的男寵,非但可能沒事,而且還可能被李家封賞。
武則天有個很大的弱點,就是年歲太大了,在那個年代,她的年紀基本上已經到末年了。她就會揣測她的男寵,會不會覺得她太老了?她倒不是怕男寵嫌棄她的相貌,而是會擔心,男寵們會不會考慮一旦她去世,下一步該依靠誰?以當時的情況,萬一武則天駕崩,李家很可能重新得勢,男寵們就會擔憂那時候他們自己的小命該怎麼辦?而武則天的年歲在那擺著呢?在當今活個八十歲,甚至九十歲,很常見,但那可是唐朝啊?活到六十都已經是大壽了。
歷史上的武則天,活了82歲,老太太很長壽,但是武則天能算到自己可以活82歲嗎?她的男寵們能算到武則天可以活82歲嗎?這是沒人能知道的事,大家唯一能知道的,就是武則天已經很老了。
這些男寵不會擔心隨時會失去武則天這個靠山嗎?
至少在武則天看來,他們有可能會擔心這件事,因此這些男寵為了有后路,為了將來不被趕盡殺絕,暗中和李家建立聯系,提前和新老闆打好招呼,甚至按新老闆的要求,交一份投名狀,也不是不可能的。
現在最想讓她死的,就是李家皇室,而武則天死了之后,也就人走茶涼了,誰會為她報仇呢?唐朝皇室貴族里想讓她死的人,太多了,只要武則天有絲毫的麻痹大意,很可能會被別人弄掉,所以看似武則天掌握了大權,但其實她一直活在危機重重之中。
因此武則天作為皇帝,又是一個被很多人記恨的皇帝,她能完全相信男寵嗎?她是不可能相信男寵的,她片刻都不會相信任何男寵。她除了自己,甚至不會相信任何人,哪怕是她的親骨肉,她都不相信,她有可能天真到相信男寵嗎?
當然是不可能的。
古代的皇帝也被稱為孤家寡人,這不是一種自謙,做了皇帝,真的就成為孤家寡人了,別說大臣不能相信,就算是兒子父親,甚至自己的母親都不能相信
歷史上有很多的皇帝就是被自己親生母親給弄掉的,甚至被親生母親給害死的。
我們知道秦朝時期,嬴政的親生母親趙姬,就想弄掉秦始皇,從秦始皇的角度,連和他相依為命的他親生母親都這麼對待他,他還能相信誰?
不但秦始皇這樣想,其實所有精明的皇帝都會這麼想,他們會擔心朝廷大臣,擔心自己的父親,擔心自己的兒子,擔心自己摯愛的女人,甚至擔心自己的親生母親,會害自己。
漢武帝想立劉弗陵當皇帝,但他擔心自己的愛妃鉤弋夫人,也就是劉弗陵的母親,會禍亂朝政,所以直接把自己親兒子的母親,也是自己最摯愛的女人,給殺死了
所以皇帝會信任誰呀?他誰都不信。
尤其是像武則天這種腦袋清醒,非常懂得權力斗爭的皇帝,怎麼可能信任男寵呢?
如果是非常昏庸的皇帝,比如桓靈二帝這種皇帝,也許會輕信身邊的人,所以這兩個昏君被身邊的太監們騙的團團轉。
但武則天可不是桓靈二帝呀,她精明著呢。
所以我覺得她和男寵應該沒有什麼親密關系,只是在公開場合,有人保護的情況下,穿著衣服摟摟抱抱而已,因此,武則天養男寵只是為了彰顯她也是皇帝而已
武則天應該沒有對不起李治,如果說對不起,她也只是對不起李世民而已
我們再分析一下武則天跟李治是什麼樣的感情?
歷史上的李治,對武則天的感情大機率也是真的,為什麼這麼說?
從史料中,我們可以知道,武則天和李治總共生了六個孩子,當然有人說,次子李賢不是武則天親生的,那麼確定無疑是武則天親生的孩子,至少也有五個。
雖然李治和其他妃子也有孩子,但他和武則天生的孩子最多,和其他妃子基本上也就只生一個。武則天一個人生的孩子,就占了李治所有孩子數量的一半,可見,李治寵幸武則天的次數肯定是非常多的,對她也是相當寵愛的,不然的話,不會和她生那麼多孩子。
從「寵愛」的角度,武則天肯定是李治最寵愛的女人。
另外,李治對武則天的態度不光是寵愛,而且已經到了縱容的地步。
李治作為一個皇帝,有很多的妃子,皇宮里美女如云,他開始的時候寵愛的也不僅僅只是武則天一個。
但是武則天希望李治能獨寵自己,所以她把李治寵愛的其他妃子,找各種借口和罪名給弄死了
李治是什麼反應呢?他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默認和允許武則天去傷害宮中的其他寵妃。
武則天弄死李治喜歡的女人也就罷了,更有甚者,她連李治最喜歡的兒子也不放過。
李治最寵愛的兒子叫李賢,後來李賢成了太子。
這個李賢,名義上是武則天的次子,皇宮里的公開場合,都默認是武則天的親兒子。
但是據說李賢其實是武則天的親姐姐「韓國夫人」和李治私通生出來的。
武則天名義上收養了李賢,掩人耳目,說是自己兒子,但實際上很不喜歡這個養子。
而李治卻最喜歡李賢這個兒子。
本來繼承太子位的是武則天的長子李弘,那是她的親兒子。
但是長子李弘當了太子之后,突然就死掉了。
那麼就輪到次子李賢繼位。
從李治的角度,李賢繼位,他是很高興的。滿朝大臣也都挺高興,因為這個李賢根據歷史記載,確實各方面很優秀。
然而,武則天不高興,甚至到了憤怒的程度,她就想辦法給李賢羅織罪名,後來她找借口說李賢謀反。
李治很了解自己的兒子,他覺得李賢沒有任何必要謀反,所以他其實也是不信武則天的說法的。
但他也拗不過武則天,在武則天的強烈要求下,最終李治答應她,撤了李賢的太子位,甚至把李賢削為平民,并且幽禁了起來。
可見,李治對武則天已經縱容到這種程度了,這個李賢雖然可能不是武則天的親兒子,但他必定是李治的親兒子,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而且是李治最寵愛的兒子。
但武則天搞掉他親兒子,李治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認了。
可見李治愛武則天,已經寵愛到沒有原則了。
我們看一看時間點,武則天誣陷李賢謀反的時候,是公元680年,而武則天是在公元624年出生的,說明這時候武則天已經57歲了,顯然肯定年老色衰了,肯定談不上什麼美貌了。
所以李治這時候必然不是看重武則天的美色,武則天此時已經是一個人老珠黃的老太太了。然而李治對她還是聽之任之,甚至把最喜歡的兒子搭上,他也認了。說明李治對武則天的特殊感情,肯定不僅僅只是迷戀武則天的相貌,而是在精神上也愛著武則天,所以李治對她的縱容,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公元683年的年末,李治去世。
武則天看李治去世了,在公元684年的年初,弄死了已經淪為平民的廢太子李賢。
李治愛武則天,這一點應該毫無疑問。
那武則天對李治又是什麼感情?
其實武則天對李治可能談不上愛,主要是一種利用,所以武則天可以害死李治的愛妃,可以去害李治最寵愛的兒子,她不會為李治著想,她不會想李治會不會為難和傷心,她為了實現自己的目的,可以犧牲李治的利益,所以她可以建立周朝代替唐朝,他這種做法其實是非常對不起李治的,唐朝這個王朝是李治的命根子,如果是奪走了唐朝,對李治來說是愧對列祖列宗的,他直接成末代皇帝了,但是武則天不會管這些,她就覺得她要用大周取代大唐。假如武則天愛老公的話,她會想辦法幫老公守住家業,這是最起碼的一件事,但武則天直接把老公的家業篡奪了,你能說她愛李治嗎?
因此,武則天大機率并不愛李治,別說李治,連她的親兒子,她都沒那麼愛。
李賢可能不是武則天生的,但李顯如假包換,肯定是武則天親生的,然而李顯在李治去世后,登基當皇帝,但是當了沒多久,就被他老媽武則天搞掉了,武則天把自己親兒子李顯的皇帝位廢了,并且把李顯軟禁了起來。
李顯被弄掉了,武則天讓小兒子李旦繼位,李旦雖然當了皇帝,但完全就是個傀儡,武則天臨朝稱制,一點權力都不給李旦,形同把李旦軟禁,李旦最終退位,讓武則天當了皇帝。
武則天連自己親兒子的皇位都要搶,可見武則天這個人,其實是很自私的,很自我的。
如果說武則天這輩子愛過哪個男人,我覺得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李世民。
雖然武則天沒有和李世民生一男半女,但李世民有可能就是武則天這輩子最愛,最欣賞的男人。
武則天晚年的時候,曾經說過她和李世民的一段經歷。
當時李世民得到了一匹寶馬,叫獅子驄。
這匹馬雖然是好馬,但性格非常暴烈,誰騎都不行。
李世民就對宮里的人說,誰能馴服這匹馬重重有賞。
然而,大家紛紛嘗試了一下,誰都馴服不了。
這時候,武則天站出來了,對李世民說:「我能馴服。」
李世民看著武則天就是一個比較柔弱的小姑娘,就問武則天:「你用什麼方法馴服?」
武則天說:「萬歲,我需要管你要三樣東西,一把皮鞭,一個鐵錘,一把匕首。我先看看用皮鞭抽這匹馬,它會不會服?如果用皮鞭抽完之后,它不服,我就用鐵錘砸它的頭,看它服不服?假如鐵錘砸了它的頭,他還不服,我就用匕首割斷它的喉嚨,這時候,它已經成了死馬,不服也得服了。」
李世民聽了之后,比較掃興,他還是很喜歡這匹馬的,不希望讓武則天給弄死,所以沒有讓武則天去馴馬。
這個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我們不知道,是武則天後來自己說的。
也有可能,她只是編了一個故事。
武則天想要馴服的真的是馬嗎?
她想要馴服的其實是李世民。
在故事里,李世民沒有讓她馴馬,其實武則天故事里傳達的真正遺憾是,李世民沒有給武則天機會,武則天沒有馴服李世民這個男人。
或者說,武則天的意思是,整個天下只有李世民這個男人,她沒有馴服。
所謂的「馬」,有可能只是武則天做的一種比喻,其實有很多女人喜歡幻想,比較喜歡編故事,有些事她不直說,她編一個故事,讓男人去猜,或者讓別人去猜,很多女人不會把自己的心里話直說出來,而是通過某一種加工和包裝說出去。武則天如果直接對別人說我喜歡李世民,那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她想盡辦法編了一個故事,表達對李世民的抱怨和愛意。
她抱怨,整個唐朝,我馴服了你兒子李治,我馴服了大臣們,我馴服了武將們,我馴服了天下人,但怎麼就馴服不了你李世民呢?你怎麼就這麼不上道了呢?
她表面上可能是抱怨,可能是罵,但展露的是一種求而不得的遺憾。
可以看一看武則天的經歷,整個天下的人,包括皇帝李治都拜倒了她的裙下,但唯有李世民是她征服不了的,是她人生中唯一的一個頂天立地,并且高傲的站著面前她的男人,是全天下唯一的一個讓武則天也卑躬屈膝的男人,甚至可以說是武則天這輩子唯一的男人,至于其他男人,在武則天看來,也只是工具,比如李治,也只是奴才,比如大臣和男寵,根本算不上男人。
所以武則天在內心當中其實是愛戀著李世民的。
當然有的人說,你覺得武則天愛李世民,她怎麼還和李世民的兒子李治生了一堆孩子呢?
其實這就是由愛生恨
我們看一看金庸先生寫的倚天屠龍記
周芷若原先是喜歡張無忌的,但是求而不得,最后一怒之下,跟了她不喜歡的宋青書。
她的意思是,張無忌你有眼無珠,看不上我,但是全天下有的是男人能看上我。
周芷若和宋青書發生關系,真的喜歡宋青書嗎?
這其實也是她對張無忌的一種報復。
她心中喜歡的還是張無忌。
這種事也不僅僅只在金庸的小說里,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女孩子,出于報復和怨恨她愛的男人,和一個她自己根本不喜歡的男人在一起了,就是想噁心她曾經愛的那個男人,這樣的事其實比比皆是。
武則天也是一樣,她覺得你李世民不把我武則天當盤菜,那我就偏要和你兒子李治搞在一起。
這其實也是武則天對李世民的一種報復,一種由愛生恨的報復。
古人比較迷信,講究在天之靈,雖然李世民死了,但是武則天覺得,李世民在天上能看到她和李治的事,甚至武則天以周代唐,其中一部分原因,也有可能是武則天故意在噁心李世民,你當年對我不好,我要把你的唐朝拿走。
武則天對李世民的恨,可能是一輩子的,史書上說武則天入宮的時候,只有14歲
其實古人說的14歲,也就只相當于我們現在的13歲而已,因為古人是用虛歲計算年紀的。
武則天624年出生,637年入宮,這兩個數減一下,正好才13歲。
所以這麼小的武則天,剛剛處于情竇初開的年紀,她遇到高大威猛,陽剛氣十足的唐太宗,很可能會產生較強的迷戀。
不單單是她迷戀唐太宗,和她同一年入宮,但是比她還小三歲的妃子,叫徐慧,也十分迷戀唐太宗。
徐慧入宮的時候,是貞觀十一年,也就是公元637年,徐慧是公元627年出生,說明如果按周歲算,她入宮這一年才十歲。
我對唐太宗也挺無語的。
不管怎麼說,這個徐慧對唐太宗是一往情深。
武則天比徐慧還大三歲,雖然和唐太宗年齡差距很大,但是連徐慧都能愛上唐太宗,武則天愛上唐太宗也沒什麼不正常,其實古人并不是很講究年齡差距。
比如冒辟疆和董小宛,唐明皇和楊貴妃,年齡差距都很大,但是古人并不覺得奇怪,老男人娶小姑娘,甚至產生感情,在古代是很普遍的事。
唐太宗這個皇帝一身戎馬,肯定是霸氣十足的那種男人,當時他也不到40歲,屬于壯年時期,身上散發出來的瀟灑和霸氣,很容易對武則天這樣的小姑娘,產生很強的吸引力。
但是唐太宗這個男人是武則天征服不了的,唐太宗曾經也寵幸過武則天,但始終沒有愛上武則天,武則天也曾試圖讓唐太宗愛上自己,但最終都是徒勞的。
其實一個人最容易愛上什麼人?就是自己征服不了的人,一旦征服了,得到了,就沒有挑戰性了,所以得到了往往不會珍惜,而求而不得的男人,往往會成為一個女人最愛的男人。
武則天又是練字,又是馴馬,為了吸引唐太宗,在唐太宗面前做出了各種表現,各種努力,付出了很多,但是沒得到唐太宗的眷戀。
武則天的付出是徒勞的,然而愛情是真實的。
有的女人會說:我對你付出了這麼多,你還不愛我,你真沒良心!
看似她在斥責對方,但她其實是在向對方表露強烈的愛意,希望得到對方的回應。
甚至武則天後來的這種性格,有可能就是在于和唐太宗的愛糾葛下形成的。
她進宮時,只是一個13歲的女孩子,她的性格可能還處于成長期,性格可能還沒有形成呢,但是她跟了唐太宗十多年,最終形成了後來剛毅霸氣的性格
她天天觀察唐太宗,天天琢磨唐太宗,天天模仿唐太宗,天天想著唐太宗,最終她也成了一個女版的唐太宗。
這是一種最深沉的愛,叫「我成了你,我要把你永遠鎖在我的靈魂之中,我以后就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