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一個,回答的很好...只要我們盡力而為了,就可以問心無愧
心理醫生:您好!
我父親今年68歲了,五年前患了腦中風,一直癱瘓在床上,手腳都不能動,大小便也不能控制,整天都需要人伺候。從此,我們幾個子女輪流護理,非常盡心、盡孝,算是盡到了做子女的責任。但是,時間一長,我們的感情,就好象有點麻木了,對老人的照料,也不象從前那麼精心了,有時侯,也會不耐煩,也會產生厭倦情緒。真好象應驗了那句話:「久病床前無孝子」。這使我很困惑,也很內疚。我不是個不孝之子,也不想做一個不孝之子。但是,我們的孝心,為什麼會漸漸減弱呢?我感到這很對不起老人,也對不起我自己的良心。可我對此又無能為力。心理醫生,您能給我分析分析嗎?許先生
許先生朋友:你好!
看得出來,你目前正遭受著良心的譴責,擔心自己不仁、不孝。其實,你能給醫生來信,探討「孝與不孝」這件事本身,就表明了,你是個有良心、有孝心的好兒子,是一個經常用嚴格的標準衡量自己的人。所以,我們應該更多地考慮,你的內疚和自責是否有必要。
大概,我們都希望,自己能夠始終如一地關愛和照料自己患病的親人,尤其在患病初期,這種心情更加急切。于是,我們毫無保留地使出全部精力,投入其中。無非是想通過自己的超常努力,使患病的親人減少痛苦、早日康復。不過,無論任何凡人,在實際生活當中,都無法長時間始終如一地對親人進行全力以赴的、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料。因為人的精力和愛,畢竟是有限度的。如果,你實在要求自己,要付出超出人的能力極限的關懷給親人,有可能在你達到目標的同時,自己也會在精神和體力上垮下來,不但無法盡孝,恐怕還要給患病的親人增加精神負擔,給承受壓力的家庭雪上加霜。
另一方面,人們的各種情感,包括孝心,也不是始終如一的,它本身就是個波動的過程。情感的波動,一般遵循這樣的規律:高漲——下降——平穩。高漲和下降階段的情感,都不是常態的,都是不可能持久的,平穩狀態,才是常態、持久的,因為它是波動、調整后的結果。孝心也是這樣,也要經歷一個「高漲——下降——平穩」,最后比較恒定的過程。在最后的恒定階段,人們所能付出的孝心,才標志著常人的能力所能付出的孝心水平。無論做任何事情,只要自己盡力而為,就可以問心無愧。所謂的「無孝子」,其實是常態水平的孝心,是我們能力所及的孝心,盡管不完美,但那是實實在在的孝心、是真真誠誠的孝心、是可以維持長久的孝心。
「久病床前無孝子」,其實也反映了人們對病情看法的變化過程。發病初期,人們傾向于把病情看得過重,導致病人和家屬本人,容易大驚小怪、草木皆兵。時間長了,病人和家屬對于疾病逐漸有了正確的認識,心情也逐漸松弛下來,病人和家屬就能更有效、更現實地接受照料和盡孝了。表面上看,是孝心下降了,實際上,是孝心更有針對性、更有效了。
「久病床前無孝子」還有更深的一層含義,就是一個長期接受別人照料的人,自己也比較焦慮。因為他一方面會為久病不愈而焦急,也會為牽累親人而內疚,所以,病人的潛意識中,對于親人的照料和孝心,也有強烈的排斥欲,想與親人拉開點距離,減少自己的內疚、減少自己的依賴。所以說,「久病床前無孝子」 ,也是一個病人和孝子的雙向運動的結果,是內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總之,還是那句話,「只要我們盡力而為了,就可以問心無愧」。
心理醫生 蘇曉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