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古代茶葉那麼重要,成為重要的消費品和出口品?
查看全部 48 個回答
回答1
2023/12/09

ADVERTISEMENT

這個提問是不成立的。茶葉在現代的消費和出口規模,肯定是遠遠高于古代的。

很多答主被題目帶偏了,從水質、貿易角度分析古人的飲茶動機。最離譜的是還有人拿維生素說事兒的,說古代沒有冰箱,水果蔬菜保鮮不易,于是靠喝茶來補充維生素?

喵喵喵?

我們一般說茶葉的內含物質,會說茶多酚、咖啡堿、茶多糖、茶氨酸、茶黃素,很少說維生素。為什麼?因為維生素在高溫條件下很容易被破壞,而茶葉加工是要經過炒制或蒸制的,在干茶里的維生素含量微不足道。

茶葉鮮葉里的確有維生素,比如春茶鮮葉中維C的含量高達6~10毫克/克,尤以第一和第二次采摘為高,夏秋季成熟的鮮葉里含量會明顯下降。但這說的是鮮葉,就好比芹菜、香菜、菠菜、茼蒿一樣,這是綠葉類植物的天然特性,不代表炒制后泡水,還能喝到你嘴里。

ADVERTISEMENT

即便假設加工過程中維C不損失,那麼你一天喝多少茶湯才夠身體所需呢?一碗茶投茶量按3g算,請問需要喝幾噸?

其實茶葉在古代并不是剛需,尤其在非產茶區,不是說不喝茶就活不下去了。

大家不要被那句「柴米油鹽醬醋茶」帶偏,這句話最早出自宋朝吳自牧的《夢粱錄·鲞鋪》:

蓋人家每日不可闕者,柴米油鹽醬醋茶。

最廣為人知者,則是明朝唐寅的《開門七件事》:

柴米油鹽醬醋茶,般般都在別人家。歲幕天寒無一事,竹時寺里看梅花。

茶與柴米并列,以至于被誤會為生活必需品。

但其實茶文化從唐以后始興,一直都是士大夫貴族階層的風潮,在此之前并不流行。

茶興于唐而盛于宋,這要感謝那個宋徽宗,喜書畫名妓、茶藝和詩詞歌賦,并親自編撰了《大觀茶論》。

ADVERTISEMENT

在此之后,茶文化為文人貴族推崇,并漸漸傳播到民間。

但其實老爺們喝茶,喝的主要是一種儀式感。

唐朝喝茶用「煮茶法」。陸羽在《茶經》里列舉了29件烹飲茶葉的器具,29件啊!光程序就有13道,包括「薦茶、備具、炙茶、碾茶、篩茶、燒水、一沸加鹽、二沸舀水、環擊湯心、倒茶粉、三沸點水、糞叉入碗、敬奉賓客」!

(累不累啊,我打字都累了!)

宋代更扯,不煮茶了,改「斗茶」,又稱「點茶法」,也有9個步驟,我就不細說了,反正也沒人會看。

當代流行的「泡茶法」,始于明朝,緣于朱元璋廢團茶改芽茶。但這種返璞歸真到了清朝又再次達到形式主義的巔峰,演變出五花八門的「功夫茶」法,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潮州的功夫茶,有「三段十八式」之說。

ADVERTISEMENT

你說這些道道,你沒個閑工夫、沒個童子在旁伺候著,能玩得轉麼?

茶文化在平民百姓里的傳播路徑和文人階層不一樣。

古代沒有瓶裝水,販夫走卒行腳累了渴了,想喝口水該怎麼辦呢?要麼去問老鄉討口水喝,要麼就排出一文大錢,找路邊的涼棚茶館買碗水喝。基于水在古代的非商品屬性,沒有充分的價值來支撐起一筆交易,所以才在水里投放了「茶」。

換句話說,「買碗水喝」像罵人,顯得賣家唯利是圖,但買碗茶喝就合理多了。

賣茶者心安理得,買茶者也足夠體面,不必乞于人。

正如沈從文在《邊城》里記述的,湘西小城的公辦渡口,擺渡的爺爺因不滿于過渡人投錢給他,傷害了他的自尊,于是將遞還不了的銅板買了茶來煮水,倒在大缸里擺在路邊,凡是過路人渴了的盡可自取。

這是茶在民間的傳播路徑。

再到後來,城市里的茶肆茶館成了純粹的社交場合。

這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東西差異不大。只不過在西方體現為酒館酒吧咖啡館,在東方則是茶館。

歸根結底,茶只是社交的載體,把它換成酒和咖啡,本質上沒有不同。

也不是完全相同。比如相比咖啡來講,茶的成癮性要弱很多。

所以你可以看到,在西方有些國家幾乎人人飲咖啡。早上起床來一杯,上班來一杯,下午茶來一杯,晚上還要來一杯。

但在中國,不可一日無茶者,則主要存在于幾大產茶區,猶以福建、潮汕和云南為最。邊區的飲茶習慣和內地大不一樣,加酥油、奶和鹽飲用,與其說是喝茶,不如說是一種飲食習慣。

倒是要警惕很多年輕人喝奶茶成癮。奶茶的咖啡堿濃度要遠高于清茶,又加了大量的糖和奶精,對身體的負擔其實很重。

喝奶茶就等于催老,記住這句話,我說的。

有的答主說茶可以掩蓋糟糕的水質,這在北方很多城市屬實。比如北平,水的硬度太高,且衛生情況不佳,光靠茶葉都掩蓋不了那股怪味兒,還得加茉莉花,靠濃烈的花香來遮蓋。

在西方也有相同的情況。據說巴黎人喜飲葡萄酒,就是靠酒精來消毒。

總之,茶葉在古代并沒有那麼重要,它在古代的消費總量和人均消費量顯著低于當代。作為一種飲食文化,它其實和湖南人嚼擯榔、(古)歐洲人嚼煙葉并無不同,只不過是嚼煙葉的習慣沒有傳承下來,而飲茶傳承下來了。

至于茶在外國的流行,原因和在國內并無不同。只不過起始動力在于歐洲人對神秘東方的憧憬和向往。

那時候歐洲貴族們喜歡喝中國的茶,把玩中國的瓷器,喝印度的大麻,嚼美洲的煙葉。

到今天歐美還有人喜歡在墻上掛盤子,盤子啊!中國人誰掛這個?

需要提一嘴的是,抗日戰爭時國內茶產業破壞嚴重,出口歐美的通路也受阻,于是一群茶人受命開往云南,以云南大葉種茶樹為基礎,開發了一種新的品種「滇紅」,用來重新打開歐洲市場。

看過我寫的茶葉內容的朋友,我不允許你們沒聽過滇紅。

滇紅其香,媚眼如絲,天生性感,從不知內斂為何物。如果用美女來比喻紅茶,滇紅就是辛芷蕾。喜歡的交口稱贊,不喜的嗤其媚俗,但她媚態天成何錯之有?滇紅是牡丹、是玫瑰,生來爭奇斗妍,不與梅蘭為伍。滇紅應是少年之茶,少年如初春之草木,要什麼云淡風輕?也是老頑童之茶,誰說年邁就要青燈古佛?凡內心如正午驕陽者,均可飲此茶。

這段評語,我寫的。

被某音某書上很多博主抄襲,哼!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更多回答
回答2
2023/12/09
在中國的各地的縣志或者地方志里,經常能看到沒某地有泉眼或者水井清甜甘冽這樣的記載。對于今天的人來說,可能是很難理解,為什麼那時候的人要專門記一口井,但古人之所以這麼重視一口井、一口泉,原因卻也非常簡單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3
2023/12/09
因為古代攝入維生素比較麻煩啊。根據漢唐的簡牘、檔案,在古代想吃到蔬菜和肉類,都不算特別難。難的是什麼?是吃到新鮮的蔬菜和肉類。這是因為古代缺乏保鮮技術——畢竟沒有冰箱。因此,古代對肉類的保存技術,主要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4
2023/12/09
聊一個我之前讀到的其他的角度。不知道在哪里看到的,已經記憶模糊了,大家就當是野史純粹一樂哈。說茶葉出口純粹是意外,這玩意要賣給別人,是因為瓷器太貴,太稀罕了。瓷器才是一切對外貿易的絕對寶貝。那時候所有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5
2023/12/09
古代可沒有什麼稀奇古怪的調味品,并且糖這種東西還屬于奢飾品。除開游牧民族是因為要補充維生素才喝茶,其他人喝茶基本上都是因為好喝。身為微量成癮品的茶,在古代堪比現在的可口可樂。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6
2023/12/09
游牧民族補充維生素最經濟,最快捷的方式。以蒙古族為例,他們就是把茶餅扔到鍋中,每人一碗喝就成。優雅與否根本不重要。先是生存需要,再是精神文明,比如優雅的下午茶,茶道文化。所以把開頭的「游牧民族」改為「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7
2023/12/09
光喝白開水胃會泛酸,光吃肉也是一樣,不信你可以試著吃油膩至極的食物,然后灌涼白開,要麼當場把你整吐,要麼食物一直卡在胃里不消化脹著。從某種方面來說,茶是古代貴族用來消食的好東西,平民用來保持腸胃的好藥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ADVERTISEMENT

回答8
2023/12/09
關于茶葉的貨幣屬性,分享一篇杭州世界錢幣博物館的文章:在宋代,茶葉是一種非常珍貴的貨幣和貿易商品。茶葉作為一種「軟貨幣」,可以流通于整個中國的貿易市場,并被廣泛應用于商業交易和支付。而茶葉的價值是非常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9
2023/12/09
我老家流行一種喝茶方法。茶葉是什麼,無所謂,大多以磚茶居多,價格極低廉,但卻是早年間堪比鹽一樣的存在。鄉里的供銷社,可以沒有酒,可以沒有煙,但是唯獨不能沒有鹽和茶這兩樣。具體怎麼喝呢?莊稼人,壯勞力早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0
2023/12/09
為什麼說茶葉重要?茶葉是一種能和很多重要物品聯系起來的東西。首先,茶葉不只是飲品,更加是癮品。茶葉就是會讓人上癮的東西。因為茶葉中含有較高的咖啡因和茶堿。這些是會導致中樞興奮作用的生物堿類化合物,會讓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1
2023/12/09
因為古代沒有什麼飲料或者說飲料是一種奢侈品沒有可樂、雪碧、果汁、奶茶、咖啡也沒有糖,生活必需品是:柴米油鹽醬醋茶,糖的普及還不如茶。水果有季節、產地、運輸、儲存問題。為什麼以前有些名吃美食到了現在也就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2
2023/12/09
對于游牧民族,只有肉,沒有蔬菜,茶葉是剛需。霉國獨立戰爭的起點是,茶葉走私犯不想交稅,倒掉了大櫻的茶葉。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3
2023/12/09
石油戰爭不稀奇 唐朝用絲綢 明朝用茶葉都打得游牧民族很肉疼 在中東戰爭期間,阿拉伯人搞出了石油戰爭,用石油大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4
2023/12/09
「這大漢國的瓷器是又滑又亮,一通開水灌進去就裊裊升煙,正好用來泡茶葉。大漢的瓷器,大唐的茶葉,兩大強國伺候著我一個人兒,我這福氣還淺吶?」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5
2023/12/09
因為古時候茶葉關系到人類的健康。中國古代北方大游牧民族基本都以放牧為生,只靠俘虜和歸順的漢人在少數適合過耕種的地區種植少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6
2023/12/09
以前很多地方的水都是苦澀不堪的。甚至于打出一口可以不經處理飲用的水井,可以讓本地居民用水井的命名村落。就叫甜水井。以前的居民都是在水井的旁邊定居,全村就一口井,井上有個轆轤。誰家要吃水了,拿著扁擔去挑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7
2023/12/09
古代的飲用水,一般是地下水(井水),距離城市近的地下水一般都有味道,也就是古裝劇里所說的苦井,沒味道或者味道小的叫甜井。原因是地表存在的一堆礦物質(不細說了),通過遇水滲進土壤,再滲入地下水源。所以,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8
2023/12/09
茶葉流行好像與倫敦大瘟疫還有霍亂有關。笛福在書中寫過,所有人都不允許出門。有些人憋不住了,跳窗出去。被抓住就送進隔離所。實際倫敦大瘟疫,那是一場霍亂,想避免也容易 就是喝熱水。當時大瘟疫擴散非常快。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19
2023/12/09
綠茶,烏龍茶你正確沖泡是甜的哦。像是真 龍井茶出名就是因為特別甜。古代可沒這麼多糖,甘蔗這鬼東西過了南嶺就無法成熟被霜打死,只有亞熱帶邊邊上和熱帶能種。蜂蜜貴的要死。別的植物做的xx茶都是一股草味藥味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0
2023/12/09
「茶之為物,西域吐蕃,古今皆仰信之。以其腥肉之物,非茶不消;青稞之熱,非茶不解。」歷史上,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區的各族居民飲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回答21
2023/12/09
因為茶味可以遮蓋水的臭味,讓水可以更容易的喝下去。在現代自來水系統出現以前,人們要麼喝井水要麼喝河水。但在人煙稠密的城鎮地區,人們會把生活污水直接潑在地上或者倒進河里,污染導致飲用水發臭。這水就算經過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評論
分享
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