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有一種下意識的錯覺,覺得迫害者壓迫被迫害者可能是無底線的,但是被迫害者反抗時候一定是有理有據,合法合規,行一不義,殺一不辜,皆不為也。
怎麼可能?
要是你有個上司,當初你父母病重沒辦法借了他的高利貸,然后天天在你頭上拉屎。工作時候不停罵你,動不動扣你工資,要求你奴隸一樣干活,時不時要求你老婆得陪他旅游幾天,好不容易有個拆遷款又全給你拿走,關鍵這都還填不夠利息,你今后的人生永遠在這個無盡的漩渦里。當你崩潰到臨界值時候,突然意外得到一把槍,你決定去他家報仇。你確定你就殺這一個人?不會殺他全家?不會因為怕做飯保姆大呼小叫而也補一槍?
一個被迫害的人,情緒發泄出來是很恐怖的。這時候根本沒有什麼能夠制止他。既然已經犯了王法,殺幾個都是死,為什麼不都殺?既然都在他家,溜一個我就危險一分,為什麼不都殺?
武松面臨是什麼情況?剛剛在鬼門關轉了一圈。本來指望著過安穩日子,結果幾天前莫名其妙被冤枉,剛剛在飛云浦又差點不明不白死掉。
武松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一個頭腦冷靜功夫極高的人。既然已經邁出這一步,他可能讓因為有一個活口影響了自己復仇計劃和逃跑機會?
其實不光武松,整部水滸傳,甚至整個古代近代史,莫不如此。當被壓迫者承受不住反抗時候,便是泥沙俱下玉石俱焚的時候,伴隨的都是大量殺戮和破壞。因為既然已經走向統治者要求的社會秩序不容的一面了,這時候只有更加暴力的徹底攪壞這個社會,才能讓自己最大安全。今人看水滸傳,覺得好漢們大都殺氣太重,不想想既然已經在白道容身不得,再去講那麼多規規矩矩,嫌自己死的不快麼?
正如水滸中也不是沒有反面例子的。宋江心軟救了劉知寨的夫人,結果自己白吃了幾頓打還差點把命都丟進去。反倒彼時還是體制內人員的花榮都看出來不能婦人之仁必須一不做二不休了。
真正讓被迫害者在反抗時候,還是嚴格遵循紀律、不亂攪一氣,不殺害無辜,那需要再過一千多年,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出台后才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