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組圖預警)17-19世紀明清宮殿的居住功能性開始落后于同時代歐洲宮殿,而且時間越往后差距越大,承認這點我不知道難在哪里。
個人認為,比較奢華程度意義不大,比較宜居性更合適。奢華程度的衡量標準是建筑造價,如果這樣去比較的話,結論往往會是這樣:故宮一根木頭抵他們幾棟房呢,故宮陳設逼格甩歐洲一條街呢(好吧其實我本人也更喜歡故宮藏品)。在我看來這真的沒有什麼高低,兩地宮殿的奢華程度毫無疑問,都象征著那個時代和地區的最高物質生產水準,那些陳設和裝飾放在今天的國際藝術界中都是一流的精品。然而故宮的有些建材放到歐洲一文不值,而歐洲很多普通材料在當年的中國同樣是聞所未聞抑或不屑一顧。所以論燒錢 誰都比不過誰。
先放兩組圖:第一組-故宮養心殿、頤和園樂壽堂和坤寧宮婚房,第二組-法國凡爾賽宮、奧地利美泉宮等宮殿的幾處臥室。兩組圖的時間跨度均是200來年。
第一組圖中各個臥室沒有明顯差異。
第二組圖中可以看出來時間越往后裝飾愈發實用,圖上看不出來的是,它們陸續配備了衛生設施。
—————————————————————
先上結論:西方的宮殿是能與現代生活習慣接軌的,而明清宮殿則有一定落差,也即是說明那段時期以來,明清宮殿在居住功能性上的確落后于同時代的歐洲宮殿,請大伙承認。簡便起見,評判居住功能性的首要指標是你一眼看去有沒有想住進去的欲望。
首先看理念,在我看來,中國傳統宮殿建筑的設計考慮了太多的禮教、風水和所謂的文化元素,乍一看雄偉壯觀,內涵豐富,在形式上可謂是登峰造極。但是這樣一來,就把對人的關懷降到了次要位置。你看中國傳統的傢俱,造型優美,而且被賦予了各種所謂「內涵」,什麼見性明心咯,什麼行得正坐得端咯。但是,如果坐起來不舒服,那搞虛的有何意義?(有人解釋這是為了讓人坐姿優雅刻意不設計成坐得舒服的樣式,也是醉了。)那回到宮殿營造,就體現為比如四合頤樂、尊卑有別、陰陽和諧等等,現實中就表現出布局嚴謹、嚴格對稱、三正兩耳,以及高票答案提到的種種彩繪裝飾。 但是這樣一來造成的后果是壓抑乏味,毫無靈活感可言,關鍵是限制了它的內部空間設計,使得內部空間與外觀一樣的嚴謹卻一樣的無聊。(很多人以明清園林來反駁這一點,我鄭重提醒大家,明清園林對于居住功能的忽視與宮殿是一樣一樣的。園林建筑的室內設計沒有多少突破性可言,有些樓閣甚至僅僅是個擺設,內部都懶得歸置物品。他們只是在對建筑形式與綠化進行重新組合而已。)西方建筑也曾將宗教性作為建造理念之首,但17-18世紀在啟蒙運動的影響下,西方建筑開始重視運動變化、空間感和世俗訴求。巴洛克首先建筑打破了古典建筑的窠臼,洛可可藝術則通過把享樂至于首位,將繁復的裝飾、靈活的布局和輕松明朗的空間設計做到了極致。回到上邊那組圖,中國的那組,200年間空間布局幾乎沒有變化:空間狹長,床靠北墻,南面窗下一套炕,這樣的組合方式200年間從上到下、從南到北(除了在南方,炕替換成了桌以外)幾乎通行且不變,連色調和裝飾都是一成不變的。 然后就是條案桌椅和字畫來補充墻面空白。歐洲的那組,空間布置則靈活多變,床一會靠墻、一會居中、一會放在窗邊去了,似乎沒有什麼約束。另外空間裝飾和尺度也越來越貼近起居的需求。
再來看技術上,大家可以先參考我在另一個問題中的回答:為什麼西歐國家可以做到新老建筑并存?中國傳統建筑的主要材料是土木,梁柱是主要的結構部件。這樣一來中國古建筑面臨兩種很有意思的處境:第一,由于墻面不承重,所以理論上中國建筑結構通透,室內空間理應非常靈活,依柱做隔斷就行。第二,四柱圍成一間,一間的面積和層高又受限于梁柱的體量,因而單位空間尺度有限。所以,這也就限定了中國古建筑的空間布局幾乎只能采取對稱和方正的形式,否則立柱分分鐘搶鏡擋視線。 再加上理念的加持,所以中國古建的內部呈現空間狹長且形式高度雷同的特點,從而功能分區弱化。此外,明清宮廷地處北方,出于保溫性的需要,立面砌墻,開窗縮小,窗面雕花糊紗,還在室內做各種隔斷以提高制暖效率,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采光和通風(當然這也是基于實用的考慮,我們注意到明清宮殿的窗格和隔斷也是可以靈活開關的,所以在夏季的時候應該也會做些調整。我覺得理論上我國古建的室內完全有很大的設計余地,看看日本古建就知道了。只是由于觀念和環境等多方面因素,我們的祖先并沒有這樣做)。歐洲建筑主要材料是磚石(其實木結構人家一樣玩的轉,此處不提),磚石結構在工程角度來說相對不那麼靈活,為了減少后續可能的麻煩,建筑師在設計之初就將必須將功能分區考慮進來,因而西方建筑形成了系統性的室內設計理論。 此外石構、拱券、飛扶壁技術使西方建筑得以垂直延展,極大拓展了建筑的立體維度,用于承重的墻面也逐步減少,可以大面積地開窗和裝飾(在這一點上玻璃技術也功不可沒),靈活性的難題得以解決。所以我們看到歐洲宮廷里有各種方的、圓的、多邊形的靈活的空間形式。也上一組圖對比下二者的空間處理方式。
占坑先,慢慢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