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考慮個問題:武帝為啥要太子的命?
他老人家當年,在陰陽人蘇文打報告太子造反時,只是說了句:太子必懼,又忿充等,故有此變;
翻譯過來:小屁孩肯定被嚇壞了,又對江充有怨氣才會有此變故
瞧著語氣,像是對事態有著掌控的樣子,完全不像一邊罵著一邊要抽自個兒小孩的暴躁爹,究其原因,這場變故是劉徹親自在背后導演的,他算準了太子會忍不住跳出來,只是沒想到竟會出逼宮這樣的下下策,畢竟當時衛青、霍去病皆已病故,太子在軍中原有的勢力依靠公孫賀也被劉徹給砍了,按他老人家的思路,太子應該在忍不住干掉江充后主動去向他認錯,這樣他就可以順利成章治太子的罪
那麼劉徹為何要搞太子,這和題主的問題很大關系,就是衛青如果在世,武帝還會殺太子嗎?大機率不會。
因為武帝搞太子的很重要一個原因,就是來自衛、霍去世后,漢朝一系列對外戰爭的失利導致社稷不穩,這個不穩來自朝堂上對于武帝嚴苛厲行的政策的反對勢力,以前你老打勝仗,大家自然沒話說,可要戰果不利時,以前被壓制的那些反對聲音就全跳出來了,而太子就是這些勢力的最好擁護對象,畢竟武帝自個兒也門清,知道他這樣搞下去漢朝遲早有天撐不住,所以太子原本的任務是接他的班重新搞安養生息、不再折騰的政策,只不過這個任務後來交給了霍光
以前衛霍兩大神柱在時,戰爭幾乎往漢朝一邊倒,每次出擊都有成果,這些成果很大程度讓那些反對派不敢出聲,兩位大神走了后,情況開始不明朗,反對派越來越跳,尤其指望太子能代表他們,武帝這樣的人肯定看出來了,所以才會搞太子,當然個人認為他老人家原本的打算,不一定是要殺他,目的只是借機掃清那些反對派,太子最多被軟禁,甚至不會被削去太子位,更別說殺親孫女,事實上後來即使殺了太子,不也是很快替他翻案了嗎,等他老人家差不多走人了再放太子出來,讓已經垂垂欲墜的漢朝能夠安穩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