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一句話回答:
因為,在秦和西漢中間,出了個項羽的『制度復辟』,讓天下人知道,『六國分封制度』再也回不去了。
簡述如下
1、六國恨秦。秦的制度,對于山東六國,太新了,接受不了。就好像你上班,來了一個新領導,說全面改革,工資調整、人員調整,領導全部換掉。你會怎麼樣?你首先考慮的不是新的制度是不是合理,而是覺得本來正常的習慣被打破。在這樣的狀況下,找出個陳勝吳廣這樣的不老實的員工造反,是必然的。
2、滅秦之后。項羽全面恢復六國分封制度,大封十八路諸侯,希望借此收買人心,穩定局面。這樣因為沒有『制度上的皇帝』,戰國時期天天打仗的日子馬上重演。這時候,人們才發現。『暴秦』的統一制度,才是穩定局面的方法,相對而言,要好得多。
這一點,張良看出來了,所以歷史上,對張良的評價非常高。
3、西漢受到擁戴。劉邦聰明之處在于『妥協』。西漢的制度,其實是『雙軌制』,秦的郡縣制和春秋分封制并存。一國兩制,最大程度的緩和了矛盾。
4、我的結論:歷史上,左右的改革,都是需要兩次才能成功。第一次是試驗;第二次是改良。就好像現代營銷理念中的先搞品嘗促銷,然后再大規模上市。秦始皇為劉邦搞了一次促銷。而
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