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張國榮與譚詠麟爭霸,卻被周潤發一句話終結
歲月如風,往事如煙。
即便時過境遷,也難以忘懷那些曾經光輝的年月。
如今,張國榮早已經仙逝,而譚詠麟還依舊說自己永遠25歲。
在80年代,他們兩人在香港樂壇創造了一個時代的神話,因為他們兩人的優秀,才造成了譚張爭霸的局面。
但誰也沒有想到,結束他們爭霸的皇朝,卻是周潤發無心的一句話。
在張國榮之前,其實譚詠麟早就已經成名,他組建的溫拿樂隊經歷失敗到成功,最后再到解散,在這一個過程中,譚詠麟已經積累了許多的人氣,他的個人魅力在樂壇上已經有了一定的位置。
從1968年到1978年,譚詠麟已經在香港的樂壇闖蕩了十年,可以說他已經是一位有所建樹的歌手。
但那時的譚詠麟,個人的作品并不多,并沒有形成個人的音樂風格。
樂隊解散后,譚詠麟有過一段時間的迷茫,他竟然跑到台灣去拍電影,而且一口氣拍了20多部。
這次的台灣之行,譚詠麟也拍了一部電影叫《假如我是真的》,并獲得了台灣電影金馬獎的最佳男主角獎。
隨后,譚詠麟又把重心放回了音樂,于1979年發行了個人首張粵語專輯《反斗星》。
可以說,譚詠麟的音樂事業才真正的開始,但他的這個開始已經有足足的十年經驗累積,注定是厚積薄發。
再說到張國榮,溫拿樂隊即將解散的時候,他才參加了麗的電視舉辦的亞洲歌唱比賽出道,足足晚了譚詠麟近十年。
但這并不影響張國榮與譚詠麟之間的距離,樂壇上從來講的是實力,誰唱的歌好聽,歌迷就認誰是天王。
1982年,張國榮簽約華星,雖然有《風繼續吹》等歌曲強勢崛起,但還是敵不過譚詠麟的《雨絲情愁》。
直到1984年,張國榮突然來了一首《MONICA》,這才讓他全面爆發,成功在香港樂壇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此后的三年多時間里,雖然有眾多的歌星閃現,歌壇出現了第一次神仙打架年代,但耀眼的還是張國榮與譚詠麟。
在每一年的十大勁歌金曲和十大中文金曲頒獎晚會上,就是兩個人競爭的戰場,他們幾乎壟斷了大大小小的獎項。
臺上歌手爭霸,而臺下也有歌迷在爭吵,甚至還動粗。
本來是好友關系的張國榮和譚詠麟,面對這樣的場面也是有些尷尬。
張國榮說,我都不知為什麼,就無端端地爭起來了,凡事以和為貴。
而譚詠麟說,我們私下是好朋友,只是歌迷不成熟,有時候給媒體挑撥一下,就會很火爆。
無風不起浪,因為兩人被無端地制造成爭霸的場面,所以許多不實的丑聞和指責也就出現了,比如張國榮因為《有誰共鳴》獲獎,臺下就有人說是像只狗一樣,一直噓聲到后臺。
而譚詠麟更是被指有買獎的黑幕,面對這些謠言,他們都痛苦不已。
在1987年度的十大勁歌金曲頒獎晚會上,周潤發作為頒獎司儀,當知道是譚詠麟得獎時,他與梁家輝坐在舞臺上,直言道:又是Alan,每次都是Alan,內定的吧?電視臺辦的,這次是真的,你以為是假的。
發哥這句話,讓臺下的譚詠麟如坐針氈。
隨后,譚詠麟上臺領獎時,便宣布了一個消息:我決定了,我不再參加任何音樂及歌曲的比賽節目。
校長一怒之下宣布退出歌壇,讓粉絲們的矛頭又指向了張國榮,在重重的壓力之下,張國榮也于1989年宣布告別樂壇。
至此,長達多年的譚張爭霸宣告結束,張國榮去拍電影了,譚詠麟也靜心下來再創作更好的音樂。
像《卡拉永遠OK》、《難舍難分》《水中花》《一生中最愛》《情憑誰來定錯對》《講不出再見》等歌曲都是后期最為優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