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演「陳真」,把李連杰和甄子丹等7版放在一起看,差別出來了
1971年6月28日,李小龍回到香港,以1.5萬港元的片酬,與嘉禾簽下了兩部片約。
其一是講述傳奇華人鄭潮安故事的《唐山大兄》;其二為以霍元甲故事為原型的《大俠霍元甲》。
1971年10月31日,《唐山大兄》上映后引起全港轟動,收獲了香港開埠以來最高的320萬港元票房。
與此同時,《大俠霍元甲》的拍攝提上了日程。
但羅維和倪匡都決定重寫劇本,不再以霍元甲的事跡為故事藍本,而是根據李小龍自身的特點,創造一個虛構的新英雄。
倪匡翻閱了1910年9月份精武會刊登在上海本地報紙上的霍元甲訃告,看到上面所列的徒弟名單中,第5列有個叫「陳真」的徒弟,于是便借用這個人名,虛構了霍元甲的第五弟子陳真這個人物。
「精武英雄」陳真就這樣誕生了。
圍繞這個角色,倪匡還從內到外添加了「三重設定」:
第一,身世上,他是個孤兒,從小被霍元甲收養,是霍元甲的第5個徒弟;
第二,故事背景上,他被霍元甲送到日本留學,霍元甲去世時他不在身邊;
第三,在武藝上,陳真盡得霍元甲真傳,且對其他門派武功都有涉獵。
毋庸置疑,「陳真」就是為李小龍量身訂做的角色,他的形象足以為后人頂禮膜拜。
在李小龍《精武門》成功之后,梁小龍、李連杰、甄子丹、吳樾,陳小春、釋小龍都先后扮演過陳真,而關于這七版,誰更青出于藍勝于藍的話題,至今依舊被觀眾熱議。
小編今天就帶大家來對比一下這7位演員的表演,看看這7版陳真的差別到底在哪,各自又有哪些優點與缺點——
1、李小龍的表演
其實這版陳真,人物形象和感情線塑造上有缺陷,李小龍本人也不滿意。
李小龍就是「陳真」本「真」,倪匡之所以要虛構這個人物,而不是讓李小龍扮演霍元甲,因為他看出了李小龍身上與霍元甲不同的氣質。
與其讓李小龍扮演霍元甲,不如為李小龍重新虛構一個和他的氣質相近的人物。
倪匡賦予陳真「愛國」的特質,讓他橫掃虹口道場,將寫著「東亞病夫」的紙塞進日本人的嘴里,又在黃浦公園門口踢碎寫著「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牌子。
在那個特殊時期,香港人看到這些情節,都能夠燃起斗志。
當時的報紙曾經報道,在電影院中,當觀眾看到這些情節時,都會起立鼓掌歡呼,足見其對港人的影響之深。
周星馳就是因為看了本片深受感染,才以李小龍為模樣立志要當演員的。
動作方面,李小龍刻意令武打動作盡量不與他的截拳道太過接近,
且他還在片中展示了用嘴咬來破解十字固的方法,這些都是李小龍的獨創,也是在同時期的功夫電影中看不到的。
「陳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但李小龍版陳真也并不是完美的,其身上能夠找出很多毛病。
最奇怪的一個,就是按照設定,他是從日本歸來的留學生,出場時身上還穿著日本校服企領裝,但電影并沒有交代他讀的是哪所學校,觀眾也沒有從他身上感受到學生的氣質。
除了「愛國」之外,陳真的形象是非常扁平的,除了出場時自帶的憤怒,這個人物并沒有展現出一點性格特點。
陳真查明師父被毒殺的真相,也簡單的處理成內鬼小田的不打自招,從這件事上根本看不出他的智慧。
這與導演羅維的執導能力有關,李小龍對此也甚為不滿,兩人因此產生了矛盾。
對比后來李小龍自己執導的《猛龍過江》,片中的唐龍和陳真比較,能明顯看出性格的不同。
唐龍雖然同樣是武功高強的年輕人,但他身上帶著令人喜愛的幽默感,與陳真相比要立體得多。
陳真這個人物的木訥還表現在感情線的處理上。
他與麗兒(苗可秀飾演)是情侶關系,但兩人的情感交流只有兩三段對話,似乎這份感情是可有可無的存在,也只是電影故事的點綴,這也讓李小龍版的陳真變得單調。
2、梁小龍的表演
「精髓」在腿上,2001版卻成「狗尾續貂」。
1981年,ATV前身麗的電視臺推出由張華標編劇、徐小明執導的劇集《大俠霍元甲》。
在該劇成功之后,徐小明又接連推出了《陳真》和《霍東閣》,皆在內地引起強烈的反響。
劇中陳真一角由梁小龍飾演,其形象對李小龍版有所參考,但梁小龍從形象到氣質都與李小龍有很大不同,也呈現出一個區別于李小龍的陳真形象。
梁小龍和李小龍、成龍、狄龍并稱「四小龍」,與李小龍也是好友,他的搏擊水平相當高,曾兩獲全港搏擊比賽冠軍。
梁小龍塑造的陳真沒有李小龍版那樣的霸氣,體型一直都是微胖型的,顯得比較有親和力,但動作凌厲,腿功極佳。
因梁小龍精通西洋拳、詠春拳、空手道,在北派腿法上有很高的造詣,能完成騰空三連踢,這在香港影視作品中是前所未見的。
由于是電視劇,陳真的形象得以更加深入地塑造,劇集改了設定,讓陳真帶藝投師,而他的啟蒙師父是獨臂老人程天嘯,由徐小明客串。
霍元甲與陳真的師徒情誼也得到著重描寫,又加入了日本間諜王秀芝(魏秋樺飾演)的角色,令陳真的感情線得到豐富。
續集《陳真》中,又讓陳真帶著霍元甲的兒子霍東覺流浪江湖,最后將霍東覺培養成人。
和電影《精武門》一樣,梁小龍版陳真也有一個舍身取義的悲壯結局,但陳真的故事豐富了很多,這是觀眾們喜愛梁小龍版陳真的原因。
在2001年,梁小龍又到內地拍了一部劇集《陳真后傳》。
這部劇就不是徐小明拍攝的了,導演叫陳魯,主演包括丁海峰、何晴、陳寶國、申軍誼、沈丹萍等,但梁小龍當時53歲,也顯老了,劇集的故事又很一般,動作場面也做得不好,是一部狗尾續貂之作。
3、李連杰的表演
極力模仿「李小龍」,思想境界上,卻更技高一籌。
李連杰曾因看了李小龍的《精武門》而備受震撼,此后直到成為動作明星,都一直心心念念想翻拍這部作品。
1992年,李連杰自組正東電影公司,這個夢想才得以實現。
電影《精武英雄》由陳嘉上編導,袁和平擔任動作指導,李連杰希望打斗動作寫實化,因此沒有《黃飛鴻》系列那樣飄逸灑脫的動作,多了幾分實戰的真實感。
故事主線基本上是《精武門》的復仇故事線,但由于沒有《精武門》的版權,片名才被改成《精武英雄》。
在這部翻拍作品中,陳真的留學生身份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不僅加入了他在日本留學的情節,還給他安排了一個日本女朋友山田光子。
這個美到令人窒息,人氣極高的角色由中山美穗的妹妹中山忍飾演,她1988年出道,曾參演過《哥斯拉大戰機械哥斯拉》。
與原版中苗可秀飾演的麗兒相比,日本女生山田光子顯然要出彩得多。
雖然當時年僅21歲的中山忍顏值極高,但山田光子絕對不是個僅起到點綴作用的花瓶角色,這個人物的出現使《精武英雄》的思想主題,提升到了一個比《精武門》更高的層次。
首先山田光子的異國身份,和她與陳真的情侶關系挑起了陳真與精武門同門之間的矛盾,使陳真陷入一個選擇國恨家仇、還是選擇愛情的兩難境地。
同時也引發觀眾對于民族仇恨的深入思考,最終得出一個結論:我們真正仇恨的,應該是日本的軍國主義。
其次山田光子、船越文夫和高橋翻譯官這三個人物的出現,代表了日本國內從二戰時期就一直存在的理智的反戰聲音。
山田光子代表純潔的愛情、船越文夫代表武學的至高境界、高橋翻譯官代表日本知識分子階層中真正理智的思想。
最后陳真與山田光子的愛情雖然只是點到即止,卻被描繪得既美好又動人。
山田光子的愛情既單純又熾熱,她能夠放棄一切不管不顧從日本趕到上海來找陳真,又在體會到陳真的難處時選擇離開,這些都能引發觀眾的同情與共鳴。
這條感情線使陳真的性格塑造變得更加立體,兩人「當日本戰敗時,我會在東京等你」的約定令人浮想聯翩。
由于中山忍至今未婚,很多營銷號對此大書特書,其實中山忍只是選擇了目前日本人流行的單身主義而已。
再說陳真的性格塑造,李連杰沒有李小龍那樣的霸氣外露的性格,因此這版陳真也明顯比較內斂,但相比更加睿智、果敢、當機立斷。
陳真通過獨闖虹口道場,決戰芥川龍一,開棺驗尸三步便查明了師父遇害的真相,這些操作都令觀眾印象深刻。
動作方面,李連杰竭力致敬李小龍,不僅模仿他做單手三指俯臥撐、跑步、跳繩、側踢,還做了單手引體向上等高難度動作。
陳真與船越文夫的比武段落加入了很多李小龍的講義內容,更是將他的功夫思想呈現在觀眾面前。
4、甄子丹的表演
繼1994年李連杰推出《精武英雄》之后,1995年與ATV簽約的甄子丹也推出了電視劇《精武門》。
這部劇既是對李小龍《精武門》的致敬,也參考了梁小龍和李連杰兩人塑造的陳真,可以說是塑造了一個「集大成」的陳真形象。
怎麼說呢?
甄子丹版陳真模仿最多的就是李小龍,就連打斗時的怪叫都跟李小龍一模一樣。
但劇中的女主角武田由美(萬綺雯飾演)就明顯參考了《精武英雄》中的山田光子,只是長腿女神萬綺雯全程不露腿,表演上也沒有中山忍的靈性,人物塑造也不夠可愛。
甄子丹也模仿梁小龍打出騰空三連踢,且完成度比梁小龍更高,至今在影視作品中,沒人能夠將這個動作完成得比他好。
當時正處于巔峰期的甄子丹動作迅捷凌厲,充滿爆發力,特別是他的腿功相當出色,觀察性特別高。
就劇集質量來說,《精武門》劇集放到今天也是難得的精品。
但其故事其實十分簡單,前面霍元甲在世時,同樣是楞頭青陳真拜師學藝,并茁壯成長的故事程式。在霍元甲去世之后,便進入陳真打怪升級的模式,日本高手一個個出場,又一個個被打敗。
2010年甄子丹又主演了《精武風云·陳真》,雖然陳嘉上有參與編劇,故事卻是全新的,由劉偉強執導,是當年的重頭戲。
可惜電影的劇情編得有些離譜,陳真跑去歐洲參加一戰,又結識夜總會女郎,還穿上了戲服扮黑俠,簡直不倫不類。
電影上映后引發一片爭議,多數觀眾并不滿意。
假如想找些亮點,只有甄子丹在片中的幾段武打還算保持了一定水準。
總結來說,甄子丹塑造的陳真不及前面3位,也遠不如他后來塑造的葉問。
5、吳樾的表演
角色的人設限制了吳樾的表演。
上面提到的4位概括了大家熟悉的最經典的陳真形象,一個角色分別由4位演員扮演,又具有各自的特色,這是很不容易的事。
除了他們之外,還有很多人扮演過陳真,小編選擇其中最著名的3位來說一下。
趙文卓光是霍元甲電視劇就演過兩次。
早在2001年,他就主演了《新霍元甲》,趙文卓一身企領裝的霍元甲帥氣逼人,非常顛覆,而吳樾版陳真也是企領裝造型,形象也十分英俊。
劇集故事從維新變法開始,一直講到霍元甲去世。
導演和編劇都眼高手低,想要拍得宏大一點,故事卻落到霍元甲與3個女人的情感糾葛中,這嚴重影響了熱血愛國的主線,也影響了觀眾的觀劇體驗,削弱了劇集的可看性。
吳樾版陳真同樣存在很大問題,由于他是配角,很多突出的個性都被去掉了,使其變得智慧不足,沖動有余,缺乏自己的判斷力,既顯得頹廢又苦大仇深。
雖然吳樾當時正處于顏值巔峰,但角色的人設限制了他的表演,讓觀眾無法對這個角色產生好感。
6、陳小春的表演
李小龍、梁小龍、李連杰、甄子丹四版外,最成功的一版,可「缺陷」也很明顯。
2006年李連杰拍了一部《霍元甲》,雖然票房不錯,卻惹了官司。
霍家后人霍自正不滿片中對霍元甲生平的描寫,將他告上法庭,雖然后來和解了,這場風波卻引起一時轟動。
其后華夏傳媒決定重拍劇版《霍元甲》,得到霍自正的支持。
這部劇由「古惑仔兄弟」鄭伊健和陳小春聯袂主演,鄭伊健演霍元甲,陳小春演陳真。
雖然霍自正對李連杰的《霍元甲》不滿,劇集卻沿用了電影中半禿頭加長辮的人物形象,鄭伊健和陳小春兩人都需要剃光頭,其形象十分顛覆。
相比原版場景的粗糙,劇組前往黃河壺口瀑布和長城取景拍攝,場面大了很多。
劇情上增加了大刀王五,霍元甲和原配夫人王云、陳真的紅顏知己王秀芝的戲份也得到了加強,動作方面融合了南拳北腿、詠春太極等拳種,這些都是進步的地方。
陳小春版陳真痞氣十足、又酷又跩,令人眼前一亮,只是他武功底子有所欠缺,動作場面較弱。
因為這部劇反應不錯,2008年陳小春又主演了續集《精武陳真》,也是一部很不錯的劇。
7、釋小龍的表演
陳真是一個沒有腦子的莽撞形象?
2020年趙文卓又推出了新版的《大俠霍元甲》,這部劇作為趙文卓回歸功夫題材的作品被寄予厚望,自從預告片流出時就引起廣泛關注。
但隨著劇集的播出,收視率卻從一開始的峰頂直線下降,觀眾的評價也一路走低。
故事漏洞太多,人物臺詞不夠精練,動作場面不好看,慢動作太多,都是劇集的槽點。
而劇中釋小龍飾演的陳真也是一個沒有腦子的莽撞形象,令人喜歡不起來。這部趙文卓的「翻身之作」最終觀眾評價甚至不到及格線,令人大跌眼鏡。
釋小龍曾是90年代華語地區最紅的童星,可惜在成年之后發展并不順利,現在只能參演一些電視劇和網絡電影。
像陳真這個角色本身設定就不討好,即使釋小龍再努力也很難演得出色,這是他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
除了上面提到的這7版陳真之外,別的陳真形象就不太值得一說了。
陳真這個人物形象由于是虛構的,可塑性很高,因此李小龍、梁小龍、李連杰、甄子丹都演出了自己的特色。
但如果沒有自己的特點,只是模仿前人形象的話,就很難出彩。
以霍元甲為主角的作品中,陳真往往會淪為大號龍套,這就更考驗編劇的能力和演員的表演功力了。
像吳樾本身是個自帶幽默細胞的人,但在糟糕的劇本面前也很難發揮,而釋小龍同樣沒有自己的特點,這兩位就非常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