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生猛犯罪爽片,劉青云神演技,香港奇案改編,尺度大膽被刪減!
回顧千禧年后的香港警匪懸疑片,劉青云主演的《 神探》絕對是難得的經典之作。
這部銀河映像出品的懸疑電影,在當年上映時,由于結尾慘遭修改,導致內地上映后票房慘淡,然而影片卻在之后的十幾年間,重新收獲了影迷和觀眾的肯定,被奉為懸疑神作。
該片由杜琪峰和韋家輝聯合執導,韋家輝擔任編劇,「買菜市民」 劉青云與「東莞仔」 林家棟兩位實力派演員出演,入圍了當年的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提名。
《神探》不是一部普通的警匪破案電影,劉青云飾演的主角是一位破案能力超凡卻被其他人視為精神病的瘋子神探,他的查案方法常人難以理解,自稱可以看到罪犯心中的「鬼」。
類似于多重人格的設定,讓《神探》變成了一部腦洞大開的懸疑電影,而最細思極恐的影片結尾的「換槍」段落,短短幾分鐘的鏡頭,卻呈現出十足燒腦的信息量,讓此片直接封神。
這部《神探》之后,韋家輝僅僅執導過一部電影《再生號》,此后十幾年間,他專注編劇事業,以銀河映像創意總監的身份,參與創作了《復仇》、《盲探》、《毒戰》等經典電影。
如今十五年過去,導演韋家輝終于再度出山,執導了一部「精神續作」《神探大戰》。
本片雖然并非嚴格意義的《神探》續集,但劉青云飾演的男主角卻延續了前作中的多重人格偵探的部分設定,而且 相比于前作偏重于銀河式的黑色懸疑犯罪電影,這部《神探大戰》則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硬核警匪動作爽片。
本期的「 新片解毒」就來聊聊這部電影——
《神探大戰》
Detective VS. Sleuths
對《神探大戰》的最初期待,首先來自于導演韋家輝和劉青云這對黃金搭檔。
導演韋家輝是香港傳奇編劇,他對故事的節奏、沖突、劇情張力的把控以及人物的塑造,在香港影壇可說是獨樹一幟。轉型成為導演后,他的電影帶有強烈的個人風格,在創作上喜歡劍走偏鋒、情節新奇另類,同時兼具八九十年代港片的英雄神話和浪漫豪情。
早在電視台時期,韋家輝就執筆創作過諸多膾炙人口的經典港劇,如《義不容情》和《大時代》等等,尤其是后者,至今是我個人心中的港劇巔峰之作。1995年,韋家輝執導了電影處女作《和平飯店》,雖然上映后票房慘敗,卻被很多人視為是一部被低估的經典電影。
92年《大時代》時期與劉青云
之后,韋家輝加入杜琪峰的銀河映像團隊,首部銀河作品就是技驚四座的《 一個字頭的誕生》,至今最為人樂道的便是其以分段式結構完美建構起的重復敘事,此后韋家輝就成為銀河映像的核心人物,參與制作了眾多經典電影。
影片的主演劉青云,自TVB時代就和韋家輝有過多次合作,早在1984年,劉青云便在家輝編劇的《新扎師兄》中演出大反派,讓他打開知名度,后續戲約不斷,一路演成電視台當家小生。兩人在1992年合作的港劇《大時代》,轟動一時,至今仍難有作品超越。
劉青云后來成為銀河映像的御用男演員,因此和韋家輝幾乎成為了固定搭檔,《字頭》、《再見阿郎》、《神探》、《再生號》、《購物狂》、《鬼馬狂想曲》都是由他主演。
這次的《神探大戰》并不是銀河映像出品,是韋家輝與杜琪峰合作多年后首次拆伙獨立制作的電影,推測是因為當時與杜琪峰合作完那部向華強為了捧兒子而投資的奇葩電影《我的拳王男友》后,讓韋、杜二人各自心灰意冷,于是韋家輝投身英皇,拍了這部《神探大戰》。
這可能是杜、韋二人近些年最不愿提起的電影
韋家輝自稱在七年前就已經開始劇本,可謂七年磨一劍,電影自2018年夏天開機,拍完后原定2019年就計劃上映,可一直到今年年初才定檔,但又因為疫情原因,中間多次改檔,一直到現在才正式上映。
如前文所說,本片并不是《神探》的續集,只是在主角劉青云的瘋癲神探的設定方面有一定延續,但兩部電影的風格卻截然不同。
故事講述香港接連出現多宗殘忍至極的兇殺案,死者全是逍遙法外的嫌疑犯,兇手自稱「神探」,專門以這些嫌疑犯過去的作案手法來復仇。
而且「神探」每殺死一名作惡多端的嫌疑犯之后,就會在案發現場留下一系列警方的案件編號,用來提前預告下一個目標,同時挑釁警方。
警隊為了抓捕「神探」,成立專案組迎戰兇手。
他們將懷疑的矛頭指向了患有精神分裂和妄想癥的瘋癲老人 李俊(劉青云 飾)。他原是警隊的王牌,屢破奇案,年輕時就被稱作「神探」,可在事業巔峰時突然被診斷妄想癥,妻子抑郁自盡,被同事當成瘋子。
離開警隊后的李俊,如今活成廢柴,淪落街頭,可他依舊不忘自己的查案使命。
一次查案,李俊遇到了警隊的女警官 陳儀(蔡卓妍 飾),陳儀的丈夫 方禮信(林峰 飾)正是重案組負責「神探」案的督察,方禮信認為李俊嫌疑很大,很可能是「神探」的頭目。
而陳儀卻在查案中,逐漸發現李俊雖然瘋癲,但卻有著超凡的破案能力,并逐漸信任對方,兩人目標相同,決定開始合作查案。
隨著案件的調查,李俊才發現這些濫用私刑的「神探」,竟然與多年的冤案有關,李俊必須跟時間競賽,破盡舊案和新案,才能將殺人的真兇「神探」緝拿歸案,由此引發了一場正邪大戰……
上世紀九十年代,美國電影學者大衛·波德維爾在自己的著作《香港電影的秘密》一書中,引用了一句評論「 盡皆過火,盡是癲狂」,這句評論成為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最負盛名的注腳。
癲狂與過火,也成為八九十年代港片最顯著的標簽,放在警匪片領域尤其如此。
看《神探大戰》的感受,讓人仿佛夢回九十年代的港片既視感。電影中 撲朔迷離的離奇案件、緊張刺激的警匪博弈、懸念重重的破案解謎、火爆刺激的槍戰爆炸場面,以及快到飛起的敘事節奏和密集到爆炸的劇情信息量,這在近些年的港片中顯得尤為少見。
如果說之前的《神探》,是對傳統警匪片的顛覆,在警匪破案的類型基礎上大搞心理驚悚元素,引入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
那麼這一部《神探大戰》更像是一次全面升級,在更加宏大復雜的故事框架下, 導演既完成了對黃金時代港產警匪片、奇案片的致敬,同時也延續了上一部的哲學命題,尼采的理論貫穿全片,神與人的思辨,也讓故事具備了一般商業片難以達到的深度。
從類型上來說,《神探大戰》首先是一部警匪片,它以被外界視為瘋子的昔日警屆「神探」李俊,抓捕窮兇極惡的犯罪組織為主線,所有的情節都圍繞著正邪博弈展開講述,傳統警匪片中的槍戰追車、審問對峙、抓捕突圍等情節設計,在片中一個不落。
不僅如此,《神探大戰》中出現了比例很高的槍戰爆破場面,罪犯的兇惡程度成倍升級,從油麻地鬧市槍戰,到結尾的船廠大戰,數十名飛虎隊、水鬼隊接連登場,警方與悍匪之間的每一次交火都讓人腎上腺素激增,大量的爆破場面帶給觀眾強烈的視聽震撼。
同時,《神探大戰》也是一部標準的懸疑片。
電影從第一個鏡頭便定下了懸疑基調,高密度的台詞和快節奏的剪輯,敘事毫不拖泥帶水,開場短短十分鐘,三起案件 「屠夫案」、「魔警案」和「神探案」接連發生,圍繞李俊的兇案調查,不斷引入新的案件,同時新舊案件線索交錯,案件越來越撲朔迷離。
但隨著案件的謎團逐漸被揭開,故事發生了反轉,這些錯綜復雜的案件,背后竟然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張劇情大網,而神探李俊就是抽絲剝繭的人,他用常人難以理解的推理和想象去破案追兇,匪夷所思的案件偵破過程和讓人分不清到底是天才還是瘋子的神探,牽動著觀眾的內心,構成影片最大的懸念。
此外,《神探大戰》更是一部已經在近些年的港片領域少有涉及的奇案電影。
《神探大戰》中影射了很多香港社會真實發生過的離奇案件,如「雨夜屠夫案」、「旺角烹尸案」、「魔警徐步高案」,其中的很多犯罪情節如燒尸、飛尸、烹尸、藏尸等情節,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九十年代香港影壇流行的十大奇案改編電影。
根據香港學者梁偉怡的論述,奇案片特指的是以奇案的發生為故事骨干的影片。相比于一般的警匪片,奇案電影側重于刻畫案件細節和兇手的心理動機,情節追求險怪獵奇。
從這個意義上而言,《神探大戰》可說是繼承了港產奇案電影的類型特質,兇手喪心病狂,作案手法駭人聽聞,而神探李俊的破案方法也不走尋常路,仿佛精神分裂一般,代入那些罪大惡極的兇手的視角完成對案件的剖析推理,全片所有的情節都在有意強調一種奇詭難測之感。
如開頭所說,《神探大戰》代表的是傳統港片的癲狂與過火,以至于連主角神探李俊本人都是一名「癲佬」,然而影片最意味深長的地方恰恰就在于此——神探案的調查過程中,所有人都在「失控」,不管是負責抓捕罪犯的警隊,還是為了復仇而走火入魔的罪犯。
但諷刺的是, 在所有人走火入魔逐漸失控的情況下,原本被視為「瘋子」、做事毫無邏輯規則的瘋子神探李俊,竟然是始終堅持底線和原則的人,即使是身處絕境之時,李俊也沒有被幕后黑手蠱惑,由此更加凸顯出神探之「神」。
李俊常說「與怪物搏斗,小心自己成為怪物」。他曾在警隊查案時,自稱目睹了一只其他人都看不到的怪物,因此瘋狂開槍被同事視為瘋子。但到了故事結尾,李俊問九死一生的女警察陳儀,是否和自己一樣見到了那只怪物?陳儀回答看到,令這位神探瞬間潸然淚下。
這處情節可謂電影的神來之筆,實際上神探眼中的「怪物」,就是深不可測的人性。正如電影中的台詞「 大邪若正,大惡若善」,電影有意模糊了善惡正邪的界限,即使如李俊這樣破案無數的神探,也要面臨與心魔的搏斗,但神探之所以是神探,就是因為他從未屈服于心魔。
他對正義和真相有一種偏執到病態的追求,這種追求促使他一生都在與怪物搏斗。
此外,有必要特別提及劉青云在影片中的表演,絕對是本片的一大看點。
劉青云將神探李俊的瘋癲、病態和偏執演繹地入木三分,更是將多重人格的每一種性格特征表現得很細膩傳神,他的表演讓神探這個角色變得令人信服,同時還要面對各種高強度的動作戲,不愧是影帝級的演技。
不過,這部電影也并非沒有問題,《神探大戰》的快節奏敘事其實是以犧牲故事情節的邏輯性為前提的,一些人物動機和故事轉折經不起推敲,而且影片前半段的節奏有些過快過慢。
但故事到了中間幾乎就能猜出幕后黑手,后半段在沒有懸念的情況下,導演只能安排了大量動作爆破戲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讓人看得有些疲勞。
此外,電影有明顯后期修改過的痕跡,很多情節顯然是有刪減的處理,有些劇照中的場面,在院線版本中并沒有出現。
所以,總的來說,《神探大戰》不像以往韋家輝在銀河映像時期拍攝的電影,更像是導演有意回歸九十年代的港片風格,它更接近于去年的《怒火·重案》或是《拆彈專家2》,是一部帶著暴戾之氣的警匪動作爽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