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歷史的朱元璋為什麼要封建諸王?他沒有注意到漢初的教訓嗎?

ADVERTISEMENT

我對明朝史的了解比較粗淺,對這個問題不是很明白。為什麼朱元璋在制度設計的時候要給各塞王比較大的軍權,結果將削藩的問題留給后世?此外,明末的龐大藩王宗室成為國家財政的巨大負擔,而且加劇了土地兼并問題,是導致明亡的重要因素。朱元璋對這個問題有沒有相應的預見性呢?
回答1
從國家內部勢力來說,分封諸王好在把朱氏皇氏實力提升不少,這樣一來 ,減少了氏族 官宦 外戚 這些其他勢力對皇權的威脅程度。在權利制衡的需要下 封王是可采取的合理手段,從而在帝國初期快速把江山坐穩。再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loading...
2023/09/22
回答2
過度的高度集權和過度的分封都是問題,在古代這種社會科技不發達的地方,邊疆向中央傳遞信息的速度怎麼可能和電話相比。龐大的帝國要完全靠一個中心治理,這樣一旦皇帝之中出了一個庸人,要如何擔起大任,歷史上小國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loading...
2023/09/22

ADVERTISEMENT

回答3
簡單看了一下,絕大多數答案(包括最高贊的)都是扯淡,題主想知道啥,答主們偏要扯其他的,偏偏不正面回答為啥朱元璋還是要封建諸王。為啥他們不回答呢?因為絕大多數答主中國古代史學的不及格,缺失了對元朝這段歷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loading...
2023/09/22
回答4
藩王當了皇帝,大明還是這個大明,天下還是這個天下。如果外姓將帥當了皇帝,大明就不是大明了。如果外來民族當了皇帝,天下也就不是這個天下了。老朱清楚得很。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loading...
2023/09/22

ADVERTISEMENT

回答5
他注意到宋朝重文輕武、宗室沒用、華夏覆滅的教訓,所以重視武德、重視對宗室的培養,鼓勵宗室掙軍功,要求宗室每年必須從南京徒步三分之一路程到鳳陽,鍛煉他們的吃苦能力。他還預言了華夏依然有覆滅于北方蠻族的巨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loading...
2023/09/22
回答6
其實吧,君主制下想出來的所有辦法,無一列外地成了教訓。置郡,封王,都成了教訓。封王里頭,異姓王,同姓王,都是教訓。置郡里頭,唐在地方設一個節度使橫向管理是教訓,宋一路設四使縱向管理又是教訓。你讓朱元璋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loading...
2023/09/22

ADVERTISEMENT

回答7
因為你只看到了朱棣靖難成功了,沒看到明中央對藩王實力的碾壓,對老朱來說,子孫當藩王總比異姓當藩鎮強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loading...
2023/09/22
回答8
周朝分封諸侯王,西周東周八百年。秦朝沒有分封諸王,結果二十年就亡了。漢朝分封諸王,持續兩代幾百年。晉朝分封諸王,持續兩代幾百年。隋朝沒有分封諸王,幾十年就被滅了。唐朝沒有分封諸王,幾十年就被武則天滅了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loading...
2023/09/22
回答9
任何事情都是風險收益并存的,無論朱元璋怎麼做(如果沒有藩王,哪天說不定發生了高平陵之變呢?到時候又說不設藩王又是錯的咯),都有各自的好處和問題。綜合利弊,個人覺得朱元璋的藩王設計實際上已經非常平衡,非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loading...
2023/09/22
回答10
朱元璋:我是真沒想到朱允炆這麼廢物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loading...
2023/09/22
回答11
每個朝代都是拿前一個朝代做教訓的,而不會隔著N個朝代去找教訓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loading...
2023/09/22
回答12
朱元璋不僅注意到漢初的教訓還看到秦末秦始皇兒女被趙高李斯殺光的教訓,武則天篡唐把李唐宗室當豬狗屠戮的教訓,還看到趙宋宗室差點被團滅的教訓。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loading...
2023/09/22
回答13
要不重視外戚?王莽楊堅就那麼起來的。或者重視大臣?歷史上權臣不要太多,搞不好出個劉寄奴殺你全家。要不依靠太監?唐末太監殺皇帝又不是沒發生過。最后不還得依靠自家人?最壞也就是八王之亂的結果,老朱家還能保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loading...
2023/09/22
回答14
我國有三次封建王朝大肆封王的記載,西漢、西晉、大明。歷史上,對這三件事情,都持有正面觀點。劉邦為什麼要封王,因為秦朝沒有諸侯王,導致秦朝滅亡。這是實話,別扯什麼暴秦不暴秦的。秦始皇如果封賞子嗣親屬,讓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loading...
2023/09/22
回答15
朱元璋這個老東西設計的體制可以說是一種狂想。首先朱元璋繼承的是元代的行省制度。但是這個老東西對于這個體制進行了傷筋動骨的改革。在中央他廢除了中書省,從此政府首腦和國家領袖合二為一都是皇上一個人干。在地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loading...
2023/09/22
回答16
講究一下歷史教訓也就是歷史上封建制度造成最大的危害:亂七/八糟。沒有大搞封建制度而滅亡的朝代:秦朝:但凡有個塊好地,秦朝也不至于滅亡。(劉邦吸取秦朝教訓封建,邊遠建國搞出了七國之亂)西漢:推恩令很開心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loading...
2023/09/22
回答17
因為明初邊患嚴重,明初的軍師中心在長城一線,而政治中心在南京,軍師和政治分離的結果就是邊軍做大,唐朝安史之亂就是前車之鑒。朱元璋在在位的時候幾次想遷都,但是因為工程實在是浩大,以明初的國家實力壓根做不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loading...
2023/09/22
回答18
中國各個朝代的體制一直在封建制和郡縣制之間來回搖擺!尋找一個平衡點!封建制和郡縣制各有優缺點,不同時期會發揮各自不同的作用!下面請看封建制和郡縣制發展脈絡:1,秦朝沒有分封諸王,起義軍在東部造反,中央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loading...
2023/09/22
回答19
教訓?明明是經驗好不好。不用去區分封建諸王的差異,只看療效。諸呂為亂,齊王都要打到長安了。最后當上皇帝的四爺也是有地盤的。真當周勃偏袒是純衷心屬性?劉邦一個草根,沒有家族勢力,兒孫還不多,但卻用十余年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loading...
2023/09/22
回答20
那你沒看見秦的教訓嗎?因為天下沒有封王,地方上的叛亂無人鎮壓那時候通訊差,等朝廷知道了再集結軍隊調集糧草再過去,太耽誤事啦。如果秦有藩王鎮守陳勝吳廣幾百民工能成事嗎?六國舊貴族能復國嗎?一直到清朝初年 ... 查看全部
查看全部
loading...
2023/09/22
下一頁
問答